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规则悖论的阐释和反思,表明语言规则是一种实践,具有社会文化性和动态开放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提倡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并且突出教学内容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规则悖论是维特根斯坦构建的一个由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私人语言、生活形式等一系列论题组成的意义理论体系,它阐明了在语言游戏中规则遵从是动态开放的实践行为,其意义由日常语言的规则所限定并实现.语义的确定和不确定性源于对日常语言规则的遵从和违反.模糊语义研究的语境转向不仅提供了理解规则悖论的新视角,为模糊语义学提供了语用-语义的研究方法,同时消解了模糊语义的逻辑研究所面临的诸多诘难.  相似文献   

3.
规则悖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第二百零一条,主要讨论规则和行动的关系问题.SSK以布鲁尔为代表对规则悖论进行了怀疑式的解读,认为社会约定和利益决定了规则和行动的一致性;而后SSK以林奇为代表对规则悖论进行了反怀疑论的解读,认为规则内在于实践.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展示了后SSK与SSK理论之间的分歧.通过分析,规则内在于实践才是对维特根斯坦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4.
语义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都和语言符号的重指有关系。重指是不同层阶语言之间的循环指称。避免重指需要在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之间进行无限分层,但语言的单位和规则是有限的,元语言的层阶不允许是无限的,否则会造成无限的单位和规则。元语言的层阶划分必须有限,这是一种协调原则,这样就必然产生循环指称或重指。重指是元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种性质,是悖论和形式系统不完全性得以存在的语言学条件。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复杂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因为重指的存在使高层面的演绎推理活动存在不一致性或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5.
真之紧缩论者可以提供一种解决说谎者悖论的方法。与贝尔的基于紧缩论的"无意义策略"不同,紧缩论的方法并不需要诉诸某种非紧缩论的意义理论去说明说谎者语句的无意义性。借助DT-原则或真谓词的可消去性特征,紧缩论的方法足以阻止说谎者悖论的产生。尽管紧缩论本身无法解决"划界问题",即无法完全确定说谎者语句是否是真正的真之载体,但由于紧缩论的方法保留了经典逻辑作为其基底逻辑,而经典逻辑的二值语义学很自然地排除了有真值但无意义的语句导致的假的T-语句,这也使得紧缩论的方法较之其他解悖方法而言是一种更为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民众政策遵从行为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并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近年来,多数牧民采取一种“有限遵从”行为,以此回应草原禁牧休牧的政策要求。“有限遵从”行为,实际上是牧民在禁牧休牧政策空间内的一种有限度的行为博弈,它反映了政策逻辑和行动者逻辑之间的冲突。为此,从“有限遵从”到“完全遵从”,关键是立足政策目标要求和目标群体利益偏好,进一步优化公共政策,提升目标群体的政策遵从度。  相似文献   

7.
解决悖论的可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特设的理论路线,一种是面向事物自身的非特设路线,但特设理论路线困难重重,而非特设路线的理论前景光明。由此,进一步可以对罗素的三个悖论进行真实意义上的解决,将这三个所谓悖论排除在可能的逻辑矛盾之外,从而将其从悖论的行列中去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修辞学形式,即它的节奏性、简单性和隐喻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维特根斯坦采用这种修辞学形式的意图以及这种修辞学形式与其思想的关系,即:通过为《逻辑哲学论》铸就独特的修辞学形式,维特根斯坦赋予这部著作以艺术作品的特质,从而拉开其哲学命题与自然科学命题的距离,并由此使自己摆脱思想的悖论;不论是对《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还是在其中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他遵循的都是简单性原则,并使之成为真理的标准和哲学思考的要求;不仅如此,他还通过《逻辑哲学论》的形式结构隐喻性地彰显其宗教情怀或对不可说者的敬畏.  相似文献   

9.
信念伦理是否可能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如何解答信念义务悖论。已有的解答方式有五种:直接意志论者的解答方式是否定信念非自主性论题;非意志论者否定了意志控制论题,这既可为否定信念伦理提供基础,也可为其他解答方式预留空间;间接意志论者认为信念伦理无须预设直接的意志控制;相容论者认为信念伦理无需任何形式的意志控制;否定的意志论者致力于揭示信念获得与信念消除之间的非对称性,此观点可以在预设某种意志控制的框架内为信念伦理提供有限的空间。反思这些不同的解答方式可知,直接意志论是错误的,间接意志论足以保证信念伦理的正当性,它不但可以兼容非意志论的观点和相容论的正确前提,亦可吸纳否定的意志论之正确洞见。  相似文献   

10.
洛克批判天赋论的前提及内在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对天赋知识论进行了异常有力的批判.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批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克对天赋知识本身的分析和否定上,而这个批判的前提与内在矛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界关注的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它在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洛克的批判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心中清楚分明的观念都为心灵所知觉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存在又不存在于心中.它们是巴克莱和休谟推进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它们也导致了英国经验主义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11.
对2016年提出的意外考试悖论的“自证”诊断及相应解决方案的明显漏洞,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让最终的方法可应用于预言悖论的其他变种,以显示它是一个普遍的解决方案.其他的方法都被证明必须沿着这条路径进行,这包括索伦森的条件句盲点策略以及威廉姆森的KK-否定策略.  相似文献   

12.
确证悖论的构造过程表明,它本质上是关于信念(假说)合理接受的认识论悖论;对其解悖史的系统考察可揭示各类代表性方案均明显依赖某些认识论因素。在充分挖掘确证悖论之认识论意蕴基础上,可通过修改主流方案所默认的逻辑上的确证等值条件,在认识论上消解确证悖论,并对这一消解给予有力辩护。  相似文献   

13.
可知性悖论是指,从反实在论接受的前提——可知性原则 KP 出发,能推出反实在论不能接受的结论——全知原则 OMN.该悖论对反实在论提出严峻的挑战.可知性悖论产生于Fitch-系统 FS,其解决方案是通过弱化 KP 为 RKP,建立推不出 OMN 的系统 RKP.  相似文献   

14.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次协调逻辑解悖方案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悖论观,二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重大差异:(1)对悖论中所包含的矛盾认识不同;(2)解悖思路不同;(3)对悖论产生根源问题认识不同;(4)解悖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期望理论为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规范理论,然而"交换悖论"对之提出质疑.从经济学的效用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金钱数不等于效用值,由于决策主体的效用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交换悖论"误将效用等同于金钱数了,因此交换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悖论.这样,"交换悖论"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6.
Fitch-悖论从可知性原则和非全知的观点出发,导出结论每个真理事实上被知道,该结论对反实在论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以T.Williamson为代表的反实在论者采用直觉主义逻辑,并根据双重否定消去规则失效的原理,成功地避免了该结论的出现。然而,直觉主义逻辑的解决方案并非无懈可击,它面临着不同的责难。反实在论者如果把研究重点转向Fitch-悖论的实质——模态算子◇的消失,或许对完善其直觉主义逻辑解决方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要合理解决悖论,首先要区别思想中三种不同的逻辑否定词:同指否定词并非();异指否定词非(′);兼指否定词不只是()。其次,要区分思想中四种不同矛盾命题:逻辑矛盾命题;辩证矛盾命题;怪论矛盾命题;悖论矛盾命题。它们具有辩证矛盾命题的语义内容,却具有逻辑矛盾命题的语法表达形式。再次,要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悖论的标准。罗素指出的解决悖论的三个必要条件,可作为令人满意解决悖论的共同标准。近百年来解决悖论诸种方案可分为(1)特设性排除悖论方案;(2)特设性容纳悖论方案;(3)非特设性扬弃悖论方案三大类。按罗素提出的三个标准,解决悖论方案(1)和(2)是不能令人满意的,(3)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行政制度变革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悖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制度变革的深入,其初期所具备的帕累托改进特性正在逐渐消失,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在缺乏有效外部制约的背景下,利益非中性的政府推动行政制度变革的动为也在弱化,变革悖论使得制度转型面临着低效锁定的风险。破解悖论的唯一途径在于培育公民社会,形成一种对分散的个体需求进行集结和表达的有效机制,通过确保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和制衡将会使良性制度变革成为不可逆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