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花鸟画是中国画传统画科之一,以花、鸟、虫等植物和动物为描绘对象,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在岩壁、陶器上记录下他们对于自然万物的观察和理解。经过长期发展,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臻于成熟,与人物画、山水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绘学体系。工笔花鸟画精巧细致,追求写实;写意花鸟画粗放潇洒,注重神韵,虽然技法不同,但都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无论艺术表现还是创作意境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诗人以美为艺术追求,以流云为心灵的形象表现,通过清丽的物象使诗歌意境明晰可观,这是诗人在《流云》诗里的表现技巧。物象与意境结合,使人从物象之中自然洞察到诗歌意境的绝妙,美贯穿着整个物象意境,给人以奇高的艺术境界享受。  相似文献   

3.
工笔重彩画并非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画风。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画风,写意风格是一种以神似胜过形似、大而化之、讲求整体意境的绘画理念。而工笔重彩绘画从传统风格向现代风格的走向也反映了几代画家在意向意境营造和创造上的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追求幽静之美是王维山水诗最鲜明、最突出的审美爱好。我们读王维中晚年的作品,可以感受到诗中的静美意境,诗中不仅给我们展现了一组组鲜明可见的自然风景的画面,还在于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多侧面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清闲雅静、真实可感的具体环境。  相似文献   

5.
戴望舒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代表作《雨巷》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新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既追求古代诗歌的意境,又借鉴现代诗的象征艺术,在抒情上含蓄蕴藉,无论是诗情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透着一种迷惘幽深的美。从古至今,若即若离的朦胧美是中国文学的永恒追求。《雨巷》一诗,在隐晦、有暗示性的象征手法下,给予读者丰富的审美感受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教学,是我国职业绘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无数的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其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表现意识形成,创作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积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析中国山水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宋代院体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写实性特征在宋代院体绘画中表现突出,除了工整精细的写实性特征,文人画与意境的融入使宋院体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宋院体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8.
画家多从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表象过程,而地域色彩、民族特性显著的东西最能刺激美术家的神经。画家偏爱自己熟悉的自然、文化土壤,挑选最能表达自己艺术理想的载体。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绘画流派是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如海派,岭南画派等,各个画派是时代  相似文献   

9.
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美不倦地追求"的品质。小说中处处体现出诗性的美,自然纯粹的美,然而在这美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更多忧伤的,残酷的美。本文从分析他的小说作品入手,挖掘出沈从文小说世界的悲剧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石涛的绘画艺术融合了儒家的进取精神和道家的自由精神,倡导画家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受,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艺术意境。其作品奇肆豪放、不同时流,面貌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骨法用笔"中的"骨法"和"用笔"进行陈述,通过分析"骨法用笔"在中国画笔墨和线条中的艺术表现,以期提高画家对"骨法用笔"的认知,推动绘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油画,这一西方画种传入中国期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在中国,油画更多成为成人关注的对象,儿童绘画中却很少涉及,这门高雅的艺术尚未在小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其实,很多艺术大师都追求其作品能拥有儿童般的天真,如保罗?克利、胡安?米罗的作品充满童趣,有着儿童一样的纯真意境。小学油画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自身的优越条件相结合,自由的彰显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学、逻辑都引入了模糊的概念,绘画、音乐所创设的模糊意境更给人带来无尽的艺术思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对某些文学语言的模糊认知和理解,这不是某一明确的概念或清晰的认  相似文献   

14.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文心雕龙·神思篇》云:窥意象而远近。花鸟画画家借助于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去捕捉花卉虫鱼的生动形象来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达到写神、写性、写心、写意的境界。《易·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含义,介绍了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阐明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现代景观设计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法国当代著名画家苏拉热的绘画回顾展,许多中国研究法国文化的专家、学者,首都高校学习法国语言文学的学生,在京工作的外国使馆人员等都兴致勃勃地前往观看了这一展览。大多数中国观众已习惯于欣赏各种写实画法和形象表达方法,初次见到这位法国“抽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脸上不由得露出一片惊讶。的确,苏拉热的作品大都以单色调为主,配上一些粗细不均、图案不明的线条,令许多中国观众如坠万里烟云,满腹疑团。要欣赏这位法国画家独特艺术,无疑对他的经历和绘画原则应有所了解,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他。19…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产生诗词意境的基础。温庭筠在对意象的选择性运用中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意境,表达主人公的情意和感受真实贴切,词作所选意象色彩斑斓、浓艳绮靡,构成了以思妇为中心的意象群和自然山水意象群,两大意象群的组接始终贯穿思妇之情,虚实相生,兼长并美。  相似文献   

18.
关于美术专业素描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素描写生作为模仿自然的再现体转变为对绘画本身形成方式的追求,把模仿世界的意识转变为创造世界的意象,不仅是绘画发展的方向,更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目前的素描写生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今的花鸟画,它经过前人花鸟画的不断努力探索与积累,在取材上、笔墨上、意境上及神形上等方面都获得了更为丰富而完善的艺术经验,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可以说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历代花鸟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领悟其中的心得、创造出全新的花鸟画表现形式,加之运用新的花鸟绘画技法,从而传达出了新的花鸟意境与神韵。  相似文献   

20.
弗朗西斯·培根被称为存在主义艺术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色彩,以饱满的激情与真实的感受营造画面,他极具深度的绘画给观者带来视觉冲击与思考。文章从有与无的艺术辩证角度分析培根的绘画,探讨画家真实的绘画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