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及社会道德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2.
具体学科和技术对道德的特点及其外在表现形式有重大影响,对人们的风俗习惯、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同时,科学也使道德逆向发展。道德推动科学技术的双向发展,因为道德修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自觉地调节心理机制,克服种种困难,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道德对科学技术也起阻碍作用。科学技术和道德应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生活带来全面提升,由于科技用于邪恶而造成的灾难使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根据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通过家庭道德和学校道德的成功结合,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 ,促进了人们价值观的更新、道德的进步、思维方式的转变 ,最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科学技术由于自身的价值负载性和不当的社会运用 ,造成了它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科技风险作为风险社会中的重要风险源之一,使得科技人员在风险社会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部分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加剧了科技风险。为了减少科技风险,使科学技术向造福世界的健康方向发展,有必要加强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科技人员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大学生上网普及率已近100%,互联网正在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这就使人类面临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规范要求和选择。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从网络道德建设的视角看,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有:网络本身的特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乏等。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家庭对大学生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快各种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人类生活带来全面提升,由于科技用于邪恶而造成的灾难使道德带来严峻的挑战,根据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通过家庭道德和学校道德的成功结合,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的理解,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并且要关注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实践,才能抓住农村道德建设的主脉,使农村道德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的当今社会,加强道德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维护道德,推动道德建设的发展,使道德规范逐渐走向法制化,是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信仰建设的目的在于使主体个体的道德人格永恒、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追求、弘扬善的真谛。一个社会道德信仰建设中的责任主体有三种:政府、文化工作者、社会成员。道德信仰建设中的三种责任主体之间有着紧密、内在的逻辑关系,共同促进一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并遵从道德的普遍准则是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检验道德建设的有效性的标准则是道德准则的具体实践效果。道德权变行为作为道德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伦理行为需要认真对待、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好遵循道德准则与实施道德权变行为的关系,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损失,也能维护更大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汉政府重视教化,隐士在其中扮演了独特角色。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利用隐士来宣扬教化;另一方面隐士自觉或不自觉参与其中,方式包括因教化俗、道德感化等。隐士们大多幽居民间,他们或以身作则,或以善化恶、因德化民,对乡里民风的纯化起了积极作用。乡里民风的纯化,有利于基层组织的稳定,进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治理。两汉隐士的社会教化功能及隐士精神,对我国当下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下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先验理性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局限,因而反对传统理性的道德预设,祛除人类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揭示赛博空间现代性道德的独特存在方式及其所担当的启蒙角色,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发展回归其自身,注重当下的批判实践,也为现代性道德最终走出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探析这一历史现象 ,对于确立科学的伦理观和科技观 ,促进科学进步与伦理道德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经历了率先发出“向海进军”号召、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庄严宣告海洋强国建设三个阶段。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创新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等。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在海洋强国建设“目的性”上做到了为国富强与为民谋利的统筹;在海洋强国建设“方法论”上做到了矛盾论和系统论等方法的统筹运用;在海洋强国建设“治理观”上实现了国际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统筹。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区域意义——指导有关沿海省份创建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意义——强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世界意义——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进的道德力量,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征程中,起着精神引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后,注重道德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大力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成果丰硕。这一系列的工作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使人民群众焕发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华夏儿女同心同德,共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在"新理学"中申述了其道德观。就含义讲,道德是社会之理所规定的用以维持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就起源讲,道德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其出现与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类意识的产生密切相关;就根据讲,道德是完善个人品德、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所必需的,也是维持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就本性讲,道德是必要的善,而不是必要的恶;就类型讲,有不变的道德与可变的道德。冯友兰的道德观既有所洞见,也有未达之处。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对道德的支持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支持道德的依据在于,法律不仅具有合道德性,还有优于道德的独特品质。法律对道德的支持是通过法的制定和法的实施来实现的,这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过程。法律对道德的支持是有限度的,主要表现为:法律支持道德的范围的有限性;法律重在规范人的行为,而不直接规范人的思想;法律的过度介入会削弱道德,遏制道德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发挥道德与法律的综合整治功能,避免法律对道德的包办。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道德叙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文学真正的“宏大叙事”是道德叙事。近代文学道德叙事的实质内涵表现为“道德至上,私德优先”。五四文学虽然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叙事转换的革命性标志,但传统道德的某些根本价值原则仍然在深层结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使对新道德的高扬也在道德/艺术思维方式上与传统道德叙事纠缠不清。一方面它是“道德至上”审美原则的超常延伸;另一方面它又将近代道德叙事发展为审美上的道德实用主义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