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停车设施需求与供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  滕夙宏  孙勇 《城市》2003,(6):30-32
“车辆有行必有停”是交通运行的基本规律。要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最大潜能,就必须从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同时入手,使其协调发展。停车需求与供应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停车设施布局、规模和制定停车管理制度的前提工作。一、影响城市停车需求的因素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停车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城市停车需求是土地开发强度、使用性质、机动车保有量、停放成本、车辆出行水平以及交通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前两项是诱导停车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的总体利用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通常难…  相似文献   

2.
交通稽查人员上路执法本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然而记者3月10日下午3时40分却在山东省武城县遭遇令人不解的一幕:在德商路与山东318省道交汇的十字路口处,一辆交通稽查687号桑塔纳执法车停在路口的西南角,机动车号牌用空白挡板遮挡着,一辆大客车正在接受处罚。当记者在不远处停车时,一名稽查人员走上前要求检查车辆养路费,记者遂要求其出示工作证,对方借故去执法车上取,这时戏剧性地一幕发生了:这名交通稽查人员快速地钻到稽查车里,随后车辆飞一般开走,急速行驶中连车左后门都没来得及关上。  相似文献   

3.
徐尔康 《城市》2011,(9):85-88
一、天津机动车停车现状、发展趋势及建立停车诱导系统的意义(一)天津机动车停车现状、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伴随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静态交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商业综合体开发体量较大,功能业态复合,不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可能造成出入口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停车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设计。该文提出了出入口流量均衡、停车场分区、交通渠化三个交通组织优化原则,从而提出总平面交通组织、停车库分区设计、停车库交通流线设计、动静态交通数字化管理四个方面的交通组织优化总体策略与具体思路及方法。并建立了总平面交通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商办项目中,提高了项目停车场运营的服务水平,也为同类项目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松江区静态交通规划为基础,分析新城停车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停车需求预测的改进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需求进行停车预测,并结合上海市政策发展提出新城在打造独立节点城市的过程中停车发展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奉贤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内的路网、公共交通、停车、货运及慢性交通规划研究,对商务区内的建设提出比较系统的交通专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梁燕君 《城市》2007,(11):38-41
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静态交通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从天津市目前情况看,近几年机动车尤其是私人轿车的数量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配套停车场的建设较为滞后,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导致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困难,已成为制约天津市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于2021年5月6日新增内环地面道路的外牌限行政策,该文基于交通状态指数数据和停车流水数据,多维度地分析外牌限行对地面道路拥堵和机动车类型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外牌限行对拥堵的缓解程度和时效是有限的。同时在外牌限行政策的作用下,车辆类型结构发生变化,新能源汽车比重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据估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亿辆,这些车辆将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随着汽车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特区等城市经验表明,对土地开发比较成熟、道路交通矛盾突出的地区实行停车需求管理是缓减停车及交通矛盾的有效手段。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强化动静结合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噪声的特征、危害性和交通车辆噪声,包括汽车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轮胎 噪声和喇叭噪声等。此外,还介绍了防噪声路面。  相似文献   

11.
朱鲤 《交通与港航》2009,23(2):37-40
综述城郊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乡村旅游交通相关研究背帚等方面,并对城郊乡村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规划思路以及解决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发展为研究背景,结合某城市乡村旅游的交通规划实践,构筑城乡互动的都市旅游交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系统由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组成。要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从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使其协调发展,才能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最大潜能。 一、我国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现状 为了加强对全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指导,1988年公安部、建设部曾联合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车辆管控政策主要以定性分析为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大数据越来越丰富,基于交通大数据可以定量化分析车辆管控政策.针对各种类型的车辆提出相应的车辆管控措施,形成车辆管控政策体系;进一步以卡口车牌大数据为基础,提出全过程定量化辅助车辆管控政策制定的方法,包括在政策实施前发现及分析问题、政策制定中辅助及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4.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发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发布,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的主要技术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公关世界》2010,(9):84-85
风灾面前彰显为民之责 目前,河北行唐县遭受罕见暴风袭击,瞬间风力达到十级以上,行唐县境内国省干线沿途部分路树被连根拔起,交通严重受阻,滞留车辆数百台。灾情就是命令,行唐县公路路政管理站启动紧急预案,顶着狂风暴雨在漆黑的夜色里抢修,经过三个多小时奋战,于次日凌晨清障完毕,确保了公路的畅通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型活动举办期间,为保障场馆周边交通系统正常运行,应对观众大客流交通出行需求,对观众车辆、步行、公交出行进行引导,通过分圈层、分方式、分时段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各类交通设施功能,保障观众安全、高效、有序进出场馆。  相似文献   

17.
刘幸坤 《城市》2010,(9):70-72
一、引言 面对各大中城市日益增加的汽车及越来越堵的交通,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终于认识到在加大对动态交通的改造与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静态交通的管理,要给“无家可归”的汽车一个栖身之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观察、访谈等实践基础上,自编问卷并进行抽样调查,初步了解了市民出行意愿及其对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堵车问题等方面的态度及建议,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交通建设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绿色是绿色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元素,绿色在街区绿道中体现为城市绿化带,它是城市生活和城市绿化的重要因素。绿色交通、绿道的方式有很多类似属性,整合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转移方便。提出绿色自行车车道,自行车和行人共享园林路,传统公共绿色以及集成绿色四种融合共存的模型,解决了车辆的行驶问题和车辆转移问题,便捷了人们出游,解决了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庞玉萍 《城市》2012,(5):73-75
一、前言 交通拥挤是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都经历过严重的交通拥挤,经过长期的治理,现已有所缓解.进入21世纪,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现象逐步显现并日趋加重,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已下降到17千米/小时以下,部分市中心路段仅有5千米/小时.为治理交通拥挤,各城市不断出台新的措施,如北京2005年确立了公交优先发展的方针,并重点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之后实行车号限行、提高停车收费、摇号购车等政策,但收效不大.据调查,80%的出行者没有感觉到拥挤有所缓解.那么,为什么我国城市的交通拥挤难以治理,甚至越来越严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