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丁恒 《民族论坛》2010,(9):61-62
在"兴边富民行动"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居危房改造工作正大力推进。但在改造工作中存在诸如民居危房具体情况极其复杂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值得关注。这需要及时采取相关对策予以解决,以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为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前,应进一步明晰边疆民族地区开发开放面临的制约因素,充分认清"一带一路"建设在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挑战,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为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其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保持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并不断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党走过了八十多个年头,这八十多年我们的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但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世界局势和我国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要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的指导国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外蒙、西藏、新疆等地区随时有被分裂出去的可能,国家主权危在旦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主张各民族共同捍卫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宣传“五族共和”思想,团结对外,巩固边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到优先发展交通、移民边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引发了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急剧变化,社会结构呈现了新的特征,社会阶层不仅急剧变化,而且带来了社会阶层之间矛盾的激增和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等的多样化,从而对执政党的执政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执政党在社会结构变化、社会阶层利益分化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调整结构,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断完善党的长期执政的有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建设绿色的生态文化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社会基础。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大众传媒应是生力军和旗手。而在湘鄂渝黔边区,由于种种原因,媒介生态存在着失衡现象。因此,必须优化媒介生态,才能保证传媒在构建生态文化中高扬绿色文明的大旗,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保护边区的环境和生态安全、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一大特点就是毗邻的国家多,且地区农业产业比较突出。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相对友好的近邻正是欧美等西方国家渗透和拉拢的目标,如何在竞争和发展中处理好与这些友好国家的关系,正是我国尤其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值得关注的。本文将结合当前国际发展态势,根据西南地区周边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特点,以农业和粮食合作为切入点,在促进边疆地区发展的同时,顺势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建立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是实现民族地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促使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型,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而与此同时,社会剧变也诱发了与民族有关的诸多社会矛盾,致使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使用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演化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透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5,6(1):62-70,113-116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的主体、内容和方式上均有着特殊性,带有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和"自治性",也离不开国家的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同样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由"管理"转变为"治理",在社会政策决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自治"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At the end of 2013 ,“The Decision on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hereafter“Decision”)was made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th C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亟需创新。社会管理逐步转变为社会治理,而这种转变过程也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风险,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本文在分析未来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民众敏感度、经济发展和转变成本为维度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风险测量模型,以便对其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选择进行甄别选择。以甘肃省九甸峡水电工程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风险,指出当前的社会治理虽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忽视民众的敏感而带来的社会风险正在累积,需要在转变成本可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肖富群  周宇 《民族学刊》2023,14(3):96-104, 15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丰富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升社会治理的功能定位。社会治理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定位,演变为促进社会和谐与活力激发的重要机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升为国家安全的基层基础。而民族地区自然、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则凸显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为追求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回应社会发展内在张力构建新时代社会团结机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国家安全实现紧密契合、相互融通。国家安全视域下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推进,要重视发扬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进民族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立体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与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社会资本理论探究民族作为社会资本的价值,通过社会资本与民族对话的展开,解读少数民族乡村共同体中民族作为社会资本的生成及载体价值,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背景下,探求民族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有机整合与少数民族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东英 《民族论坛》2012,(4):90-94,109
维吾尔族丧葬习俗是维吾尔族人生礼仪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吾尔族丧葬习俗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爱惜自然、约束和节制一切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促使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共处等。维吾尔族丧葬习俗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对保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生存者的空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殡葬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宏树 《民族学刊》2021,12(7):56-67, 108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全面规划相关工作,体现国家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沉、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的决心。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国家治理基础、国家安全与乡村振兴,理应创新思路落实该文件精神。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的流动性亟需流动性治理路径与机制,从而保障党的指引与部署“最后一公里”在民族地区基层落地。移动空间群体传播调适,赋权给普通民众,为底层主体表达与情绪、情感释放提供了路径,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巨大。群体传播的底层表达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人民性高度一致;群体传播的在线特性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性高度一致;群体传播的话语方式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商性高度一致。民族地区基层社会要善用群体传播,识别社会心态,洞察与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社会矛盾;挖掘地方性知识,转换为社会治理资源;改变社会粘合地带,重塑共同体,为社会合意达成提供了空间,重建社会治理基础;形成互动共治格局,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构建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高层次,保障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吴定勇 《民族研究》2005,(1):103-104
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 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2004年12月21日-24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北 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 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所(以下简称“社科院民族所”)等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近7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议,其中有不少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陈玉屏教授和社科院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