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存在着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体验观、行为主义和范畴观。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的符号特征,包括物理特性、指示性和心理性,能够以此为原则指导诗歌翻译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观、意义观和符号观三个角度考察了皮尔士符号学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出二者都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而和康德哲学比较接近,二者都认为意义的基础是人类身体经验中的共性,二者对符号的分类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二者之间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符号·艺术符号·文学符号胡家祥一符号学是现当代勃兴的一个新学科。英国哲学家、美学家比尔兹利写道:“从广义上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这一学科的创始人在欧洲是语言学家索绪尔,在美国则是哲学家皮尔士。尽管目前...  相似文献   

4.
单从逻辑角度探讨推理,可能只注意到其中涉及的命题之间的思维规律;单从对符号性质的界定来看,似乎这只是简单的现象分类.假如把逻辑和符号放在一起进行互动研究,便可发现逻辑的运行是在不同认知层次上进行的.从符号语义结构的视角来探讨逻辑的运行,又可以发现符号语义结构本身的若干规律,表现出认知层次的差异,比如演绎逻辑是第二认知层次向第一认知层次的思维运行,归纳逻辑是第一认知层次向第二认知层次的运行,等等.这样做可以对古典皮尔斯的符号三分说有更好的认识,在分析上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这是纯逻辑学和纯符号学之间跨学科研究的双赢现象.通过简明扼要地分析传统逻辑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并在认知高度对相应的逻辑现象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符号语义结构和性质的再定位,审视形式逻辑和自然逻辑推导这种动态符号学观,还有益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区分传统逻辑和语用逻辑,以便在原有逻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语用推理的细度研究.  相似文献   

5.
今天,符号和符号学方法已经在自然科学、美学、文化人类学和文艺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作为反思科学的哲学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理论视角转向符号的研究。肖峰同志所著《从哲学看符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致力于这类探索所取得的一项成果。考虑到目前国内关于符号的系统的哲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该书的理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家已经从多个维度来研究言语幽默,其中幽默的内在认知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尝试在经典的乖讹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符号学思想和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一个认知符号工作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呈现言语幽默解读时的认知心理活动。在言语幽默解读过程中解读者对关键概念的能指产生两个截然相反的所指,这两个所指相互映射并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当且仅当他认识到两个所指间的反差时。合成空间生成层创结构,幽默效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正逐步进入其他学科领域。同时,有价值的符号学讨论也已不局限于最初所确立的符号学领域中。对于视觉传达这一学科来讲,研究符号与其指代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视觉符号本身的抽象程度对信息传达、意义表述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更为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拟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探讨颜色概念的形成及颜色的符号化过程,并分析颜色词汇系统的生成及延伸。颜色是视觉神经系统对客体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在统一的社会约定下,把色彩感知印象抽象为颜色概念,一个颜色概念表示一个颜色域,是对无限可分的光谱范畴化的结果。颜色符号可分为表示颜色概念的颜色符号和具有抽象意义或指示功能的实物颜色符号。颜色词汇符号通过隐喻化等认知机制延伸出更高层次的意指系统。  相似文献   

9.
从符号学理论出发,提出品牌是一种传播符号的观点。立足于符号三角尝试建立由产品/服务、名称/标志、企业表达/顾客认知三要素构成的品牌符号三角,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品牌符号的构建和推广。首先,必须要在重视产品本身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起品牌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符号和产品的表征关系、符号和意义的意指关系;其次,重视产品命名,利用产品的名称和标志,使产品符号化,完成符号认知和沟通的编码和解码环节;最后,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塑造品牌,赋予品牌更多的精神内涵,增加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帮助其建立起独特、强烈的品牌联想,完成品牌的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图像符号(icon)、指索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是皮尔斯众多符号分类体系中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一种。其中,指索符号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得到符号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因果邻近关系是指索符号的表征依据;指索符号分为自然指索符号和人工指索符号;指索符号的认知方式是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