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1994~2013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VAR模型对国内旅游消费与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析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冲击及影响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短期内45~64岁城镇人口比重对旅游消费影响显著,而从长期趋势看,65岁及以上城镇人口比重对旅游消费影响更显著,说明随着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拉低旅游消费,反而显著促进旅游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2.
"退休-消费之谜"是指居民退休后降低消费支出的现象。本文利用中国城市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分析退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OLS和IV模型都表明我国"退休-消费之谜"的存在性,退休导致了我国城市居民食物消费下降,家庭生产作用并不能解释食物消费的下降;机关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退休政策的"双轨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机关单位人员退休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而企业人员退休却显著降低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的省域数据,从四个截面考察人口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与健康状况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人口流动通过直接与间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外流与老龄化均不同程度刺激、助长了农村居民消费。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适度发展老年产业、规范和鼓励农村人口流动为现时期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2001~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研究还发现,消费习惯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许静  郭杰 《西北人口》2007,28(1):111-115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两个重大问题。老龄化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战略。因此,如何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使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辨正关系着手,结合我国老龄化发展状况,运用2000年最新“回填”数据对未来人口发展进行百年预测,以此为依据分析老龄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和变量,有效地解决了消费函数中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分析问题。引入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函数得到检验通过,可以用于对中国总体消费规律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积极老龄化与中国:观点与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社英  刘建义  马箭 《南方人口》2010,25(4):35-44,58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积极老龄化的提出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将在回顾积极老龄化国际发展历程的背景下,在理清我国老龄化政策实践与变迁脉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分别对我国的年龄化问题进行描述与阐释,展现我国老龄化的现实图景,并以问题为导向,探寻我国的积极老龄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人口历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7%,但这一社会结构历史性转变的背后却存在城镇化水平虚高的问题。如果将城镇人口总数扣除被迫城镇化且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以及未享受市民待遇的流动人口,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1.6%。同时,城镇人口过半以后也面临诸多挑战:整个社会没有建立起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价值体系;对于城镇的作用以及应该怎样发展城市缺乏清醒认识;城市管理对城镇化发展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城市常住居民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任重而道远。因此,应对城镇化挑战,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城市化的作用和实质,遵循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积极探索建设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 ,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过程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在老龄化背景下建设知识经济 ,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口的老龄化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只有尽快提高全体国民的受教育水平 ,才能消除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北京市积极老龄化的背景、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及内容 ;重点论述了北京市近几年来在积极老龄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与产生的效益 ;最后提出了今后老龄化过程中所采用的积极老龄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使用城镇住户调查的个体数据,检验了不同单位体制下福利和社会保障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消费受家庭收入和户主教育程度影响的同时,福利保障和社会保障对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中、低消费水平的家庭中,对消费水平较高的家庭而言,保障状况对其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收入和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存在着相互削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日益高于城市,这是否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本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只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会长期持续。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因素发生改变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的城乡倒置状况将发生转变,即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最终将超过农村。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rural population has an increasingly higher proportion of elderly than the cities;it has been widely cited 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This paper compared China with o~her countries and reveal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higher elderly proportion in rural population than the urban is universal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finding shows that the urban-rural inversion of population ageing will not last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arge-scale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will approach to the end;the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 will eventually exceed that in the rural.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transition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ageing will experience four phases.  相似文献   

14.
天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采取年限折算法,实现城保和居保相互转换,率先打破了城乡养老保险的分割状态,有利于维护城乡之间流动人口的权益。但是,该衔接政策将导致道德风险,并产生新的不公平。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衔接不仅应减少或避免便携性损失,也应防止可能的投机套利行为,平衡各利益主体的相关利益。当前,导致流动人口在养老保险关系转续时便携性损失的原因在于制度障碍,政策优化的可选方案是改革缴费年限规定,实行累计缴费年限+分别计算待遇+累计养老保险权益的待遇衔接政策。但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最终的目标应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成都、义乌两地抽样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情感接纳程度>行为接纳程度>认知接纳程度.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和主观阶层地位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差异性不大.回归模型表明,政治面貌、主观阶层地位、社会关系网络、政策认知认同、对两类子女素质差异的评价以及认知来源是影响城市居民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among urban Chinese consumers and their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ree major cities—Beijing, Shanghai and Tianjin—utilising data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survey conducted in 2005.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se consumers’ age distribution, education level, household composition, birth and death rates, income, expenditure patterns and consumer durable ownership rates.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two most affluent cities in China, exhibited the highest consumer durable ownership rates and the highest cost of living. While previous research has frequently segmented China in terms of a rural versus urban dichotomy or by geographic reg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urban Chinese do not constitute a homogeneous market. Further, it is suggested that both geographic region and income, which vari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are sound bases for segmenting this important market.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对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总量增长对专业供给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城镇就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专业供给结构不同的变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性失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就业矛盾的缓解,有待于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和高校内部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在能够保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更加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进行度量,找出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城市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