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陈季同应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著名的晚清外交官,从洋务运动兴起,首批留学欧洲,早期随使驻外,到甲午保台自立,戊戌变法维新,庚子中国议会,乃至革命思潮发源,数十年间每一大事出,他几乎都适逢其会;作为近代中国促进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的先驱,他第一个用西文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并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陈季同在欧洲的出色表现,在晚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年轻而出色的晚清外交官陈季同(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人。1867年,福州船政局创办附设学堂求是堂艺局,陈…  相似文献   

2.
《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因应验了“杀父娶母”的预言,而得到刺瞎双眼、远离城邦的不幸结局.本文对俄狄浦斯不幸命运的各种根源进行探究,说明了他的不幸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必然结果,但更可从中看出他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马寅初先生与世长辞已整整5年了。他的《新人口论》发表则已整整30年了。他与《新人口论》虽然都经过坎坷不幸的历程,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但是历史已雄辩地证明马寅初先生是同我党肝胆相照的诤诤挚友,维护真理的勇猛战士;《新人口论》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与其师康有为共同发动了中国历史上震惊宇内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又以其学识之博、著述之丰、讲学之多和影响之大成为近代中国公认的著名学者和演讲家。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他自幼聪敏过人,11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90年就学于康有为,几年中不仅打下了雄厚的旧学基础,而且也完全接受了康有为的改良主义思想,走上了维新之路。1895年他随康有为赴京参加会试,与康一起发动了“公车上书、创办了维新刊物《中外纪闻》,组织了维新团体强学会,表现了他优秀的文笔、过人的口才和杰出的才干,成为康有为维新变法的得力助手。1896年,梁启超又赴沪办《时务报》,任主笔,他以条理明晰、平易畅达,极富感情和鼓动性的“新文体”大声疾呼变法,文名蜚声海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改良运动。1897年赴湖南,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参与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推动了湖南的维新事业,培养了一批维新事业的人才。1898年初春,应康有为之召赴京,以满腔热忱倡办维新团体保国会,演说变法救国之路。“百日维新”开始后,梁启超屡上书奏事,又被光绪帝召见,受命办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学西渐历程中,陈李同最先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陈李同的贡献是显著的,但他却至今湮没无闻,我们应该对陈季同进行深入研究,还他一个公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得出一个结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1902年到1906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20篇论文,以《新民说》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近代目录学的启蒙者,他的《西学书目表》既开启了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河,也反映了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文化进步的推动作用。因此,《西学书目表》体现了传承、创新和实用的近代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空旷的原野中,一个人孤独地走在通往故乡的路上,他忧郁地沉吟着,哀叹自己不幸的遭遇。这就是《小雅·我行其野》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可是,这位抒情主人公是什么人?他遭遇到什么不幸?他的歌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个初步探讨。自汉代以来,人们对这首诗作了许许多多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都没有能说得清楚的。直到近代,郑振铎首先运用民俗学的方法解说此诗,指出这是一首赘婿之歌,才使《我行其野》一诗的研究别开生面。稍感不足的是论者缺少对原诗的必要分析,令人不易看出诗歌内容与民俗现象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院文研所的《中国文学史》似也同郑说。笔者力图从诗歌本身及有关史籍中寻求依据,以就正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9.
《史记》中的人物大多具有悲剧性,但同时又充满反抗性。人物因身处困境而不幸,但又因无畏反抗而豪壮。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使他能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独特的悲剧性与反抗性,从而形成了《史记》中人物特有的"悲剧—抗争"二元模式。这一模式既赋予了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表达出勇敢无畏的进取精神,将悲剧不幸升华为壮美激越。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以他的《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等著作,介绍并赞扬日本维新改革和善于学习的精神,强调择善而学,反对抱残守缺。他主张吸收西方和日本的先进文化,建立民族新文化。他的思想和著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略论陈寅恪的理性爱国之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学大师陈寅恪的爱国之情,主要包括他的“归正首丘”之义,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关注,对民族气节的尊崇,以及忧国优民的忧患意识。陈寅恪的强烈爱国情感的形成,既有他的家庭亲属的影响,又有中国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陈寅恪因其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显赫的官宦家庭出身及丰富的留学经历,使他看问题更具睿智和洞察力,因此他的爱国之情更具理性。陈寅恪没去台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对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有较好印象,更有感情,而对国民党及其领袖人物极其反感甚至可以说已经彻底失望,所以他留在了大陆。  相似文献   

12.
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又是同光体江西派著名诗人。其父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大诗人,而师曾诗风逸于其父的西江家法之外。这是师曾在艺术家才情的激发下,自然而然地同讲求学问,视艺术为余事,重视"学人之诗"的同光体有所背离,形成陶写性灵、疏朗清新的"画人之诗"。其诗歌以赤诚淳厚的悼亡诗和讲意境、性灵的题画诗为主。其诗歌融汇众流,力求打通魏晋六朝、唐宋并驰之轨,是对近代学江西派的末流作诗晦涩喑哑如土羹尘饭的反戈一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寅恪学术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中国中古史研究,并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线索,这体现了他对主流历史学界以国际东方学的潮流来指导研究的做法的反思。他的最大贡献在于通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建立一套中古史理论体系。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巨大成功表明,要提高本国的学术水平,不必亦步亦趋地紧跟和仿效西方学术潮流。充分结合西方学术和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样能够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学术成果,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信仰的动摇理性的缺失--哈姆莱特所面临的精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莱特处于传统价值体系发生动摇的文艺复兴时期 ,意识形态领域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导致了哈姆莱特激烈的内心冲突 ,使他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无所适从。而残酷的现实又逼迫哈姆莱特担当复仇和重振乾坤的重任 ;复仇与基督教神学观念发生冲突 ,而理性精神又不足以支撑他重振乾坤 ,最终导致了哈姆莱特陷入沉重的精神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5.
公元 2 0 7年 ,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去请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究其不辞劳苦“三顾茅庐”之原因 ,学术界一直普遍认为是刘备慕名而往。笔者认为 ,诸葛亮的才能固然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而更主要的使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则是徙居荆州十余年的诸葛亮 ,靠着原来的家族关系和自己杰出的交际才能 ,已经成为荆州地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而客居荆州的刘备要想立足于此地并有所发展 ,就必须求得荆州地主集团的支持。然而 ,当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对刘备是“疑其心、阴御之。”[1](卷三十二 )刘备寄人篱下 ,为了避免刘表生疑 ,他不能够公开直接去求得荆州豪门望族的支持。而客居荆州又与荆州地主集团有密切联系的诸葛亮就成为刘备沟通与荆州地主集团联系的最理想人选 ,故而刘备才有“三顾茅庐”之举。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杰生,历来被看成是邪恶的人物形象,偶尔有人论及造成他邪恶的原因和他的复杂性,其结论都是对这一人物持否定态度。其实尽管杰生可恶,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他独自挑着养活全家人的重担二十余年,尽了责任,做出了巨大牺牲,说明他并非完全邪恶,我们理应对他表示同情,作出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庾信后期诗赋等情性之作主旨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决定庾信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是他后期情性之作,而情性之作的主旨不是“乡关之思”,而是复杂的节操意识。真正造成他晚期诗赋取得极大成就,造成赋境大变,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的主要原因是他执着于“节操意识”的艺术外化。  相似文献   

18.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杰出之"铮铮者",也是山林隐逸诗人的突出代表,在他诗集中,充满了感伤世路的凄苦悲凉声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备受艰辛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四苦"之说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深契佛理,所以对世事人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感叹.结合时代、社会及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中的生、老、病、死"四苦"之叹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重新解读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及其代表作,分两个部分析之一是用传记批评的方法剖析索尔仁尼琴持不同政见的成因、发展和永远持不同政见的全过程,还特别指出他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个人道德上的缺陷,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原他的本来面目.二是通过分析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品,对他的文学创作来一番认真而实事求是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冯道是五代时期著名的人物,在好几个王朝中担任过要职。他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坏,是个无廉耻的小人,是奸臣之尤;有人说他好,好得像菩萨,可以与管仲、狄仁杰比肩。本文对冯道持肯定态度,认为正确理解冯道,必须破除愚忠观念、消融华夷之分、客观评价《长乐老自叙》。冯道长期受到重用,是因为他是一位乱世的杰出政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