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桌子的观念可以先于桌子的存在? 要正确说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人们通过实践所反映的观念和被反映的存在是完全同一的、绝对同一的呢?还是有所“增加”,也可能有所“减少”的呢?我认为应该是有“增”有“减”的。先举个例子来说说。如有王、张两位同志同时跨进一个先进工厂去取经,王同志取得了不少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后,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思考,故能在回去之前给这个先进工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1968年了月16日发表了若水的《桌子的哲学》,1964年8月3日发表了黃林的《桌子的观念先于桌子的存在嗎?》。此后,又发表了子嵩的《怎样理解人的自觉能动性?》(1964年3月10日)、于世誠、騰云起的《对<桌子的哲学>討論的意见》、袁可志的《先有紡織厂还是先有設計蓝图?》,郭宏达  相似文献   

3.
黄林于1964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桌子的观念先于桌子的存在吗?”一文,对若水的《桌子的哲学》一文提出不同意见,引起了这场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理解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桌子的哲学”的讨论中,我们和若水同志所讨论的是观念的来源问题,即如何正确地理解物质变精神的问题,桌子的观念是否来源于桌子的生产实践,在第一张具体桌子的生产实践以前能否形成桌子的观念。我们和黄林同志所讨论的是观念的作用问题,怎样理解人的自觉能动性和物质——精神——物质的公式等问题。把我们的意见集中到一点,即离开社会实践及其发展过程来谈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不是陷入唯心主义,就是陷入形而上学。读了时鸣、康初文等同志的文章后,感到仍有必要再谈谈如何正确地理解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问题,社会实践在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林同志主张第一张桌子的观念产生之前必须有桌子的存在,认为没有新事物的存在,就不可能有新事物的观念,很显然,这是把“桌子的观念”与“桌子的感觉”等同起来了。桌子的感觉,正如一切感觉那样,是直接依赖于具体事物、具体对象(在这里是桌子)的;没有桌子,是不能产生、引起桌子的感觉的。黄林同志的错误完全不在于强调理智依赖于感觉(这是完全正确的,否认这点就是唯心主义),而在于他忽视了感觉与思维的质的区别。人的抽象思维能够在苹果、梨、杏  相似文献   

6.
观念是过程     
于世诚、腾云起同志认为黄林的文章夸大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低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以为这个批评是对的。但是,于世诚、腾云起同志自己又认为人们造出第一张桌子之前,只能有个类似桌子的具体形象、想法和计划,却不可能先有桌子的一般观念。只有当人们造出了一些桌子,不断把这些具体桌子反映到头脑中来,才有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飞跃成理性认识,有了桌子的概念或观念。  相似文献   

7.
若水同志说:“……说先有石头,后有石头的观念,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石头是自然界的东西。可是说到桌子、房子一类的东西,情形就不完全一样了。”严家其同志更明确地说:“人们关于自然的东西的观念源于其存在,而关于人造的东西的观念却先于相应的存在。”这些提法,在我看来,都是不够完整的。因为人类所创造的东西,不论是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并不全  相似文献   

8.
甲:我倒同意有些同志的意见,先有桌子的观念,后有桌子的制造。同样,先有比学赶帮的观念,然后才有比学赶帮的运动。乙:慢着!你说先有比学赶帮观念,后有比学赶帮运动,那你这个观念又从何而来呢?甲:当然,是从客观存在而来呀,从各行各业人民的要求而来呀。只不过,比学赶帮的观念、计划、方案之类已经比较客观存在增加了新的东西罢了。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1980年第五期发表的张华金、马积华两同志的文章,为了论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泉源说:“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首先是人们实践、改造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这个说法牵涉到过去曾经讨论过的先有桌子概念还是先有桌子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先有概念的认识,还是先有改造的实践。我认为:先有桌子概念而后有桌子;先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会哭。中国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桌子,他哭起来了。“小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这是多数中国妈妈的方式。 在东京,一个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哭起来了。日本妈妈马上把他带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这一回,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  相似文献   

11.
直观和思维     
黄林同志在《人民日报》1964年3月3日所写的“桌子的观念先于桌子的存在吗?”一文中,提出社会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而且与人的认识发展具有同一的规律时,指出这个规律的公式是:“直观——思维——实践;也就是:看——想——做,再看——再想——再做。”这在字面上看起来是没有错的,但实际上在说明他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时,却不对头地提出了另一个公式:“直观看到第一张桌子,思想认识了第一张桌子后,实践便制造出第二张桌子;然后直观  相似文献   

12.
需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在桌子哲学的讨论中,黄林同志提出了“在没有桌子以前怎么会有桌子的需要”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通过桌子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一看:究竟是出现了第一张桌子后人们才产生对桌子的需要呢,还是人们先有了对桌子的需要才生产第一张桌子?按我个人的设想,可能是这样的:最初在自然界中有大石头、大树桩等类的东西,人们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工具,或休息等等。但是这些石头或树桩是高低不平的,虽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常使用铅笔最大的麻烦就是,削铅笔留下的细碎木屑和墨粉,以及使用橡皮擦之后留下的橡皮残迹,都会成为桌面上难以打扫的垃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韩国设计师Seungwan Kang等人给出了方案——在桌子的边沿放置一个专用的垃圾桶。这个垃圾桶的卡口设计成可以开合调整,能方便地卡在不同厚度的桌面上。同时,配套设置了一把小扫帚,能把桌子上的垃圾扫进这个垃圾桶。考虑铅笔的使用环境,设计师还在这把小扫帚上准备了一个卷笔刀,使用  相似文献   

14.
吃西餐时刀叉经常会从盘子上滑下来弄脏桌子。这两个经过特别设计的刀叉,很服帖地搭在  相似文献   

15.
转变认识“人”的通常观念和方法高清海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人对人自己的理解,向来为抽象化的观点所支配。人们可以很具体地去理解和把握一件“物”事,一当人们面对“人”这个对象,就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抽象性的观点。我们都清楚,只是到了马克思的哲学,才确立了关...  相似文献   

16.
自觉能动性是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他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里,毛泽东同志对自觉能动性的概念作了科学的规定:从外延上看,自觉能动性使人区别于物——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的人的自觉能动性,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贯通起来,彻底否定了把人消极化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和“从人出发”,把人主观化、抽象化的唯心主义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类思想的伟大贡献。我们把这一学说称为“自觉能动论”,并就此谈点学习体会。 一 人与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机器”,他们看不到人与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自觉能动性。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则把精神活动作为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可是无视人的物质活动的力量,因而把人的自觉能动性抽象化了。费尔巴哈虽然把人看作有血有肉的人,但他所说的人仍然是生物学上的一个“类”,人这一类生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类,仅仅在于他有感情,能爱,能从事理论  相似文献   

18.
正确发扬人的自觉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所谓自觉能动性,就是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思想或思维的能力;二是人的实践活动;三是人的意志和干劲。当然,这种自觉的能动性,不仅仅指正确的言行,也指错误的言行,因为错误的言行也是人的能动性。所以自觉能动性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实际的,就是主观主义的自觉能动性;一种是符合实际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因此,毛泽东同志一方面告诫人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李清良 《中国社会科学》2023,(3):116-135+206-207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活动主要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对诠释活动的这种理解源于孔子提出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为学”观,即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通过“为学”,尤其是“读书”“学文”,来效仿圣贤君子的所作所为,并对其“德”与“道”加以深刻理解与把握(“思”与“觉”)。由此,诠释活动便成为“学为君子”不可或缺的活动。这种“为学”观实是基于“人”的自觉而达到“学”的自觉,又由“学”的自觉而达到今天所谓诠释活动的自觉,包括对诠释活动的本质、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操作的自觉。现代西方的哲学诠释学与孔子的诠释自觉颇有相通之处,但后者包含了一种更为本源的洞见。正是基于孔子的诠释自觉,我国的经典诠释才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传统日渐形成,我国的经典诠释传统也主要依据“为学之道”来确定其基本观念、反思路径与问题意识。这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诠释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宋周尧 《天府新论》2004,32(1):78-82
重解马克思的“社会人”的合理结论是,人既是“利益人”,又是“责任人”。责任是人为社会存在物的根本规定,人是一种责任性存在物。人的责任观念和理性的自觉构建,对现时代人的文明生存和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