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道》是《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第一篇。本篇在阐述文道关系时,还论及道、圣、经的关系,为《征圣》《宗经》张本。所以,探讨刘勰“原道”说的实质和“原道,征圣,宗经”三者关系,必须从本篇入手。  相似文献   

2.
方块汉字,能作列不写別字的人恐怕寥寥。我们常常不免布这样的经验:本来应该用那个字,临时笔误,写成了这个字,例如要写“筹划”,结果写成“筹画”,或者为了图省简,故意将鸡蛋的“蛋”字写  相似文献   

3.
读了罗澍伟同志的大作《关于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性质和评价》(载《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很受启发。同时,也有几点不同意见,特提出商榷。 一、“改良主义”是否“改良”的“两面性”之一 罗文认为,“改良具有两面性,而改良主义则以对抗革命为目的,是‘改良’的保守、反动方面,或向保守、反动方向的发展。”这是笔者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的普遍性是有其逻辑依据和人类认识根源的.辩证法作为哲学法则也是不会过时的.虽然实践哲学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不能用它来取代全部的哲学或把哲学消解掉.  相似文献   

5.
把人口问题纳入经济理论的范围加以研究,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和做法,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俞金顺同志《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又觉话未讲尽,且看法亦有不同.本文也拟从这个角度,着重就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与其他经济规律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诸同志.  相似文献   

6.
有关悖论的实质,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悖论是逻辑矛盾。作者客观地考察了哲学上的二律背反和科学史上的几个著名悖论,认为悖论是一种辩证矛盾。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分析了把悖论当作逻辑矛盾的错误根源,论述了正确认识悖论实质所具有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也谈集体主义——与郭永军同志商榷赵英兰郭永军同志在《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集体主义再认识》一文,对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集体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再认识。文章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得出了三个结论:(1)传统的“集体利益大于个人...  相似文献   

8.
<正> 讲汉字总得讲点儿六书,似乎自来如此。不是人们安于守旧,实在是因为六书有一定科学性,拿来讲汉字、学汉字能收实效的缘故。俞敏同志作《六书献疑》(见《中国语文》七九年第一期,下称《献疑》),列举六书种种缺陷,贬六书于可废之列。这是值得讨论的。我们想,六书之说能成为中国文字学的根基,并非偶然;成为学习汉字、研习古汉语的工具,也非偶然;自许慎阐述六书后,围绕许说注家蜂起,聚讼纷纭屡见于史,更非偶然。当然,《献疑》中指出的六书的某些缺陷也是实际存在的,这要实事求是。本文就六书的一些问题略陈芻见,就教于俞敏同志及读者。关于六书,前人说过的话真可谓多矣,我们要说的又无创见,只可称之“话余”而已。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的神话》一文批评问题的实质是文学消费本质问题。即中国文学市场分化趋势加快,初步形成文学分层消费和分众传播格局,传统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将被各种类型化的文学科目取代,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文学消费转型过程。郭敬明们具有先天禀赋比较优势和消费市场环境外部推力,是参与文学市场分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国文学体制精英如需重建广大读者信心和塑造崭新市场局面,当务之急并不在于迫切表达形而上的现象批判,而在于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重建中华历史文豪的豁达气度。  相似文献   

10.
《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刊登了蔡长青同志的文章:《德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吗?》(以下简称蔡文),作者认为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这种观点,当然不是始自蔡文,多年来一些小册子、教科书也是这样提的。近年来有的同志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而蔡文是在有人提出质疑之后仍然坚持这种观点的。然而,我认为蔡文所坚持的这种流行已久的观点确实值得再探讨,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根本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运用问题。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既不是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这已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  相似文献   

11.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发表的温靖邦同志的文章《关于自然美的本质属性》,批评了瓯群同志在《论“比、兴”与自然类》(《文学评论丛刊》第一辑)一文中所持的论点,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本质属性的见解.美的本质是一个十分难于回答的复杂问题.瓯群同志从艺术对自然美的反映(人对自然美的认识)的角度,探讨了自然美的本质特征.温靖邦同志从自然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角度,否定了瓯群的主张.这种不同见解的交锋,对于促进美学问题的探讨,提高美学研究的水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风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它,探讨它,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都是极为必要的。李国涛同志于本刊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论艺术风格》一文,对这个问题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论述,谈了一些有益的见解,读了后颇受启发。但对他把艺术风格主要归之于艺术表现形式的看法,我是不敢苟同的。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李国涛同志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3.
西汉究竟有没有生产麻纸?这是古代造纸史上举世瞩目的头等大事。最近潘吉星同志在他的《中国造纸技术史稿》(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稿》)的巨著中,肯定了西汉麻纸的存在。但是我们在阅读分析以后,对潘同志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为了着重科学的考古实践,彻底弄清事实真相起见,对几个主要关键问题,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正于潘吉星同志。  相似文献   

14.
张卫和同学的文章《也谈南北宗》(开封师院学报1979年4期),读后颇受启发。但是张文关于南北宗论的基本观点,却是我所不能同意的。这里发表自己的粗浅看法,以请教於张卫和同学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京商学院学报》1987年第一期刊登了肖学志同志的“预测不应成为统计学的组成部分”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否定预测与统计学的本质联系,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一些看法与之商榷。 (一) 预测是依据过去的事实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趋势及状况所做的推断。预测是一种普遍现象,预测又是多种多样的。但使预测成为一门较系统的学问的是统计预测。统计预测有如下特点:第一,统计预测是方法论预测,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统计资料,对事物未来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6.
读了《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吴牟人同志的《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吴文”),觉得与该文关于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形式逻辑研究的指导思想、形式逻辑的作用以及推理的真实性诸问题的看法难以苟同。在此,我愿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吴牟人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鲍照是我国南朝时期有成就并对后世有影响的诗人。对于他的家世和作品,古代文学研究者早有所探讨和评价。《文学评论》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的张志岳同志的《鲍照及其诗新探》(以下简称张文)一文,提出了新的看法,有些颇有见地,有些笔者还不能苟同。现就对鲍照诗作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评价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与张同志商榷。张文把鲍照的诗按内容分为“有关怀才不遇的”、“有关边塞的”和“有关人民疾苦  相似文献   

18.
《雷雨》是曹禺同志当年震动文坛的成名之作,也是几十年来历演不衰的名篇。繁漪是剧中的主角,是作家最着力刻划的一个人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作家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所创造的繁漪是一个历史的、性格极为复杂的人物,因此,剧作自首次演出直至六十年代,对她都有过  相似文献   

19.
自《马氏文通》起,汉语语法研究就有“削足适履”的毛病;汉英语法比较研究看来更容易犯这种毛病:不但削汉语之足以适英语之履,还往往削英语之足以适汉语之履。这在任学良同志的《汉英比较语法》(以下简称《汉英》,引文只标页码)一书中表现尤为突出。王力教授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指出:“对于某一族语的文法研究,不难在把另一族语相比较以证明其相同之点,而难在就本族语里寻求其与世界诸族语相异之点。”(着重号原有)蔡文萦同志也说:“对比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两种语言的异同,特别是相异之处。”(着  相似文献   

20.
近读叶伯泉同志《从鲁迅的创作经验谈谈形象思维问题》一文(《齐齐哈尔师院学报》80年第一期),笔者有不同看法愿意发表,以就教于叶伯泉及其他同志。 结论是值得研究的 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从人类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任何人随意杜撰出来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取消和改变的。但事实存在是一回事,理论承认它又是一回事。因此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坚持形象思维和否定形象思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