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谷是一位字斟句酌的苦吟诗人,十分讲究修辞艺术。然这方面一直未被学界重视。本文经过一番归纳,择取其中几种主要的修辞手法,略加剖析,以求正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的诗坛上,贺敬之的诗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此,几十年来已有不少专著和文章论及。人们称赞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富有浓郁的诗情,并肯定其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在艺术手法上的多种探索,这  相似文献   

3.
臧克家是我国新诗史上有影响有特色的诗人之一,他几十年的诗歌创作,丰富了我国诗歌艺术的宝库。正确地认识和总结他在诗歌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无疑,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将从其反映生活和抒情状物的特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等方面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1866-1925)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孙中山先生又喜爱文学,有过文学创作,并对文艺问题有他独特的看法,这方面的情况,许多人并不了解。值此孙中山先生诞生130周年之际,我想专门论述一下孙中山的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一)有关文艺问题,孙中山先生没有系统的论著,只有对个别问题的意见,但从这些意见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文艺思想。孙中山先生熟悉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优秀遗产有很高的评价。他在《诗学偶谈》(1918年)中说:“中国诗之美,逾越各国,如三百篇以遗患未…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扬州八怪”是清朝“康乾盛世”形成的“扬州画派”的别称,是清朝文人画派的重要分支,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下文人画派必然产生嬗变的产物。清乾隆年间,正值封建的太平盛世,思想禁锢相对较少(尽管还存在着文字狱)。画坛上代表正统派的“四王”正处鼎盛时期。“扬州画派”在这时产生,决不是偶然的。从政治上看,扬州远离京城,非政治中心,思想较为开放,市民意识很强。从经济上看,扬州地处交通要道,商品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富甲一方,为艺术的繁荣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6.
通读毛泽东的50首诗词和《讲话》,并进行对照研究,就发现:毛泽东的诗词,是以讲话为主体的他的文艺思想的艺术实践。什么是文学艺术?《讲话》写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  相似文献   

7.
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向少谈结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一是古代诗歌体制小,篇幅短,少有鸿篇钜制,尤其缺乏长篇叙事之作,因而结构问题并不显得突出。二是自隋唐以来,近体诗蓬勃发展,占了诗创作的主流,而以律诗和绝句为标志的近体诗,既已形成陈陈相因、固定不变的超稳定结构模式,其所谓结构艺术自然也就引不起研究者们的兴趣了。  相似文献   

8.
尹奇岭 《江淮论坛》2009,(6):151-157
邵洵美是三十年代上海文坛知名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唯美派是当时诗坛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分析了邵洵美诗歌创作的历程,从史的角度考察了邵氏诗歌的选本情况及影响,阐述了邵洵美诗歌与西方唯美主义的关系,并进而探讨了邵氏所代表的“颓加荡”诗风不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山水诗的一个重要开创者。对于他的诗歌,前人有不少评述。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诗品》)。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诗薮》外编卷四)。钟惺也说:“灵运以丽情密藻,发胸中奇秀,有骨,有韵,有色,有香。”(《古诗归》卷十一)这些评述都谈到了谢灵运诗歌的新和丽的特色。本文拟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曹操是汉代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诗人。他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虽只有二十几首,但它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时期慷慨激昂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陈沆《诗比兴笺》云:“曹公苍莽、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方东树更推尊曹操是  相似文献   

11.
阳静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42-144
苏时学的诗作题材宽泛 ,涉及面广。在诗歌艺术形式方面 ,苏时学积极借鉴前人经验 ,努力实践 ,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自己的诗歌艺术风格。从艺术特色角度对其诗集《宝墨楼诗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善于言情,是李商隐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不仅他那些感慨身世、吟唱相思离别的篇章,写得情深语挚,哀怨动人,就是一些直接讽喻时政、酬答友朋以至怀古思乡、写景咏物之作,也莫不渗透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李商隐诗歌的抒情,又有它自身独特的作风,那就是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诗人并不是不会作直率的抒情,但这样的诗作较少,更常有的是一种曲折达意的抒述方式,它同诗人缠绵芳悱的情思结合起来,形成李商隐诗歌特具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诗歌内容的思辩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4.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是南宋与陆游齐名的“中兴四大家”中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力求冲破江西诗派的束缚,在更广阔的领域对诗歌创作展开新的探索。他所创造的“诚斋体”,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表现方面,都很有特色,在当时自成一体,为诗坛一大家。一北宋后期,黄庭坚所代表的江西诗派是诗坛的创作主流,他们在创作与欣赏上,偏重于形式而忽略内容,强调诗歌的创作技巧。但是,随着江西诗派缺点的逐渐暴露,有一些诗人,如吕本中、陈与义、曾几等人,认识到江西诗派的局限性,因而在创作实践中,力图有所突破。特别是南…  相似文献   

15.
李绿园小说创作的成就要高于其诗歌创作的成就,但在清代,其小说名却在其诗名之下。绿园诗歌有其独特的光彩和成就,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朴而弥文"、"大力盘礴"、"体验入微"三个方面。必须在重视对于《歧路灯》研究的同时重视对于绿园诗歌的研究,这样才有可能一睹绿园的"全人",一睹绿园创作的全貌,才有可能对绿园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刘静 《东岳论丛》2000,21(3):132-135
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被定位于某种流派诗歌技巧的象征。其诗歌创作规格一般不大,具有自觉的技巧意识和大胆的“雕虫”精神,在外在节奏、诗体形式、语言雕琢、诗句联络、诗美智性化等方面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为诗坛提供了独具特色、朦胧复杂、谨严耐读的审美文本,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当时人认为他“所著古文词,直可与同叔、介甫二公,并寿千古” (陈石麟);古近诸诗,“明兴以来所仅见者矣”(帅机);“名蔽天壤,海内之人以得见汤义仍为幸”(邹迪光)。在“四梦”问世之前,他早已是一个蜚声文坛的诗人。“四梦”问  相似文献   

18.
曹丕诗歌艺术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丕的诗歌婉约悱恻,这是他区别于曹操、曹植诗歌的显著特点。曹丕诗歌的这种艺术风格,是通过强烈的抒情色彩,优美的意境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等表现出来的。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是描写客体与创作主体的原因。曹丕的诗歌,根据不同的题材,也表现了不同的风格,如描写征战的诗歌,也充溢着慷慨苍凉之气。曹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的是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其诗歌形式多样,对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无不大胆地进行尝试;诗歌语言通俗自然,明显地具有乐府民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出关指疏勒,师行凤扫箨。强邻壁上观,弭伏一丘貉。”这豪气纵横、文笔洗练、寓意深刻的诗句,激励着万千志士仁人高擎爱国主义的大旗,披风斩浪,呼啸前进。诗作者就是清代杰出的爱国主义将领——左宗棠。研究左宗棠一生的思想文化活动,特别是深入探讨一下他那些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诗作;对于更准确、更深刻地评价左宗棠这个历史人物,是大有益助的。本文拟就三个方面闸述这一问题,就教于学术界.一、忧国忧民、经世致用的爱国诗作左宗棠生于1812年,祖籍湖南湘阴,出生于一个日趋没落的小地主家庭。青少年时即深受爱国人士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的影响,目睹外夷入侵,社会腐败的现状,关心国家安危,纵论天下大事,写出了不少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诗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见解的提高,他又写出了许多经世致用、富国强民的爱国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思想成就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诗歌相敌对的观点,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被许多研究者一再提到,但深入的全面探讨,做得似乎并不很充分。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这方面的思想,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例如,观察和评论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前的文艺现象,是否还可以拿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作为一个指针呢?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文学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究竟是否定了还是不断地检验和证实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近几年来,在对西方现代派的介绍和评论中,有些同志把一个国家文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