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精准教育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的稳定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手段。从山西贫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培训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山西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面临贫困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地区产业支撑条件差、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就业转移培训组织管理较分散等困境及原因,从而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通过加大培训宣传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构建完善的农民就业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是促进他们融入城镇社会和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和各种体制机制的束缚,他们的转移就业多数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职业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个体特征差异并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提出要通过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路径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思敏  谢顺衡 《源流》2012,(19):60-61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韶关革命老区地处边远,山地多,耕地少,在这里生活的90多万老区农民,由于农业收入不高,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但因为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大多从事的是重体力、低技术类的工作,年人均收入只有2500-3500元左右,贫困村人口有14万多人,年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这种情况在2008年后开始发生变化。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工作为突破口,深入贯彻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该市革命老区人力资源培训和  相似文献   

4.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一系列矛盾、困难。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根源主要是长期“赶超型”的工业化战略所致 ,其实质是“人资环”紧张与二元结构矛盾使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我国畸型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等方面具有很多重要作用和意义。要立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确立市场取向的目标模式 ,其主要出路在于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以及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2010年以来,陆丰市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南粤春暖、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力推进老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谢顺衡  黄思敏 《源流》2012,(10):60-61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韶关革命老区地处边远,山地多,耕地少,在这里生活的90多万老区农民,由于农业收入不高,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但因为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大多从事的是重体力、低技术类的工作,年人均收入只有2500-3500元左右,贫困村人口有14万多人,年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这种情况在2008年后开始发生...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在农民工就业和增收中作用显著。城乡差距、剩余劳动力多等是转移的主要原因,"阳光工程"培训是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培训中存在就业后离职率高、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已就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发挥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师资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职教资源释放与扩张的新链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而我国职教经费又比较缺乏,如何使少量的职教资源形成拳头,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现今提高劳动力培训效率的关键。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转岗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教发展的大好契机。  相似文献   

9.
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难点。“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农村劳力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就业持续增加的关键。GDP增长就业即增长,在新疆这一点尤为显著。所以,要解决新疆的就业问题,提高有效就业率,就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对劳动力有较高容量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就业的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南疆地区的调查数据,从个人禀赋和家庭特征两个层面选取变量,利用Logit模型对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女性劳动力接受高中教育的转移就业几率比初中教育高9.03倍,接受小学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对其外出务工有负影响但显著性不明显;汉语能力、年龄对转移就业有显著影响,汉语水平高、年龄越小转移就业几率越高;婚姻、务工技能影响不显著;家庭支持具有显著影响,与家庭不支持的外出务工概率之比达到6.9倍;家庭收入低、居住地离城镇近的转移就业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福利保障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符合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制度的转型发展大国国情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内涵、内在结构、整体发展思路、原则、具体选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整体落后于实践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实施方案的重现和经验概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问题的研究不足,还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一个“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其首要前提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进行多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一直居于突出位置。在过去30年中,各级政府在山东省农民转移就业中的地位和推动作用日渐上升。但也仍然存在着盲区,本文从山东省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山东省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发挥的职能以及针对职能失范与发挥不足的地方,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来看,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其非农就业能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校企联姻培训模式、“立交桥”教育培训模式、优势互补培训模式、项目培训模式和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来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 ,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差、稳定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素质不高,进而提出职业素质教育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的观点,构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就业能力、就业稳定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其就业稳定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就业能力对其城市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稳定性对其城市融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就业技能,经济融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一个"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其首要前提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进行多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一直居于突出位置.在过去30年中,各级政府在山东省农民转移就业中的地位和推动作用日渐上升.但也仍然存在着盲区,本文从山东省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山东省农民转移就业过程中发挥的职能以及针对职能失范与发挥不足的地方,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