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者广泛关注并争论不休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论断,是《中国小说史略》汉唐部分的总命题,承载着鲁迅以“演进”为核心的古代小说发展观和他在汉唐小说文体、内容、艺术等方面的“选择”与“定性”原则。“论断”强调的不是唐人才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小说,而是唐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写人”的、重视艺术和审美的文学性小说,进而揭示唐人小说在古代小说史中的重要位置和意义。研究者在理解和讨论这一“论断”时,应当注意其时代学术研究的局限,也应予以学术史层面的“了解之同情”。  相似文献   

2.
在"犹他民族然"的先验认识及"现在一班研究文学史者"的普遍选择的双重作用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吸纳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等观点,以神话与传说作为古代小说的源头。但盐谷温的观点并不能有效描述神话与传说向"小说"演进的过程,为此鲁迅将古代小说起源分为"小说"的起源与"小说书"的起源试图予以理清。而囿于中西小说观的不同及文献资料的匮乏,其讨论时往往将古代小说的起源置换成来源,有观念先行、论证不足之嫌。"小说"与"小说书"思想的杂糅,导致《史略》建构以"小说书"为主体的小说史时对古体小说与白话通俗小说各自演进及互相影响等情形的论述,缺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宋元"说话"与"话本"小说的讨论即其显例。还原神话与传说如何成为《史略》探究小说起源的认识过程,对客观理解《史略》乃至中国小说史的编纂,推动小说史研究的深入,均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小说是指真实的琐碎事件,现代小说则是指虚构的完整故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 中把符合前者标准的笔记和符合后者标准的传奇、话本兼收并蓄,犯了体例驳杂的错误。鲁迅之所以这样 做,与他倔强的个性有关,更与他对我国传统笔记的偏爱有关。因为鲁迅的巨大影响,此后众多的研究者 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直照搬《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由此造成小说观的混乱,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第一块基石",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中国小说史略》的题名中,"小说史"何以言"略",是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小说史"之"略",既与作者撰写全书的体例、结构有关,也与作者的叙述策略及学术理念、立场有关。就《中国小说史略》而言,"略"至少包含三层信息:其一,"略"是作者教学的实际需要;其二,"略"是作者撰史的表述策略;其三,"略"是史家对史料和史实的精要提炼。在小说被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体现了文学史家的高超眼光,为后代学者撰述中国古代小说史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份代表性成果。该书为中国古典小说正名添价,是第一部中国小说史。它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很大。但同时具反讽意味的是,这种巨大影响又束缚了鲁迅之后的中国小说史家。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客观地思考鲁迅成就的一体两面。《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与缺陷俱在,这些连同它们的意义,将在此一并给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是一部严肃认真的学术批判的好书,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它高屋建瓴,评判得当;广征博引,论述详尽;有破有立,见解新颖,同样可以作为高校中文系教科书。与《中国小说史略》对读,更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相似文献   

7.
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论,自有他的机遇和贡献;然而,他对张爱玲的过分溢美甚至吹捧,特别是他对《秧歌》、《赤地之恋》等"反共反华"坏作品的廉价吹捧,已经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夏先生对张爱玲所做的,正是"捧杀"——这大概是夏先生始料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肖佩华 《东方论坛》2012,6(6):77-81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一个非常显著的审美特征是“野”,它不像精英文学、主流文学那般“正统”、“文雅”,“含蓄”,它直朴、奔放,非常放得开,行得远,可谓无拘无柬、来去自由。这种“野味”,既表现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方面,也体现在作品的语言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偏见"历来是其遭受褒贬的焦点所在.一方面,该书浸润在西方新批评理论中的文本解读呈现出很多与众不同的论断,一度因为其理论立场与政治倾向等问题颇受国内批评家的指摘.另一方面,褒奖者又认为它是现代文学的拓荒巨著,"重写文学史运动"的始作俑者.时至今日,从编撰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以艺术审美和道德批评为标准的所谓"偏见"恰恰体现了一种充满独特个性的文学鉴赏能力,夏志清对其"偏见"的坚持表现出充分的学术自信,使得该书获得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继承了古典主义一脉的创作范式,但"古典"并不能概括其全部美学追求,其对文学"形式"的执着追求形成了其小说一个最鲜明的特质。悲剧快感、贵族趣味、语言嗜好三个特征是曹文轩作为古典主义者将其"形式"嗜好投射到小说创作中的明证。但某些情况下由于曹文轩对"形式"过分追求,导致其作品相较于前辈的京派大师显现出不自信的气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学家末松谦澄的《中国古文学略史》,尽管以"文学史"为名,但以现代学术标准来看,其实更像一部文化史。文学之外的历史、哲学、法制等等,构成了该书的主体内容。"文学史"何以被写成了"文化史"?在谱系学的视野下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幕末明治时期日本汉学传统的演变、实证主义史学逐渐摆脱汉学的制约、"文学"概念依然偏重"知识"等方面,构成了其基本成因。  相似文献   

13.
春天刚刚完成使命走向夏季的腹地…… 当我接到一部很特别的,并且命名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集,的确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这赤日炎炎似流火的时节。说它很特别,是因为这部诗集不仅出自一位讲授古典文学的大学教授之手,而且是以近百首唐代诗歌为母本,采用“写意”的方式创作的一集现代新古典诗歌,旨在让读者、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经典,让传统经典以一种更鲜活灵动的形式走进当代社会。这一切无不给了我一种诱惑、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小说便有“散”的一脉存在,“散文化小说”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描述其状貌,廓清其特征,认为,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是抒情的小说,非戏剧性小说,抒情性与结构的非戏剧性就是其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茅盾、吴组缃、沙丁、艾芜等人是其代表作家。 “社会剖析派”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统一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主题具有时代性和重大性,结构布 局宏大繁复,注重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社会剖析派”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文章将结合“社会刹析派”具体作家作品和相关史料对其艺术成就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证《隋唐志传》与《唐书志传》成书年代的先后 ,可以确认《隋唐志传》“罗氏原本”的存在 ,从而为《隋唐志传》“书成远在正德之际”说提供有力的证据。《隋唐志传》在正式刊刻之前的正德、嘉靖年间 ,曾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这类“抄本小说”的存在 ,说明明代前期并非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期” ,明代前期实际上是长篇小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它为明代中后期长篇小说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被归入陈彦长篇小说舞台三部曲的《装台》《主角》《喜剧》均有着可以明确辨识的独特的观念和审美表达方式。以对叙事虚构作品所开显之小天地的精心营构表达作者对更为宏阔的人间世态人情物理的洞见,为其核心特征。而其笔法,又近乎中国古典奇书文体之二元补衬和多项周旋的基本特点。本文尝试以寓意小说指称陈彦舞台三部曲的上述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之于当代文学赓续中国古典传统开出小说艺术新境界的意义。寓意小说不仅包含着融通古今中西多元传统和多种审美经验的解释学效力,亦属中国古典传统现代转换的尝试性路径之一种,有着值得深入辨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巍博士的《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先秦以来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专著。该书突破以往文体、时代的局限,辑佚搜珍,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演变历程。在整理有关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基础上,此书对武侠小说的接受心理、美学风格、叙事主题、人物塑造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富于创见。当然,该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武侠小说与其他文体作品的关系、古典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的继承等问题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过程往往具有依傍历史而又不乏虚构的独特性。小说成书后伴随着文本的深度传播,某些虚构的人物、故事被民间传说,诗文笔记甚至地理方志被等同于历史真实而流传、引用和著录,从而导致小说向历史的靠拢。本文在全面考察世代累积型小说的基础上,对小说历史化的三种形态进行了阐释,并从文学传播与传统审美文化心理等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20.
论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营养资源的汲取是20世纪"中学西渐"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命题,因为,它为西方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这两种异质文学相互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误读"现象,尤其表现在意象派诗人翻译和改写中国古典诗歌上.对这种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和挖掘,可透视"本土"文学在对"他者"文学的接受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以及"本土"文学自身丰富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