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2.
3.
4.
从ACG视频分享网站诞生的“弹幕”技术,由于其营造的独特的临场感和言论自由的氛围现已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网上视频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过对弹幕在医药广告学课堂教学中的形式和效果的实证研究,认为影响弹幕使用感受最主要的因素是趣味性和互动性,对课堂弹幕使用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促进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学习自主性和促进学习思考。据此提出弹幕辅助课堂教学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课堂弹幕使用时机,在课堂使用弹幕时发挥教师“教练员”的作用及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弹幕教学环节。预测弹幕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备形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弹幕技术迅速发展的现状,借助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追溯弹幕技术发展历程,评述弹幕技术发展现状,认为其发展存在即时互动、内容多元、观影社交化等比较优势,同时亦存在内容低俗化、评论碎片化、审丑化等倾向。为促进弹幕技术的健康发展,提出强化监管、加强版权保护、创新盈利模式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的弹幕首先出现在小众范围的传播环境中。弹幕现象的出现,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印证了网络世界群体狂欢行为的一种形式和可能。通过弹幕这种新型的视频观看形式,观看者对视频内容的共鸣体验得以实现。作为亚文化的弹幕由于具有典型的超时空的交互性、碎片化、反艺术、群体狂欢等特点,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进入主流文化的领域已逐渐成为现实。但弹幕在从小众到大众的发展道路上引发的争议不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不可忽视。弹幕发言的自由并不等于恣意和无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行为,同样需要他律和自律。  相似文献   

7.
近10年弹幕网站日益发展壮大,成为诸多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地。弹幕作为一种亚文化的技术呈现,为受众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与解构话语权威的路径。但以弹幕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意义建构的作用,新媒体对文化意义的建构还有待于受众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弹幕语言是基于弹幕视频产生的一种新媒体语言.由于弹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施受双方的互动关系,因此与其他新媒体语言相比,弹幕语言的即时性、互动性更强,使用不规范现象也更明显,但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动力不足.本文基于大量的观察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弹幕语言的语用特征、使用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9.
视频弹幕的出现拓宽了影视研究的固有语境,针对综艺节目《朗读者》建立弹幕情感分析模型,汇总计算各弹幕文本情感值,依据节目出场人物划分研究段落,绘制主客观弹幕百分比堆积图、时间-弹幕情感强度折线图等图表,对《朗读者》受众行为分析提供了更具内在性的思路。“高潮点”是节目中人物引起观众情绪波动之处,该时间段落所呈现的内容往往能够吸引观众或引发情感共鸣。这些打动观众的事件以一定规律编排在节目中,大致形成四种组合模式。其中,“不平凡人+平凡事”还原了名人平实面貌,“平凡人+不平凡事”成就了观众的英雄渴望,这些均是《朗读者》获得赞赏、赢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派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推行一元的文化起源说和极端传播理论.史密斯作为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核心是"埃及中心说",并把这种极端传播理论推到了极致.他从学术思想来说上承里弗斯下启佩里,在传播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密斯的学说虽然略显晦涩并被许多学者批评,但其独特的理论和方式是值得后世学者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韧性理论,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技术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分析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存在的盲点。提出应加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应急通信保障组织建设,健全应急通信保障运行机制,构建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立健全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使通信系统及相关管理保障工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具备更强的抵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开创风险治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理论强调在教材中体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调整个语言教学应围绕交际过程展开,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工作情景,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他们能身临其境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中,马克思基于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分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形成了具有深刻理论内涵的普遍交往观。这种普遍交往观,对于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语习得具有社会文化性。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概念,结合语言的社会文化性特点,提出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指导二语习得,开展英语口语交际的活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援引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相关原理,考察当下愈演愈烈的"网络狂欢"现象。网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杰出成果,为人性的彰显与解放提供了平台。但同时,它又作为一种异化力量,使人沉湎于对娱乐的过度依恋而无力自拔。坚定的扬弃立场终将为网络文化、为人性带来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巴黎圣母院》的狂欢节中,雨果描写了五花八门的、多层次的民间游戏:卡西姆多参加的“怪笑比赛”和“广场游行”,形式粗俗、怪诞;爱斯梅拉达的“广场卖艺”和“山羊识字戏法”, 充满幻想和象征;克罗德的密室炼金术却弥漫着神秘阴森之气。这些游戏成为人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和内涵,造就了人物各异的特性、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义,由此形成了卡西姆多、爱斯梅拉达及克罗德人物形象的“三重结构”。这正是雨果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狂欢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工的产业升级理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促进人们需求的增长,从而扩展市场;而扩展的市场又会进一步深化分工。市场与分工交互促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果说户籍是一堵高度正在降低的墙,那么高房价便是另一堵逐渐加高的墙隔开中国了城市与农村,阻碍了人力资本的流动,限制了市场规模,使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之中。城市化水平低、第三产业需求量小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源。要通过促进分工深化和市场广化的对策促进产业的梯度升级。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及其学说是多面而开放的,在世界范围内,巴赫金研究已经呈现出“有多少个研究者,就有多少个巴赫金”的复杂现象。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巴赫金,20多年来,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研究方面,鲜有人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巴赫金及其学说。文章试图发现对话与传播的契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巴赫金对交际模式的解构与重构,从中发现巴赫金与传播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现对话理论令人惊异的前瞻性。在对话中传播,在传播中对话,正是我们对传播的期许。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从中世纪民间狂欢节入手抽象出具有对话性、双重性和超越性的“狂欢式”生活的特征,并进一步在文学分析中提 炼出“狂欢化”的概念。根据他的狂欢理论,游戏的儿童具有狂欢的品格,儿童游戏精神的缺失导源于人类狂欢精神的陨落。 狂欢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对话性的亲昵应当是师幼关系的应然状态;狂欢的超越性为理解儿童的“反常”行为提供了新视 角;狂欢主体的沉浸式参与启发了教师主体精神的回血路径;“狂欢式”生活的“生活游戏化”本质有助于我们理解“课程游戏 化”和“游戏课程化”两者的包容和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