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城市史研究》创刊于1989年,是国内城市史研究兴起后第一本专业刊物,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城市史研究学术刊物,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原为年刊,2012年中国城市史研究会成立后,成为该会会刊,扩展为半年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已经出版32辑。  相似文献   

2.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前身为天津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研究人员26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7名。设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3个研究室及民间宗教研究中心。历史所建所30余年来,重在研究天津地方史,曾多次承担国家和市级课题。目前承担了三项(?)补学科空白的国家“七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近代天津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有关天津地方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出版的专著为数寥寥。近二三年来局面大有改观,陆续出版了《天津史话》、《天津现代革命运动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天津工人运动纪事》、《天津港史》、《天津租界》、《天津近代史》等书,各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地方史研究的领域。此外,还出版了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学运、妇运、工运等方面的资料书。但人们更期待着能有一部亘贯古今的天津通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几位同志编写的《天津简史》,缉缀有年,三易其稿,于最近出版,这实在是件十分可喜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史以载道,学以致用。天津史研究已经从科研队伍、学科资料、学术成果等方面为"天津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作为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和知名城市的天津也具备了建立"天津学"的条件,适时地开展"天津学"的研究,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未来的指引和蕴势,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起到鉴史资治、明史辅政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城市研究:一个朝气蓬勃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城市史,特别是近代城市研究领域。有志于城市史研究的不仅限于青年学者,很多成果卓著的老一辈专家也异口同声地表示:近代城市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五、六年以前,城市史还只是人们在学术会议上呼吁的题目,多数人认为城市史只是地方史的一个分支。随着国家社科“七五”规划把上海、重庆、武汉、天津近代城市研究列入国家重点课题,城市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有成百篇城市史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徐绪典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尤长于义和团运动史和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研究。徐先生生于1916年,河北天津人。自幼生活在北京,喜爱英语、数学和文史,先后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理科班和文科班、燕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是位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才思敏捷、英文和文史成绩俱佳的优等生。1940年7月,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学士学位,同时取得美国纽约大学文学学士文凭。同年9月,到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担任馆员,饱览了大量的文献档案,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45年起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国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天津京都大学、齐鲁大学任教,主讲过中国语文、英文、西洋史、先秦史、隋唐史、目录学和中国近代史等课程。1951年9月调山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和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山东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山东大学九三学社主委、中国圆明园学术研究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杨生茂,字畅如,1917年9月26日生于河北涿鹿。193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1941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后入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1947年9月开始任教于南开大学,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代主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副主任、美国史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世界史组成员等。1995年退休。杨生茂教授是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美国外交史研究的一代宗师。他治学谨严,思想深邃,成就卓著,享誉海内外,为中国世界史学科特别是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刊特刊登几位学者的怀念文章。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滨海的边远地区,位于齐、燕、赵三国疆域变动的交错地带,利用考古和文献资料搞清它的沿革,是天津地方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任务,同时对研究齐燕赵三国发展史也会有所补益。 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天津城市史及华北区域史研究中,天津城市与周边地区集市(镇)关系研究尚属薄弱环节。作者以城乡经济关系为视角,通过对天津城市与周边集市(镇)间商品交流、工农业分工及人口迁移等初步考察,揭示了大城市兴起对区域市场整合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埠前天津城市化过程及内贸型商业市场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是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是居于世界第十五位的港埠型大城市。从1846年至1949年的103年间,天津人口增长了8倍,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2倍,真可谓罕见的大爆发。然而,开埠以前的天津城市化进程的起点,为什么首先从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汊河口开始?其间经过了怎样的胚胎酝酿、积累与飞跃?其城市化达到了什么程度?给上述问题以科学的答案,无疑是我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很多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材料的发现、整理不可分离.对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和整理,其本身不仅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容,而且运用这些新材料进行各领域的史学研究也是新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阅宋美云积多年之勤奋钻研而撰写的专著《近代天津商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0 0 2年 8月出版 ,以下简称《商会》) ,对我国商会史研究的发展感慨颇多。 2 0世纪 80年代初笔者大学毕业后考取研究生 ,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研读中国近现代史 ,并参与整理编辑苏州商会档案。当时因完全不了解近代商会的情况而急欲参阅相关论著 ,但颇费周折也只查阅到为数极少的几篇涉及商会的论文 ,可见商会研究在此之前并未受到史学界重视。令人可喜的是 ,在那之后的 2 0年里 ,商会史很快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领域 ,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3.
评介《近代天津对外贸易》杨大辛姚洪卓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津外贸史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广集博采,终于完成了20余万字的《近代天津对外贸易》,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首先使我惊异的是,作者占有了那么丰富的史料与数据,这就为自己的论述奠定了一个比较扎实...  相似文献   

14.
隋唐 《社会科学论坛》2006,(11):156-156
2006年9月,“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50余位史学界和医学界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国内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的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领域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了许多有关东北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东北边疆史和中国通史的内容。王慎荣、赵鸣歧两位同志所著《东夏史》已在1990年10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对东夏地方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论讨会”最近在成都召开。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昆明、成都、广州等城市从事地方史、近代史和城市史研究的有关专家和学者60余人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和《近代重庆城市史》课题组主办的这次讨论会。会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上海、重庆、天津、武汉四个课题组代表介绍了各自科研进展情况,交流了阶段成果和研究心得。与会代表着重就近代城市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论坛》2007,(3):159-159
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和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拟于2007年5月24—28日在天津举办“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Early American Historyin Global Perspective: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届时将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早期史专家以及国内的相关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八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这八期是:17、45、48、49、53、55、56、65号。17号的出版日期是1919年8月7日,65号的出版日期是同年10月12日。这八期《会报》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天津学生运动和周恩来的早期革命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这19件档案资料,选自馆藏天津商会档案,从中可以窥见辛亥革命运动期间天 津的一些情况。现在原文照录,并按现代行文程式刊出,供史学工作者研究辛亥革 命史和天津地方史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直隶商会与乡村小农经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中国商会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上海、苏州、天津等大城市商会,而对中小城市尤其是乡村集镇基层商会鲜有涉及。本文试图以直隶商会为个案,透视在直隶乡村小农经济变迁中,直隶商会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