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晓萍 《城市》2008,(7):35-38
一、萧山城市新区城市化进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规模由1981年的4.34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底的51.36平方公里。城市形态结构由原先以老城为中心的单中心结构扩展为由老城区、城市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以及闻堰、新塘、  相似文献   

2.
王伟成 《城市》2008,(12):26-28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两大主要推动力。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细胞核,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乌尔诞生开始,城市就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重要的发展动力,城市竞争力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贵阳作为西部内陆山区的省会城市,地处大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的“三不沿”(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地区之一,尽管受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对于贵阳这个资金短缺的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而言,金阳新区的建成和发展对于贵阳意义重大。金阳新区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和城市竞争力的双优,不仅有利于老城区扩容,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生态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贵阳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有助于贵阳接轨重庆、融入成渝经济圈,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成黔中经济带的稳定繁荣,是加快贵阳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建章 《城市》2014,(8):31-33
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和21个城市化地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据此,河北省城镇化战略格局需着眼于全国和全省两个层次。在全国层次上,要紧紧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一方面,要理性看待京、津与河北的"中心—外围"地位及关系,充分利用京津城市功能由集聚为主向以扩散为主阶段转变,迫切需要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淄博北站作为济青高铁沿线的重要高铁站点,是连接全国高铁线路网的重要枢纽,是实现淄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更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对促进淄博城市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济青高铁淄博北站的修建扩大了中心城区范围,增加了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促进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北部新区圈层空间格局的形成,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张可 《城市》2010,(9):30-3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该报告采用科学的综合权重指标,从中国2009年近300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中得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相似文献   

7.
《城市》2009,(4):79-79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香港在多个竞争力排行中榜均名列榜首.力压北京和上海.继续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榜单上排名首位。  相似文献   

8.
王雅莉  卢成再 《城市》2013,(9):10-14
一、引言随着市场及其联系性的扩展,现代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扩展了城区、郊区,促进了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各地都因广大的城市化区域的存在而繁荣兴旺。特别是近些年来,距中心城市较远的欠发达地区,因城市间贸易兴起而引致的城市化区域扩展,逐渐被融入到城市化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局面。然而,在我国,由  相似文献   

9.
王晓芳  苑焕乔 《城市》2009,(9):33-35
一、北京生态涵养区的现状及作用 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并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4类区域。其中,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  相似文献   

10.
林昆勇  谢鹏飞 《城市》2013,(9):15-20
"十二五"是南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水平的新时期。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符合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宁五象新区现代化新城建设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  相似文献   

11.
杨夫军  初红霞  刘婕 《城市》2012,(6):77-79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第三产业最为聚集、城市特色与风貌集中表现的多功能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各地不同类型的城市正在谋划或者建设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引发的可达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心城区"一主两副"的空间布局,具体指小白楼地区—解放南路地区—尖山八大里地区主中心、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和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百年,是汽车工业与城市化浪潮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扩张、居住的城郊化带来巨大的汽车需求,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汽车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交通模式,也使城郊得以更自由地拓展。当前,上海城市中心区域呈现倍增扩大趋势,城市化地区迅速向郊区展开。在这些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部分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进入了汽车私人消费阶段,这正是汽车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进步相结合的表现。基于此,2004年8月,上海市嘉定区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了首届“嘉定汽车论坛”,围绕“汽车与城市化”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汽车与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雷郎才 《城市》2011,(7):30-31
正如“城市化并非一个城市的城市化”一样,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亦不能自说自话。广州应当顺应世界浩浩荡荡的城市群建设发展大势,携领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并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城市群发展彼此借势、互推互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桂喜民  申有顺  赵海军 《城市》2007,(12):26-29
中心一边缘理论认为:中心是发达的.边缘是落后的.边缘依附于中心.处于不利地位。但笔者认为:中心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边缘也有其优势。位于几个经济中心之间的边缘城市也可以成功崛起.成为半边缘城市.并产生次级经济增长中心。笔者在对晋冀鲁豫接壤区的13个城市的研究中发现.邯郸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第四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将广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广州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机遇。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总结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伟大意义,然后结合广州发展实际,对广州未来发展定位和城市功能作具体解析,最后抽炼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的五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龙江  张昱  王燕 《城市观察》2014,(1):188-192
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  相似文献   

17.
环球视角     
2002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312002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简称《洛桑报告》)评价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9个,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31位,比2001年提高了2位;按照该报告的原有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算法对2002年各国的相应数据重新测算,中国2002年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为25位。何谓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2002年纳入该报告评价范围的国家和地区包括29个…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空间质量导向下城市新区建设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在客观上需要更大的城市空间载体和更高规格的顶层设计,才能合理解决城市人口居住,引导城市转型,拉动区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因而在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导向下有为地推进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建设,对缓解城市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亳州新区为案例,在全面认知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战略定位和结构布局,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形象与设计,以提升亳州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引导该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对北京市16个区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按照 《北京市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 划分的城市功能分区,对各功能区内的区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北京市各区实力相差悬殊,不仅体现在市区与郊区的差异,在市区内还呈现出朝阳区和海淀区占绝对优势,而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明显落后的局面,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内的各区实力相差比较大,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内各区的实力相差不大的结论,并对功能区内的城市如何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微丘地形在我国江西、湖南等中部地区普遍存在,这类地区通常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目前,中部地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外拓加速,在建成区以外的丘陵地形上建设新区成为中部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热点。从中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实践来看,照搬平原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方式成为目前较普遍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特色消失、道路建设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