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杨新荣 《学术交流》2002,1(5):79-8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均衡价格理论既有明显区别 ,又不乏相同之处。只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强调供求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建立一种既反映商品价值 ,又反映供求关系的灵敏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价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只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正视或不太注意生产价格规律的调节作用。其实,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上,商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以生产价格为轴心上下波动。因此,与其说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如说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指出的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实行等价交换,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抽象。在那里舍去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单个商品为例抽象地阐明了社会…  相似文献   

3.
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典经济理论开始,供需均衡就成为价格理论核心内容.均衡分析成为研究价格问题的主要理论工具.但均衡理论严格的假设条件使理论严重脱离了现实.导致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信息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虽然都对价格理论做了重新的阐释,但仍没有揭示价格形成的本质.物的均衡仅是交易关系的一种表面现象,权力才是这种表象后面物的均衡的根本决定因素,均衡理论的价格说明的是物与物的关系,而事实上,价格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价格的决定不仅仅是商品供需量,还包括其他影响因素,其中,交易双方的权力在价格确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价格不是供需双方商品量的均衡解,而是各行为主体权力博弈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4.
<通论>论证就业不足使用的核心原理就是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均衡难题.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在总量上难以实现均衡.用投资来弥补有效需求的缺口能解决本期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又增加了未来供求均衡的难度.投资取决于未来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的不稳定决定了投资、产量和就业的波动,一般情况下,充分就业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最好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价格受制于成本缺少灵活变动的空间,因而也不能成为市场均衡的调节者,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经济在均衡土的难度.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印证了凯恩斯理论,既然市场经济丛然存在产能过剩,那么,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就不能再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围绕《资本论》的基本概念来展开马克思与胡塞尔之间的概念互动。首先,经由胡塞尔的“周遭世界”,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使用价值”概念,从而能够将商品的符号价值纳入其中。其次,胡塞尔的形式本体论思想有助于阐释交换关系的抽象作用,交换价值和货币构成了现代社会“手段-目的”网络中的形式价值学。最后,通过横-纵意向性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指出资本总公式的循环运动所处的维度,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时间关联域。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学习与探索》发表孟昕同志的文章,提出使用价值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研究商品价值决定中是不能忽视使用价值的作用,但与孟昕同志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这种作用并不是指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市场价值决定的作用,而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质量对价值决定的作用。众所周知,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使用价值对价值形成的作用,可归结为使用价值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殊洋 《探求》2013,(4):60-63
价值规律是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然而学术界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即价格是否围绕价值波动且收敛于价值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收敛于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价格不收敛于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没有对价值与价格的动态关系给予严格的证明。本文运用规范的数理分析方法,对价格动态趋势进行考察,并得到了"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且收敛于价值"的结论,从而为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数理阐释。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4,(4):66-70
完善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不仅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未来的价格决定机制改革路径中,应当以创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供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将价格管控作为预防市场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价格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商品价格是直接以价值为基础,还是以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为基础?这是许多年来理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只要承认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价值规律还发生作用,就要承认生产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不这样认识,就很难讲理论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驳关柏春的再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容篡改和歪曲。  相似文献   

11.
试论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是劳动价值论自身逻辑和体系问题 ,而是劳动价值论所研究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 ,劳动价值论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必须科学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奎 《学习与探索》2006,(5):209-212
劳动生产率差异、供求非均衡、垄断、非对称信息和非市场定价等条件下的商品交换都会产生不平等问题,但这类不平等问题都源于不等价交换。实际上,商品的等价交换仍然会产生不平等问题,其直接原因在于生产价格的形成,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隶属于不同所有者或利益主体的资本追逐利润的结果。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剩余价值)在不同产业或地区之间发生了转移,劳动投入和所得不再完全一致。不过,这种不一致在一国范围内和世界市场上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the relative ability of inflation targeting and price level targeting monetary policy rules to minimize inflation variability and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n a commodity-exporting country for supply and demand shocks to global commodity markets.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oil and non-oil primary commodities differ and affect the relative merits of the alternativ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s. Particularly, the consumption of refined oil products and demand-driven commodity price movements induce highly persistent inflation pressures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eterioration of the inflation-output gap trade-off available to central banks. When such terms-of-trade shocks are prevalent, price level targeting is inferior to inflation targeting.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的本质--兼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对价值本质的研究却一直没达到应有的深度。价值本质上是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规律在商品经济中采取的特殊形式。深刻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对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t producer gains and losses that can occur from a price stabilization scheme in a same market. An international buffer stock model integrated in a trade flow model of commodity exports of the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is used to simulate two representative products: coffee, where instability in the world market has originated mainly from changes in supply, and copper, where the major source of world market disturbances have been demand shif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lobal generalizations as to the net benefits or costs of price stabilization are erroneous at the producer country level in supply or supply/demand dominated instability, a condition that typifies many primary commodity markets.  相似文献   

16.
那声润  康星华 《学术交流》2006,(11):140-142
传统的社会保障主要出于人道主义或社会安定的考虑,而现代的社会保障尽管也有人道主义或安定的成分,但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经济手段。其作用在于:可以减少生产过剩,增加有效需求,使供需平衡,抑制经济危机的频发,从而使社会生产或生活能够正常或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李大方 《学术交流》2001,(1):133-136
文化商品是指文化产品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精神产品的文化娱乐服务的总和.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它具有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性,文化商品的三个特殊性是指文化商品消费的永恒性、文化商品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文化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必然要同时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必然要表现经济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理论可以证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并不是无限的。受制于家庭分工的约束,供给曲线呈特殊的阶梯形态:随劳动供给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不断提高,且幅度不断扩大。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反应是非连续的:只有当工资上升到新的保留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才会增加;否则,工资上涨并不能带来供给增长。与这种特殊的供给形态相对应,工资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农业收入转向工业劳动需求。内蒙、甘肃两省1,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证明了上述判断。当劳动需求扩张时,由于工资的微调不能带动供给的微调,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难以出清。这提醒我们,当前农民工工资上涨与用工短缺并存现象很可能源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并不必然意味着剩余劳动力枯竭,不能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商品消费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Sheth(1991)提出的五种消费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份消费价值观量表,以北京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对应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在奥运会商品市场上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价值构成,以及消费价值构成和由此聚类产生的消费组群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给出了由分析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