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文学的文学成就,主要通过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来的。虽然这三方面的文学都并不完全源自欧洲,但都在俄国发扬光大。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相对于西欧更为突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实主义文学后来居上,不仅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超过了西欧,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俄国现代主义文学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文学的“白银时代”。  相似文献   

2.
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取代了浪漫主义,成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主流.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并探寻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对我们的俄国文学研究和教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及作家是为我国读者早已十分熟悉的。但是进步的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则还很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长期以来人们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置于高于浪漫主义的地位。实际上十九世纪俄国进步的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于俄国古典文学的进步传统是有很大意义的。俄国十九世纪文学的进步浪漫主义是由十二月党人创始的。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及活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А.С.Пушкин)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在俄罗斯文学的形成,现实主义的确立和文学语言的丰富、发展、提高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高尔基(Горъкий)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的诗人”。普希金也是世界著名的诗人,他的名字总是与荷马、但丁、歌德、拜伦、雪莱等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间丰富而深刻的联系,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企图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鲁迅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特点;鲁迅如何论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鲁迅的影响。一鲁迅翻译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首先,鲁迅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别关注是从中国民主革命的特定历史要求出发的。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是20世纪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但他早期的散文、诗歌作品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了青年高尔基热爱自由、追求理想、渴望革命的斗士精神和英雄气质。从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位“神明”艺术家真实动人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文艺思潮,产生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作为文学现象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因素,却是在世界各国文学中普遍存在,古已有之的。例如我国原始民歌中,《弹歌》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伊耆氏蜡辞》则表现了浪漫主义风韵;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较多地倾向现实主义,《奥德赛》则较多地倾向于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8.
五四文学思潮的性质历来被归结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看,五四文学思潮具有启蒙主义性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最初的、局部的批判。浪漫主义反抗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统治,现实主义批判现代化对人的价值的毁灭。五四文学鼓吹现代性,包括科学和民主,而不是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思潮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启蒙主义。虽然五四文学也引进和借鉴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但由于启蒙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选择和改造,使之成为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周揚同志在“新民歌开拓了詩歌的新道路”一文中說:“毛泽东同志提倡我們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結合,这是对全部的文学历史的經驗的科学概括,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这段话非常精辟地阐述了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的現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文学主张的意义。毛主席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具体道路,这是毛主席对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論的又一重大发展,因此,它“应該成为我們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正确地研究、学习和探讨这一创作方法,从而正确地运用它,对当前我国文学的发展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冈察洛夫凭借奥勃洛摩夫形象缔造者的身份,跻身19世纪俄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大家之列,而距离说的创作理论又为其争得了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席位。探讨其文学实践与美学主张的矛盾与背离,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辩证地接受他的文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史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是现代西方文艺思想的起源。五四时期,在个人发现、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社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与文学研究会所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构成了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形势。五四浪漫主义把情感、想象等视为文学的本质,强调文学与自发性、天才、灵感等特点的联系。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念影响了整个五四一代作家。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创造社开始否定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1928年革命文学运动兴起,提倡新写实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以现实主义为标帜,并且否定浪漫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尽管把浪漫主义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浪漫主义进行了重新评价,但实际上,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也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当时丑恶的俄国现实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契诃夫创作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在俄国古典作家的基础上,突出地解决了摆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面前的一个极困难的创作问题——怎样“从美学的观点深入到日常事物中去?”他从自己新的美学观点出发,选取平凡的生活素材,描写普通人物的命运(大胆地摒弃了当时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装腔作势和矫揉造作的一切陈规旧套),充分地本质地再现了沙俄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现实,使作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革新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别林斯基(1811—1848年)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别林斯基关于文学和现实关系的理论,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一要掌握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4.
文学和音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欧洲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发展历程依稀可见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传承、扬弃,古典主义的理性和保守被浪漫主义的个性和激进所取代。本文从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发展的几个阶段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揭示了它对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小说在新时期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浪漫主义小说的再度兴盛,完成了对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又一次超越.本文从新时期浪漫主义小说再度兴盛的原因入手,分析新时期浪漫主义小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独特贡献,探讨新时期浪漫主义小说在形式上对现实主义的超越和在内容上对政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前苏联当代诗歌的三大艺术特征田惠刚前苏联当代诗歌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继承和借鉴互相影响、互相抵制、互相促进的道路。传统对于前苏联当代诗歌是相当重要的。一提到前苏联诗歌,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俄国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诗...  相似文献   

17.
“自然派”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特有的一个流派。它崛起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果戈理是它的主要奠基人。 这个“自然派”的出现,改变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缓慢的形势。它不仅以强化批判为特质,且使诸多受苦受难的“小人物”成为文学注意的中心。这一特点的延伸,促使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侧面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其题材的广泛、揭露的深度和批判的强度,在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在十九世纪及其后来,都起着重大的影响。 这个“自然派”是怎样形成的,果戈理与它的关系,它的具体表现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自然派”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欧的法国和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相应出现,并迅  相似文献   

18.
产生在十八世纪末,并在十九世纪前三十年得到辉煌发展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标志着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产生是和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后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分不开的。在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后,欧洲没有出现人们所想望的美好世界。所以浪漫主义的产生,从政治上说,是由于对革命后社会现实的失望情绪和社会制度的不满所引起的;从文学艺术上说,它与古典主义文学对立,是对古典主义学院派发动的第一次革命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问题,归根到底是它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问题。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是现实生活本质的反映,只是两者反映的侧面不同,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相对稳定方面;浪漫主义则反映它的变化发展方面。它们在运动中又是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十九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的中国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鲁迅是我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卓越奠基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开创人。但鲁迅的现实主义如同他的世界观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反映着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发展历史。过去,在鲁迅研究中,人们注意从各个角度去发掘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和彻底性,但还少从鲁迅小说思想和艺术方面去阐述他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因此就难于把握鲁迅小说现实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界对现实主义谈论很多,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浪漫主义的探讨却似乎显得冷落,存在着一种轻视,甚至怪罪浪漫主义的倾向。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浪漫主义热了一阵子。然而,在“大跃进”的虚假浮夸风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些借浪漫主义之名行粉饰现实之实的浮夸作品,人们便把这一切怪罪于浪漫主义。十年内乱时期,“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任意歪曲、糟踏浪漫主义。他们以粉饰生活、说谎话、唱高调冒充革命浪漫主义,制造了“三突出”的谬论,塑造所谓“高大全”的人物。人们在痛恨“四人邦”那一套瞒和骗的文艺的时候,却又迁怒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再一次受到“株连”。浪漫主义的名声很不好,它似乎成了“美化、拔高、粉饰现实”的同义语。有的同志甚至主张多提现实主义就行了。这实在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误解。看来有必要为浪漫主义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