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玉捷 《科学发展》2013,(12):103-108
特大型城市面临着城区创新和人口发展的双重挑战。城区创新发展与原有人口基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矛盾。而人口因素是人口基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等3个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只有将人口与经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梳理城区创新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将人口发展寓于城区产业升级、旧城改造当中,才能有效地推动城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段,"以业控人"为主导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也有可能背道而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适时转换人口调控思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现居住地人口配套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3.
杨卡 《城市观察》2021,(1):80-91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通过各种举措疏解核心区的人口和产业.为了剖析疏散政策的发展脉络、工具偏好和时空趋势,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借助ROST-CM软件,对北京市及各区县与疏散密切相关的政策73份、共计119万字文件进行文本分析,重点探索疏散政策的工具偏好,以及政策框架、对象和工具的时空变迁.研究指出:北京市的政策调控由单纯的人口迁移政策转向以产业和功能带动人口的模式;在政策工具选择上,涉及人口、产业、空间和设施疏解的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种类丰富多样,而需求型政策工具种类相对较少;政策文本中高频关键词的阶段性更替也表明政府各个阶段的政策关注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厚莲 《城市观察》2017,(6):93-101
从产城融合的提出与内涵出发,依据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种状态类型判断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表现为滞后城镇化特征。通过梳理和总结深圳坪山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和四川天府新区三个新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做法,研究认为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要把握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以新区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提升人口在新区居留意愿和获得感;强化交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促使具有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园区转型为集现代高端产业、居住商业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实现新区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交通优化机制及其规划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同时,城市形态、结构和功能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间的人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等规模大且日益频繁。因此,迫切需要高质量、高速度和多层次的交通出行方式连结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了解和研究城乡结合部交通发展机制,有机疏散城市交通压力,保证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7.
世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防范研究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高风险社会时期,各种社会风险活动将会更加频繁,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世界一些特大城市,由于人口的复杂化和规模的巨型化,往往成为社会风险的重灾区。世界特大城市在防范社会风险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并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保障,列入了国家的防御制度之一,这对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中国在加强特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昊天  谭春晓 《城市》2010,(11):43-47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天津城市快速发展,新建筑、新街区竞相涌现,并在滨海地区建立起了全新的城市。目前天津面临的各类城市问题,如外来的新城市人口、旧街区整治等均与以巴黎为代表的西方特大城市有可类比之处。  相似文献   

9.
刘名瑞  黄鼎曦 《城市》2011,(8):13-18
进入21世纪以来,开拓新区、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特大城市普遍采取的空间发展战略。新区建设可以疏解旧城的人口和基础设施压力,防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发展,培养新的产业增长极,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那么在十多年来的跨越式空间拓展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如何重新确定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定位,提升传统中心区的人居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承载力是个伪命题 记者:谈到人口调控,首先会讨论的问题就是城市承载力,它与人口之间有怎样的必然关系?李铁:到底有没有承载力,我觉得在目前来看这是一个伪命题。对北京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承载力,到现在北京实际人口远远超过承载力的标准,这些人在北京活得很好。北京各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宋迎昌 《城市》2014,(8):9-14
正一、特大城市治理具有特殊性特大城市治理不同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治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治理,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应对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挑战。人口过度膨胀是特大城市的基本特征,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住房需求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运行压  相似文献   

12.
许尔君 《城市》2011,(2):9-13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爆发,许多国际机构、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相继开展了不同尺度区域承载力的研究,既包括对土地、水、矿产等单一要素承载力的评价,又包括对资源复合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区域系统承载力的评估。当前,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为6.22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6.6%;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拥堵、房价、上学难、就医难等社会问题在京、沪、穗等特大城市陆续出现,关于城市承载力问题的讨论逐渐扩展到政府和百姓层面。近日,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社科院签署协议,共建首经贸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破解"城市病"。  相似文献   

14.
城郊卫星型新市镇重点突出生态宜居功能,注重与中心城区或新城的产业协同、交通衔接;片区中心型新市镇重点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新市镇;门户型新市镇重点发挥门户优势,加强跨界合作,推动与相邻城镇在产业分工、要素流通、设施共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打造长三角区域的节点城镇;特色型新市镇重点根据自身不同资源禀赋特色,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赵培红 《城市》2012,(9):24-28
"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高速推进,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与之相伴,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承载力研究显得重要而迫切。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的回顾国内外学者围绕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演进、城市承载力及其分要素内涵、评价方法、城市群承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们进行城市承载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特大城市跨世纪发展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特大城市的特征 特大城市作为现代工业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工业和商业集中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先进、科技人才集中、实验设备先进,是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聚集地。特大城市商业发达,服务业完善,利于商品的比较和流通;信息灵通,金融业发达,资金周转快;特大城市大多是其所在地域或所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另外,特大城市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已经和信息化、工业化、农业化统称为"四化",这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城镇化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可利用土地的不断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确保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分析我国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状,总结出城镇化对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土地承载力适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阎金明 《城市》2003,(5):21-23
一、国际大都市带的产生和发展 大都市带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提出,主要是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群,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其实质是由一组不同等级城市所形成的相互串连、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大都市带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聚集效应等因素导致的产业、资源与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高度发达是大都市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左正  聂小桃  胡锋  李浩强 《城市观察》2011,12(2):158-166,185
本文分析了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栽力的相互关系,提出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区内已有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低,而对经济资源的倚重渐大,并与自然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特大城市因其规模和经济实力,比一般城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栽力。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还未达到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应承担的水平.上海中心城区可借鉴东京都23区的做法,成为承载全球城市四大功能的核心区域,进一步实现产业及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集聚质量的提升;郊区新城要加快吸引人口流入的步伐,实现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能力升级,逐步成为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