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关系一般来讲,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堵截性规定,即当行为人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主观目的无法查明的时候,往往就会保底性地追究其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刑事责任。当然,这必须以行为符合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构成为条件。行为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必然持有毒  相似文献   

2.
毒品犯罪中存在的问题颇多。本文主要针对毒品犯罪中的四个问题:非法持有毒品罪,毒品犯罪的既遂与未遂,以及毒品犯罪的诱惑侦查,提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完善,使其更好、更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非法购买、使用毒品行为犯罪化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峰 《中州学刊》2004,(1):164-166
本文从社会危害性和立法可能性的角度讨论了在我国设立非法购买、使用毒品罪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具体探讨了罪名的设置、定罪的依据及量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论毒品纯度与涉毒行为之定罪量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刑法第357条第2款之规定使得我国刑法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对于涉毒行为中的毒品纯度问题极为轻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惟数额论",因之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定罪与量刑上的显失公正。毒品纯度不容置辩地与涉毒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密接相关,其不仅影响罪犯处刑的轻重,而且关涉行为的定性,即牵及行为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问题。对涉毒行为欲实现定罪与量刑上的公允,就必须彻底摒弃"惟数额论",对毒品纯度进行充分考量。  相似文献   

5.
毒品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祸害,毒品问题同时也是危及到国家安危、社会安定的大问题。本文就毒品犯罪在我国存在的情况特点、产生原因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应采取加强禁毒立法、搞好宣传教育、建立专业缉毒队伍、搞好综合防治等措施来做好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毒品问题——一种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焕丽 《兰州学刊》2004,(2):164-165
全球化导致了非传统安全威胁人类生存.毒品问题在此条件下日益突显.毒品本身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均构成了威胁.面对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速蔓延的"毒祸",国际社会应从综合安全角度孝虑,通力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型毒品滥用的成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新型毒品正在成为一个增长迅速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上海730名新型毒品使用者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可知:新型毒品的滥用并不是一种孤立出现的现象,它与社会控制的薄弱、吸毒同伴与环境的影响以及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格特质有着明显的联系.新型毒品使用者,无论是多种毒品还是单一毒品的使用者,都比传统毒品使用者或不吸毒者表现出更大的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混合多种毒品使用,则会使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迅速升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行动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强化对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以降低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建构起一种新的模式,以应对新型毒品滥用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高巍 《学术探索》2010,(6):85-89
新中国建国之初,毒品形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罂粟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众多;社会对于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比较淡漠;毒品吸食人数居高不下。出于巩固政权、禁绝毒品的迫切需要,新中国发起了三年禁绝毒品的运动,并成功实现了禁绝毒品的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有关,也与采取了严厉而确定的禁毒刑事政策有关,还与运动式的全民参与的禁毒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如何正确地认定该罪 ,在司法界和理论界存有认识分歧。本文拟就该罪认定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尽管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毒品犯罪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审判实践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且犯罪的手段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智能化的特点,集团化、职业化和武装制毒、贩毒也呈现猖獗势头,这既增加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增加了审理毒品犯罪的难度.其中,审理毒品案件时对行为人主观上"明知"的认定问题,毒品再犯问题,居间介绍毒品犯罪问题,毒品犯罪案件中特情引诱犯罪的认定问题,毒品犯罪死刑适用问题是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的重点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语与美国“毒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国,这其中有着深层和复杂的原因。美国英语词库中为数众多的与毒品相关的词语如吸毒、制毒、贩毒、售毒、肃毒、戒毒等反映出美国这一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所特有的“毒品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禁毒运动仅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使中国由一个受鸦片毒害200多年的国家,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惟一的"无毒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又一次遇到了毒品的挑战,中国人民用2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毒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然而毒品泛滥依然严重.这是因为,相隔40多年的岁月,在国际环境、毒品来源与种类、民众对毒品的认知程度以及经济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禁毒问题上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已是今非昔比了.  相似文献   

13.
刘浩 《江汉论坛》2022,(9):137-144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保护法益对于该罪的规范适用具有基础意义。社会管理秩序、体育管理秩序、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公众对体育竞技的信赖利益、国家的声誉等均不是该罪的法益内容。对该罪的法益内容界定应当考虑到该罪的本质属性、该罪的体系位置以及构成要件的相关规定,应当尽量避免法益概念的抽象化和精神化。该罪的保护法益是重大体育竞赛中的公平竞争秩序。该罪属于法定犯和实害犯,对法益的损害具体体现为对重大体育竞赛中的公平竞争秩序造成实害结果。应当区分作为法益的秩序损害和因秩序法益损害而造成的其他危害后果,只要行为导致运动员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了兴奋剂,就已经对秩序法益造成了实害。对引诱、教唆、欺骗行为、明知情形下的提供行为以及组织、强迫行为的解释认定应当以该罪的法益内容为指引,进而合理把握该罪的成立范围以及该罪与其他相关犯罪之间的规范界限。  相似文献   

14.
贩卖毒品罪是毒品犯罪中发案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犯罪形式,毒品一经制造出来以后,必然要通过销售这一途径来实现其价值并赚取巨额利润,而吸毒者大多也要通过购买毒品来满足自己吸食、注射毒品的需要,因而司法实践中毒品的贩卖已成为缉毒工作打击的重点对象。笔者立足于我国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具体规定,对贩卖毒品罪的认定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以"预防为主,教育先导"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策略在全世界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的校园毒品预防教育也初见成色,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我国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存在"形式主义"明显、教育方式不当、有效性不高、内容不够科学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我国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最有效的毒品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毒品犯罪历来都与洗钱紧密相联,伴随我国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洗钱犯罪也呈现出新的趋势,由于毒品交易形成的巨额非法收益必须通过洗钱活动来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这是有组织毒品犯罪的内在动因和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制贩毒品犯罪的新变化,分析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涉毒洗钱的新趋势,从而有效遏制有组织毒品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性社会公害,毒品犯罪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意义上,预防毒品犯罪通常适用监禁矫正。在报应性理论影响下,此意义上的监禁刑阻止了监禁矫正在预防毒品犯罪中作用的发挥。而社区矫正则可弥补监禁矫正的缺陷,并会对预防毒品犯罪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因此,中国现阶段已经开始适用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来预防毒品犯罪。但是,完全适用社区矫正来预防毒品犯罪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毒品犯罪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毒品犯罪有其特点和成因。毒品犯罪的特点 :1、毒品犯罪数量逐年上升 ,大案要案剧增 ;2、毒品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过境贩毒突出 ;3、毒品犯罪的手段呈现多样性、隐蔽性和现代化的特点 ;4、共同犯罪突出。毒品犯罪的成因 :1、国际毒品犯罪对我国毒品犯罪起着巨大的诱发和推进作用 ;2、非法暴利的诱惑是毒品犯罪发生与蔓延的经济原因 :3、日益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助长了毒品犯罪 ;4、毒品犯罪的控制机智弱化为毒品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笔者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骊华 《学术探索》2007,3(6):109-114
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面对毒品问题.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毒品的过境及由过境引发的吸毒等问题,更加制约了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毒品、贫穷、民族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难解之题.只有破解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毒品问题,全国其他地方的问题才能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事实证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南亚地区的毒品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大量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其变化的原因,从中发现解决中南亚地区毒品问题的关键仍然是要加快阿富汗重建工作,维护该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