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在无机化学中增加了“化学热力学初步”一章,旨在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平衡”等内容。因此在学习“化学平衡”这部分内容时,宜力求深入浅出地引进化学热力学的一些初步知识,并加以适当应用,以期使这部分内容深化。而现行无机化学教材中,在讨论浓度、压力等条件与化学平衡关系时,大多是通过实例的计算,而引出一般的结论。这种讨论方法,在中学化学课本中由已学习过,它虽然简单、具体,但缺乏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目前中学数学教材中增写了一元微积分学的章节,这与大学一年级“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是无机化学课的教师,近两年又兼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育人”,我着意了解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年级的学生,刚从中学跨入大学的校门,由于生活条件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一书的实验二十四,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中配位平衡和介质的酸碱性实验中,有如下一段实验内容: “在试管中注入1ml0.5 M FeCl_3溶液,再逐滴滴入4 M NH_4F至溶液呈无色”。这一实验的原理应是:  相似文献   

5.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的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几何学习的起始内容。这部分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由原先直观的“初步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深化到“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如何设计猜想与验证的数学活动、概括长方形与正方形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是该节课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在长时期担任大学一年级的《高等数学》课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一年级学生的教书育人工作是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一年级大学生面临“三个转变”大学一年级是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适应阶段。一年级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艰苦学习和国家的统一招生考试,升入大学,成了同龄人中百分之三的佼佼者、家庭的宠儿、社会的骄子。他们听到的是一片颂扬和赞誉,看到的是新奇的高等学府,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级要“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要求“写一篇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而高中二年级则规定应“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要求“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用之于读写”。显然,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初中一、二年级  相似文献   

8.
<正> 我校化学科原来使用无机化学编写组编写的《无机化学》。从一九八一年秋期开始改用北师大等三校编写的《无机化学》。这本书与其它同类教材相比,具有一定的特色。她内容丰富,比较适合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部比较好的《无机化学》。下面谈谈我们对这本书的看法。一、适应当今无机化学发展的趋向七十年代以来,无机化学从基本定律的定性叙述,发展到定量或半定量计算;应用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化学知识来阐述无机化学的问题,这是当今无机化学发展的趋势。该书把握着了这个发展趋向,增加了热力学的内容,加深了结构化学知识,对元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此,人们的认识日益一致。 对于刚刚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有人戏称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佩戴大学校徽的中学生”,这不无道理。他们刚从中学跨进大学校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目前中学教学与大学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还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大学一年级,尤其是第一学期的学生实际上处于一种从中学生向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华应龙老师撰写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以一个反思的实践者的姿态,对自己所教小学二年级“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经历,做了系统反思。案例无论在反思内容还是反思形式上都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有志于教学反思的老师,常会被这样两个问题困扰: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对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华老师的案例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分别作了注释,对《大学》还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大学》、《中庸》的注释基本上是朱熹写的,较少引用别人的话,因此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诸家说法较多,称为“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相似文献   

12.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对绪言的教学,有两种常见的做法:一是直入法,即直接讲授无机化学正深内容,不再占用时间讲绪言,其理由是学生在中学已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勿需再进行新的“动员”。二是渐进法,即先不直接讲授无机化学正课内容,而占用一些时间,讲几节绪言课,使学生热爱化学专业,巩固专业思想,激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热情。笔者赞同后一种做法,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通过绪言课,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及其发展概况,增强学习化学的自豪感。首先讲明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截止目前已发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一、英语专业二年级教能训练的必要性 一些毕业生常说:“大学生活还未熟悉,一年级就过去了;三年级又忙于实习和毕业分配,真正学点东西还是在二年级,”二年级承上启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已打好一定基础,教育知识专业思想已初露锋芒,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训练学生的初步教能,达到培养合格初中英语教师这一目标。 所谓教能,我们指的是初中英语教师必备的主要教学能力,即基本的英语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大凡比较全面描写语法事实,比较全面论述语法单位的著述,都或详或略地描写论述了复句。就体例看,这些著述可分两类。一类不设专章节,把复句内容糅合进有关部分去描写论述。《口语文法》是廖庶谦依据自己对语法发生发展阶段的理解写成的。在他看来,不同类型的复句产生于不同阶段,“复句”必然不能自成章节。此外,还有一些著述由于作者认识上的原因,也把复句分散开来讲,如邹炽昌的《国语文法响导》。另一类(多数)设专章节描写论述。就描写论述的内容看,这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教学要使“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这就明确规定了必须具有阅读和写作一般议论文的能力。并且对初三年级的读写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 根据这个要求,语文教材相应地编选了一些议论文:一、二年级每册一个单元,共八篇,二年级十二篇,共计二十篇。文言文中也有议论文八篇。此外有《记叙·说明·议论》、《论点和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等四篇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短文。 任务是明确的,教材也文质兼美,基本适合教学。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相似文献   

16.
观察蚂蚁     
《蚂蚁》是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王国》中的第一课。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学习。对科学课不了解,尚处在懵懵之中,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科学课的学习。但是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感知,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归纳,对他们进行科学习惯的养成和初步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第七天》结构上存在一些纰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七个板块之间内容不“平等”,显现了拼凑的痕迹;2.“堆砌”、“拼贴”新闻故事,导致章节之间的凌乱;3.部分内容刻意强调,导致一些句子或段落的重复、啰嗦.可以说,小说从句段到章节再到板块,都存在独立性或关联性欠缺的问题.这些结构纰漏不仅影响了作品思想表达的深度,也影响了作品艺术成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茶经》章节的翻译谈典籍英译中的意形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意”、“形”具佳的中国茶文化典籍的代表作。《茶经》目录的章节标题言简意赅地挑明了《茶经》各章节的主题内容,成为展现原文形式美与信息丰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的首项表面效度。本文尝试从《茶经》章节标题的翻译着手,探讨如何在译文中整合《茶经》原文本的形与意,在传达原文本的指称意义的同时全方位传达原文本的言内和语用的意义,以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将《茶经》这本负载着丰饶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介绍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名词的单复数问题是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常按照课本的安排,按部就班,一一讲解由单数变成复数的种种规则,然后再举一些变化不规则的例外名词.在初级阶段要求不高,能了解英语名词单复数的基本概念及变化规则即可.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便不可避免地遇到“名词的复数形式当定语是否可接受”?“什么情况下可用名词复数当定语?”等等问题.即使是在较高的学习阶段,如大学一、二年级,没有搞清“名词复数定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学生,也并非绝无仅有.拿“师范学院”这一普通名称的英译来说,到底是译成“teacher college”,“teacher’s college”,“teachers’college”,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娇,二年级挑,三年级找不着。四年级跳。”这句话点出了如今一些大学生面对学业、生活、人生目标等的迷茫与困惑。与大学时光的美好相比,我们看到的是今年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愈发严峻。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避免初来乍到的“不适应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