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宏观经济中各主要因素归入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价格和国外影响五个子模块,通过各模块及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勾勒出我国经济运行的理论架构,并利用1999年一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刻画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联立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情景模拟对各宏观经济政策方案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有效地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且财政政策的效果明显优于货币政策;进而指出我国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性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对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微观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此剖析了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根本原因 ,主要在于金融风险约束环境的变化 ,即金融机构风险硬约束和社会信用风险软约束的矛盾冲突激化 ,并提出了完善货币传导机制的相应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对主要国家前瞻性指引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结合目前我国潜在通缩的经济情况及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后,提出了我国实行该政策的必要性及其作用机制,指出我国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引入前瞻性指引政策作为现有政策的补充,发挥前瞻性指引在信号渠道及公众预期引导渠道的作用.针对该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给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货币政策信息透明度,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密切关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等政策建议,希望为我国未来以此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有效配合对国民经济运行能够产生高效的调控作用.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已实施的财政货币政策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点建议,即财政货币政策应加强在高水平、深层次上的协调配合;改变调控中主要依赖货币政策而弱化财政政策的做法,充分发挥两种政策的各自优势;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效果,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由行政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的经济调控为主,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艺术.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此 ,正确分析和评价政策效果 ,对于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的短期性与失业问题长期化的矛盾,使得我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将更加依赖于货币政策。文章从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这一角度出发,对影响货币政策效率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到底如何 ?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拟合模型、整理数据、回归分析得出降息政策失效的结论 ,结论产生的原因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用机理不完备、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不成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国家应从这些原因入手进行相应改革 ,以提高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将逐步居于主导地位,其有效性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面对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过热,持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微观主体超乐观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各项宏观政策相互牵制与冲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调控经济的效率并不高。基于当前的复杂形势和国际惯例,应当采取以货币政策为主,外贸、汇率、财政和金融监管等多种政策为辅的协调性调控措施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6年和1998年先后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此,经济学界就近几年来我国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以M-F模型作为分析的基础,从对我国宏观经济综合指标的分析入手,来检验我国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及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和检验证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并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并且为我国汇率制度的转型打下坚实的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判断、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采用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且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在联系。如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阻,政策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我们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调控手段———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时,由于相关条件的缺失,致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股市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低下等。只有解决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才能逐步提高我国股市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两大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为检验中国1978~2006年间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差异性特征,应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积极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正效应,而积极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呈现负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失效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不合理和支出管理失控产生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2.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积极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1990年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属于被动型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类型属于李嘉图类型。中国均衡物价水平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通货膨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财政当局在利用增税方式来平衡债务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未来中国可以从渐进导入以利率为主要操作工具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和财政政策债务目标框架、设立财政政策委员会等方面构建保证物价稳定的基本政策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3.
介绍需求管理政策内涵,总结中国需求管理政策的特点,设计评价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的三个指标,即财政政策效果系数、货币政策效果系数和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系数,依据这些指标作出中国需求管理政策效果越来越差的判断。根据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明确影响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的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需求管理政策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新常态下中国需求管理政策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削减预算赤字将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以削减政府预算赤字为核心财政管理,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如果预算赤字逐步减少,货币政策也应逐步调整,而不是立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和配合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但要防止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有统一的货币机构、管理货币与汇率政策,受制于辅助性原则,EMU没有统一的中央财政机构,财政政策职责仍主要由各成员国履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洲情结"的滋长以及欧盟公共产品空间边界的不断延伸等,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进一步一体化面临更大的压力.进行卓有成效的政策协调,短期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若想长期地更好地处理分配、再分配及宏观经济稳定等问题,创设一个统一的中央财政机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双支柱体系能否有效实现价格、金融、经济的多重稳定有待检验。实证研究发现:(1)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有效应对信用风险冲击,减缓波动,使经济、金融保持稳定;(2)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在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时的效果不同,面临技术性冲击时放松宏观审慎政策能更好地调节经济;(3)宏观审慎政策对经济波动、金融波动的影响存在U形效应。因此,考虑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更为灵活地调控宏观审慎政策幅度将有助于减少我国经济、金融波动,顺利度过经济结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在实施《自由兑换法》计划期间,宏观经济一直处于失衡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当阿根廷面临持续性的经常项目赤字多和高失业率相组合的“米德冲突”时,政府由于采取激进的资本账户自由化和盯住美元的政策,而不是采用相应多的政策工具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平衡,致使财政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在未来的改革中,阿根廷应该实行资本账户管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组合,稳健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宏观调控目标的数目,使得各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产生了原本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并不存在或者影响很小的内外政策目标冲突,经济开放度增大还使得政策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它还影响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对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政策中介目标体系和操作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