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利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06-107,117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益协调,对于抑制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倾向,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德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的特点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共同性与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利益多元化的矛盾。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益矛盾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各行业劳动者之间等四个方面。各级政府及各级经济领导者的责任是,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艳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Z1)
本文从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这两个社会现象出发,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特别分析了在我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目标后的这一段时间内,关于和谐社会的本质——利益分化和均衡的各种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利益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利益利益阶层和群体逐渐形成.从利益角度论述了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社会利益关系结构是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本质原因,分析了我国体育利益格局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体育利益格局也是伴随着人们日趋多元化、多样化的需要而不断的更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转型深入和改革进程深化,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问题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利益关系和矛盾颇为复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些矛盾得到正确解决,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调整。应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主旨,以制定和贯彻落实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为保障,以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突破,有效解决利益矛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论转型期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本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1):72-76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社会问题,核心问题是控制日益表面的利益冲突。鉴于现阶段社会利益冲突的特殊性,用法律手段进行控制已是必然。实现法律对利益冲突的控制,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用公平立法确立各利益主体的合法地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社会利益的流向,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二是用公正司法建立利益的救济机制和干预机制,抑制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在微观上解决具体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8.
论利益结构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令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7):219-222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利益结构的失衡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建立和完善具有公正性的利益分配调节体制机制,成为进一步调整社会利益结构和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和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乐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社会转型必然导致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现代立法是解决多元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协调机制,是多元利益相互冲突、竞争与妥协的博弈过程,是立法者利益衡量与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晶。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制度化的商谈与妥协方式协调多元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实现多元利益的动态化均衡。这不仅客观上化解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民主参与机制彰显了立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绘泽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1-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虽然不可避免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分化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利的。主要体现在:利益分化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利益分化打破原有利益格局,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利益分化推动阶级阶层的合理化和阶级阶层内部整合;利益分化促进社会民主和社会规范建设以及有利于及早发现矛盾并把其消灭于萌芽之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杨炼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58-61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利益整合是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整合以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通过利益的事实选择和价值判断,使利益失衡趋于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肖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2-66
在我国,关于上市公司MBO(管理层收购)法律关系主体及其相关问题学术界颇多分歧,但少有专题论述。本文立足民事主体理论,把MBO主体分为收购主体和转让主体,通过把这两方主体放进MBO实际操作和现行立法里面进行考察,指出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利益冲突风险,以期对今后我国MBO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13-118
利益冲突是引起现代社会冲突的两种基本因素之一,阶级意识(阶级认同)是阶级社会中从阶级矛盾到阶级冲突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感是现代社会冲突行为发生的主要中介变量。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增多折射出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反映出利益相对剥夺感群体由对物质利益分配的不满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怀疑,直接削弱统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育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5-8
环境保护运动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内涵。当工业文明步入困境,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的必然结果,就是要求建立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将产生新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法律为解决利益冲突和规范利益博弈定下了规则和程序,从而将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纳入了法律的调控。因此,要充分发挥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法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南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是科研伦理学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科学活动层面来讨论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社会后果以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益博弈下的网络低俗化特征及其动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97-98
网络低俗化是互联网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受众自身的欲望、整体的人文环境缺乏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与扶持不到位,成为利益博弈下网络低俗化难以根除的动因。对其最终消弭需要管理部门的智慧、社会认知的发展以及公民媒介素养提高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张群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34-39
阶层流动以精英流动为主要实现方式,精英流动受阻意味着阶层固化,阶层固化是集团分利的后果之一,是“机构僵化症”的同义语.中国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各类精英集团,精英集团的分利行为造成资源的集团式垄断,而阶层流动又以资源占有为前提,精英便趋于集团内或集团间复制,阶层固化趋势加剧.实现公平分利以建立良性精英流动机制、适度硬政权建设以打破分利集团联盟及制度变革与创新以重构利益格局是消除阶层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詹有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140-143
公益诉讼主体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环节之一,依据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由于主体条件的限制常被法院拒之门外,即便博得公众喝彩也多以失败告终。2012年《民事诉讼法》顺应了实践的发展需求,增设了公益诉讼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为明确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提供了政策契机。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理论探讨,完善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是否适用调解与和解权利等问题有助于更科学地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炼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42-47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抑制和消除利益最大化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冲突和对抗,使各利益主体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平等有序地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法律制度,是控制当前社会利益冲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