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受政府的行政性管制,资源产品价格相比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偏低,客观上导致了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对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波及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测算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PPI和CPI的影响.不必过分担忧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应抓住机遇,加快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性产品定价不合理导致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也带来很多消极的社会后果。在分析资源性产品价值构成的基础上,提出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来形成反映资源价值和稀缺程度的价格,明晰资源性产品的产权归属,有效分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改革现行税制,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越南四个国家资源税费制度的主要特色,归纳四国在税费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得出几点有益经验:资源税费立法层次高;征税范围广;税率灵活变动;税负重且优惠政策多。  相似文献   

4.
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核心而构建的物权制度,在规则设计、规则执行、规则解释的所有环节中,充分强调物尽其用之理念,这符合物乃财产权客体之需要,但土地等自然资源不是一种普通的财产而是一种蕴含自然性、承载生态型的资源性财产,其资源属性决定对其利用不能无节制和忽视其环保性、可持续性、生态性利用的理念。因此,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对现行《物权法》物的利用理念予以矫正,赋予经济性利用和生态性利用相结合的新型双重利用理念,真正地让环保理念通过法律融入到人与物关系中,实现绿色物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资源的有限与紧缺,资源配置问题历来是经济分析关注与探讨的主题,对资源配置问题的考察也是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在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资源制约。  相似文献   

6.
一定意义上,和谐就是一种理性的秩序。但并非所有的秩序都必然体现和谐,对于“多元与宽容”为基本结构要素的现代和谐社会来说,“柔性秩序”比“刚性秩序”更富有价值基础。站在制度供给形态的立场看,能深刻蕴涵现代和谐理念乃至实现“柔性秩序”的惟有法治最具符合性,然而,由于法治本体特征所生的“法律真空”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某些社会领域的“无政府”秩序混乱。因此,和谐秩序的塑造与形成,必须对法治本身无法克制的固有局限予以资源性矫正。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增长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企业的集约型生产,推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内涵式发展,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的发生机制,认为居民消费模式影响和制约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居民消费增长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建立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依据其特点.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经实例评价显示,评价指标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易获得,评价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
资源共生 产业互补——资源性城市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 ,资源性城市在结构调整中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 ,传统的以资源深加工为主的结构调整成效不大。本文认为 ,资源性城市应从本地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资源的共生性特点 ,发展互补性产业 ,探寻一条新的结构调整之路。新的结构调整方式不仅提高了结构调整的成效 ,还提高了原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是一种“双赢”性的结构调整 ,为此国家要对这类城市的结构调整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价格政策可以对某项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试验,说明不同政策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在对某水库部门进行划分,建立投入产出表的同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水库中一个或多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余部门产品价格影响程度的政策模拟,从而反映出水库各部门间产品价格变动的连锁反应,最后为水库部门产品价格改革提出合理性建议,为改善水库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益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立场,民生的状况影响和左右着民众对执政党的基本评价。现代意义上的民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的范畴,人们的民生诉求更多地转向精神领域、政治领域、生态领域等,从而也更多地关注自身和所处社会整体的文化权利、政治权利、生态权利的保障与实现。民生作为切身利益所在,是执政党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现实依据,是民众社会主流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是有关人民生活、生存方面也有一些矛盾凸显出来,如贫富差距的拉大、就业困难、受教育不公平、看病难等诸多问题。归根到底,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提出的命题。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所以,以财政投入的角度研究民生思想,总结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根本出发点;实践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而成为自由人是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我国民生问题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解决民生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解决民生问题要注重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形成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与公民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对民生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的基本内涵、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民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现代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寻求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进行回溯和总结,由此感受到民生思想是以民为本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5.
梳理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的主要路向,存在"来源论"、"需要论"、"权利论"等几个基本维度,深度透析和把握这几个维度的内在理论逻辑,对推进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从加强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改革经济体制推进民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动民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民生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这对于总结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报道量、报道方式、编排形式等因素所导致的电视民生新闻中负面报道失当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往往会误导受众和新闻报料人,产生负面报道通胀效应并破坏收视情绪。媒介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负面报道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在前期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拉开档次评价法和逐层序关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2006-2012年的民生工程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用时序几何平均算子(TOWGA)进行了二次加权得到综合评价的总排名,最后对各地区的排序变化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注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方面,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情和社情,着力解决我国实际存在的民生问题。深入系统地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对于当前民生问题的处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