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保同  吴彬 《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72-176,181
当前的城镇国有土地拍卖机制,在制度设计的层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地价上涨。本文拟引入二级密封拍卖机制来加以完善。二级密封拍卖机制,在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防止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发生,使每个竞买者的最优竞拍策略都是按照自己对土地权益的真实评价进行报价,让土地使用权配置到能最大发挥土地效益的竞买人手中。最终在买卖者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又不虚推地价,产生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2.
拍卖理论:基于博弈论和SIPV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博弈理论把拍卖活动分为三阶段不完全信息博弈,并对拍卖理论中的SIPV模型进行讨论和完善,在此基础上以较新的视角对拍卖机制设计的有效性、最优化问题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注释和厘清,同时指出了拍卖理论中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行业面临问题及其价格矫正:贵阳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租车价格衍生出市民、车主、出租车司机、政府的利益冲突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调查表明:贵州省贵阳市出租车起步价偏高的原因,始于政府对出租车经营权进行垄断拍卖的高价,及由此政府对车主收入所承担的隐形担保,从而限制出租车供给量所致。应找到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在竞拍中,如果信息泄漏时,对手能够利用相关消息提高获胜机会,导致竞拍者蒙受损失.本文考察了当竞拍者类型存在差异时,不同拍卖机制下,异质竞拍者的策略性信息披露动机及其对于竞争对手与卖方的影响.我们发现,一级价格拍卖中,低类型竞拍者策略性地披露自己的部分信息,会通过诱致高类型竞拍者策略性降低报价从而降低拍卖的竞争程度而使自己获益,这降低了卖方的期望收益和配置效率.而二级价格拍卖并没有这种策略性行为.因此,一级价格拍卖中,竞拍者会可以通过策略性披露某些消息获益.此时,卖方利益受损.因此卖方可以通过使用二级价格拍卖避免这些方面的损失.这对于我国国有资产转让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内涵,指出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该具备的特点,接着具体分析了上海市汽车牌照拍卖政策,从它的产生背景、预期效果、实施情况以及产生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最后得出上海市汽车牌照拍卖政策有效性不足的结论并提出了缓解上海交通压力的其他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套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决策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竞标签订合同和项目施工两个阶段的系统。本文以马尔可夫链为理论依据,研究了国际项目在投标阶段的风险决策方法。通过建立投标过程的马尔可夫链和转移矩阵,利用马尔可夫的基本性质,最终求出项目投资的风险系数和盈利水平,为投标程序的各阶段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对成本和成本问题的新的认识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托,试图构建一个简单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从成本和成本问题的角度出发,采用预期成本和实际成本、供给成本和消费成本的划分来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进而在成本问题的立场上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首先对完全竞争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型;其次是对该模型的成本分析;再次,解释了与该模型相关的一些问题;最后揭示了该模型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电力批发市场竞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梳理电力市场放松规制的研究文献,对电力批发市场中发电厂商竞价行为及其市场力的研究文献作了详细的评述。供给函数均衡模型和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模型将发电厂商的竞价行为模型化,说明在批发竞争模式下发电厂商可以通过操纵市场力而获利。而大量关于市场力的经验研究文献则进一步证明发电厂商在需求高峰时期存在操纵市场力的嫌疑。最后,本文简要评析了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对我国电力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以人为单位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一种是以单位资金投入来计算的劳动投入产出率。这两种生产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生产率进行的计算,有着不同的经济含义。其次本文对于江西的两种生产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认为江西虽然劳动生产率较低,但江西的劳动投入产出率较高,因此江西具有劳动成本优势。最后文本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健 《兰州学刊》2006,(6):122-124
佩尔兹曼基本模型是一个静态分析模型,其是在最优规制价格给定的情况下,探讨哪些利益集团可能从规制中获益。但其没有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最优规制价格的变动,最优规制价格如何变动以及最优规制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佩尔兹曼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揭示了社会性规制对于最优规制价格变动的影响,进而得出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的协调使用可以使规制者、生产者集团和消费者集团之间形成“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