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践中,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挑战。建立与大众化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对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求各类人才的质量标准具有差异性、多样化。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教育理念,用新的教育质量观来引导和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争鸣各方已经达成了一个理论共识:对文学本质进行超历史、超语境追求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必须反对;但从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的"非本质主义的本质论"却是合理的,并主张从历史、语境、关系、中国立场等具体条件出发进行各种形形色色的"非本质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建构.今天,包括"非本质主义本质论"在内的一切"本质论"都需要认真检讨.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中心主义、部分代整体、还原主义、独断论等为特征的文学本质论无法达到把握文学存在的目的.也许建构以现代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文学存在论,并将之确定为多元化文论语境中文学基础理论范式,才有利于中国新世纪文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李志宏的认知美学,利用汉语和汉字的模糊特性,生造了一个"美事物"来充当"美本身"和"美本质",把"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搅成一滩浑水,趁机来鼓吹反本质主义。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美事物"这样的词语,"美事物"、"美"、"美的"、"美的本质"等语词是必须辨证明白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反本质主义,就是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否定"美的本质"概念和问题的,但是,反本质主义的限度是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把本质和美的本质规定为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存在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打开了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就是开放本质和美的本质问题的表征。因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必须反对,然而事物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仍然是哲学和美学的永恒的、开放性话题。李志宏的绝对反本质主义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4.
本质主义知识论视野中的课程、教材及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主义知识论发端于西方古代哲学家们的"本体论"追求.本质主义知识论在促进人们追求与探索真理、拥有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也对学校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法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在本质主义知识论的视野中,课程等同于知识的"确定性",教材只呈现知识的"简约性",教法遵循知识的"权威性".本质主义知识论是致使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内在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之本。现代高等教育由于受到科学本质主义的冲击,忽视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科学本质主义的影响下,教育者在文学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往往以抽象的理论代替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这种本质主义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诱导教师和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信息和方法论意识,进而导致盲目崇拜权威,学术霸权等不良学术态度的产生。因此,高等教育应该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在文科教学中应重视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进而实现审美超越,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本来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艺学理论形态建设中存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建构主义等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本质主义表现在文艺学教材、文学批评实践等方面,反本质主义通过反思经典知识颠覆传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重构文艺学知识形态,建构主义反思与重绘文艺学知识"场域"、 凸显"关系主义"的文艺学知识形态.文艺学理论形态中存在的多元思维方式应该形成一种和谐关系,进行自身清理,凸显当代性和社会使命感,加强对自身建制、学科理念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有其确定的内部规定性,有了这种质的规定,才使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对“官僚主义”也应当是这样。只有明确官僚主义的内涵,弄清它的本质,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反对官僚主义。 历史上官僚主义与官僚政治是密切关联的。今后,只要社会还有设官而治的需要,也就会有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又不等于官僚政治、官僚制度。它是剥削阶级  相似文献   

8.
汪居扬 《理论界》2012,(5):174-177
波兰尼从实在主义经济人类学出发,提出了"有机社会"的概念,成为其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重心,得以展开对自由市场的批判,也得以理解近现代社会历史的曲折变化。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有机社会"的概念应该得到重视和创造性应用,成为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根本上是一个权力问题,质量观与权力观、权力体系、权力机制具有本质联系.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质量观转变的背后,是权力观的转变和权力体系的变革.重构权力运行机制,就成为质量治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差异包含着矛盾的因素,但不等于现实的矛盾差异与矛盾各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不能加以混淆.客观世界是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无限总和.每种事物在其内部和外部都有许多规定性(属性、质、特征、等等),这些规定性之间的不同,就构成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哲学上所谓差异或区别.同时,客观事物也普遍地存在着联系.事物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在的联系;既有非本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联系;既有偶然的联系,又有必然的联系,等等.所谓矛盾,就是事物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对立面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