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户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户投资和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户投资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促进农户投资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表现为主体错位、效率低下和总量不足,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缺乏主动性,投资渠道逆向,扭曲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实现由农户供给为主向政府投资为主的良性供给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从经济领域带到了政治领域,政府也持有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观念,其行为目标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在这种政府经济人法则的潜在驱动下,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往往忽视公共产品提供的可及性目标,而追求获取公共产品的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追求最大效益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于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不是体现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和适应农村实际条件的公共产品实际价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政府“经济人”偏好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价值失配问题,要尽可能地在价值匹配上实现公共产品的多重价值评价标准建构和契合、设计完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从转化维度建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协同。  相似文献   

4.
在农户的视角下,从农户认为“对自己和村里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最急需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两个方面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农民自己最迫切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最急需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的排列顺序有很大不同。这说明有些公共产品属于“俱乐部产品”,农民可以自己投资或者投资一部分;农民最需要政府投资的是自己急需但不愿意投资或无法投资的公共产品。建议尽快建立政府决策和农民自主决策相结合的农村公共物品建设体制。涉及宏观的、外部性强的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决策;外部性不是很强的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则建立消费者参与机制,让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嵌套博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博弈,而是嵌套在其它博弈之中。农村基层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使参与人的策略受上级政府偏好的约束。这种嵌套形成了实质上的政府单边治理机制,这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效率不足的主因。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要求不同的主体参与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治理。改革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决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多边治理的新的博弈结构。在改变后嵌套博弈中,农户、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都有参与农村公共产品治理的积极性,他们与基层政府、上级政府共同建立起分工协调的多边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改革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民。本文结合实践,对基层政府和农户以及农户和农户之间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取消农业税后,如果没有必要的配套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将严重不足的结论。并就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庆武 《东岳论丛》2005,26(4):171-177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着“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短缺,说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而且实现供给重点由城市向农村倾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尽快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产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常州、南通、连云港3市的农村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分层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结构有较大差异;在目前农业小生产条件下,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需求与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农村公共生产服务的需求仍较高,而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基础教育始终是最需要解决的生活性公共产品.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区应根据农民需求偏好确定公共产品的投资结构和方向,在注重结构优化的同时结合财政能力和农民实际需求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次序.  相似文献   

9.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面临在"增量调整"基础上如何提高"存量效率"的问题.大量通过技术与统计方法对效率开展评估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低效率的现状和原因.运用参与式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开展效率评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无差别的供给政策、供给角色混淆、政府投资的"马太效应"、普遍存在的"社会排斥"以及农村发展能力低下的现实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效率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涉农民公共产品权益的实现.但从实然发展角度看,政府先入为主的最优供给思维在农民偏好的“非全面显示”与“非理性行为”面前陷入桎梏,引致农村公共产品管理混乱和集体行动困境.在分析现代元素嵌入乡土社会引致农村利益分化、最优供给模式下农民公共产品权益保障陷入困境的基础上,从应然发展角度指出次优抉择条件下“无嫉妒供给”模式构建、约束条件下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嵌套博弈下多边治理机制引入及集体之名下村域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机制的构建等是保障农民公共产品权益实现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健全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露机制有利于供给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林达尔均衡和蒂布特模型为农民通过公共选择表达需求偏好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民、中间组织和政府三大主体的缺憾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分别使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需求偏好表露机制难以在我国完全适用。为此,可以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完善中间组织、改革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入手,为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露机制清除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体经历了封建时期"无机构、无资金"、民国时期"有机构、无资金"和新中国时期"有机构、有资金"三个阶段,目前,"农民自我供给"的状态基本结束,政府开始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主要存在"政府出资、政府生产"、"政府出资、社会生产"、"政府社会合作投资"、"政府出制度、社会投资"等四种模式。从提高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需要采取措施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科学界定政府事权,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然而在现行的财政运行机制下,由于县乡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转移支付不完善,公共财政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管等原因造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偏离需求,进而本文探讨了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县乡基层财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路径变迁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的短缺纠集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依然在困境中徘徊。要破解这种困境,必须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其基本思路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由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和需求偏好的显真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注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预算和监管。  相似文献   

15.
宋惠芳 《南方论刊》2009,(10):45-48
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忽视逃避到正视强调。然而,在现代文明向农村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单中心的治理模式、财政危机、信息不对称和事权与财权相悖等因素使得基层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出现行为不当与不力,农村公共产品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此,当前基层政府应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供给过程中,关注并处理好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精英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属性的变化以及政府供给的局限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多元化供给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农村精英作为农村中的崛起阶层,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精英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力求对如何发挥农村精英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有所探讨,同时指出农村精英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农户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2省3县29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农村样本点道路、水利设施等设施的完备状况较差,绝大多数被调查农户都认为应该重修或新建;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民对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需要十分强烈;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应该主要由政府投入,农户自身的支付意愿并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普遍短缺的原因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单一。仅仅依靠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不但资金来源不足,而且效率低下,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引进市场机制势在必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都存在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途径,一是转变政府观念;二是构建有效的市场化竞争机制;三是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措机制;四是间接扶持和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五是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特征及供给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农户的调查研究,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遵循先生存后发展、先眼前后长远的原则,既具有普遍性和显著的倾向性,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从供给的角度看,农民需求满意度普遍较低,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供给的策略与方向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完善和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与决策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缺乏,决策主体单一,"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的陈旧,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结构失调、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文章较全面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与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以目前各地农村积极探索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和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的实践为基础,提出对此问题改进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