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约束机制——社会性别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朱秀杰 《南方人口》2005,20(1):18-24
本文构建了"嵌入式"研究框架,以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特征为出发点,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隐含的深层约束机制及作用途径,认为个人素质差异属于条件性因素,直接约束了女性流动的选择,而宏观层面的传统社会性别规范通过家庭和劳动力市场中观层面发挥影响,是约束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约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了流动对农村已婚妇女性别观念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农村已婚妇女的性别观念向现代型转变,而且不同类型的流动对性别观念的转变影响程度不同.单独流动的妇女观念最为现代,夫妻双方一起流动的妇女相对传统.人口流动对农村已婚妇女性别观念转变的促进作用以家庭经济地位关系为基础,不仅受到经济收入的绝对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夫妻间相对经济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人口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批中国西南地区的农村女性青年远嫁到东部较富裕的地区。这不仅打破了迁出地、迁入地的性别比平衡,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初步探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及其回流对农田生态建设的影响,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新形势下我国农田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和强大的经济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农民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变迁。社会流动机制的转变必然导致经济、社会诸多变量的变动,而经济和社会变量的变化又影响着生育行为。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社会流动机制的变迁对农村生育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平等是实现人口与发展的有效途径,相关政府部门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对于推进人口与生殖健康领域的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对30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厅项目管理者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项目管理者能够正视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的影响,从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分析人口与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对于推进性别平等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反映出:一部分项目管理者对中国的性别平等发展形势缺乏了解,对现实生活中两性不平等的权责关系缺乏辨析,对女性参与项目决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这容易造成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中的性别缺失。为此,应提升项目管理者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建立性别平等咨询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促进人口与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7.
邱红 《人口学刊》2007,(5):15-18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已有的人口学研究,一般从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生育观念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忽视了男女不平等对性别比失衡的影响。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分析农村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对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要想解决性别比失衡问题,社会必须更加关注女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流动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世界,人口流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对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尽管涉猎人口流动与健康这个交叉领域的学者很多。但致力于考察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原因在于流行病学的视角局限了大家的视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笔者强调指出,要考察人口流动对健康的影响,必须比较流动前后人群在健康状况方面的变化。以此为导向。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初步回答了两个问题:流动对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何处?这些影响得以实现的机制是什么?最后,笔者还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乡镇人口外流状况及其对农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东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文章描述了广东省众多人口外流地区的人口外流状况,指出这些地区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充分肯定人口外出对农村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认为由于存在结构的刚性,人口外流的积极影响相当一部分被抵消,而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优化城镇发展转型路径、实现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路径。文章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使试点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增大了10.1%。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促使人口向东部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流动,且这一试点政策在财政压力较低的城市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能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长期定居意愿与社会融入程度。据此,文章建议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体系,多维度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立足于人口流动格局差异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均衡发展,并以高质量公共服务助力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定居和融入。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农村妇女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无论是转移规模还是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都低于男性。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农村妇女的就业状况,分析不平等及性别歧视是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障碍,建议政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男女两性平等,从而促进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2.
人口迁移如何影响农村贫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迁移能消除农村贫困,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加剧农村贫困。当迁移人口向农村的人均汇款大于迁移人口在农村的边际产出时,人口迁移将消除或改善农村贫困;相反,当迁移人口的人均汇款小于迁移人口在农村的边际产出时,人口迁移恶化农村贫困。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迁移在整体上是在消除农村贫困,但局部地区开始出现人口迁移恶化农村贫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性别价值观视野下的农村出生性别失衡原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生婴儿性别失衡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人口社会问题,农村出生性别失衡更是如此。农村出生婴儿性别失衡的直接原因是性别选择性生育;根本原因是偏好男性的性别价值观。农民的性别价值观有其现实的合法基础:生产方式、养老方式、婚居方式、父系制度。调适农村出生婴儿性别失衡的现行政策措施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社会问题解决行政强制化;政策目标与生育者个体和家庭利益诉求相矛盾。因此遏制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应坚持三原则:科学的态度;标本兼治;农民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应纳入到政策的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core innovations in the strategy of research on demographic behaviour. One aim is a shift of attention away from events and towards a focus on dynamic processes and their interplay: away from a preoccupation with marriage and divorce, births, deaths, migrations, and household structure towards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at takes account of partnership and intimacy, parenthood, potential and well-being, position in society and space, and personal ties. Another aim is a much closer engagement with genetics,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al economics. A third aim is a strategy tha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athways within the individual, to the processes entailed when the individual interacts with various contexts, and to progressions that involve the interplay of the pathways and processes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These shifts of emphasis, which have already begun to occur, require a systematic re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for research on demographic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力流动社会经济政策演化脉络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士德 《人口学刊》2013,35(5):71-80
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所经历的劳动力流动,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也是一种转轨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劳动力流动本身以及相关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作用的微妙性突显了其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的差异化特征。文章区分了劳动力流动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与地方政府的微观干预措施,侧重探究19782012年劳动力流动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演化脉络及其在每一个阶段给劳动力流动与宏观经济带来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社会经济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偏重城市与发达地区而弱化农村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导向。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其作用于劳动力流动应有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不显著,从这一视角来看,甚至是延缓了城乡间与地区间差距的缩小进程以及外流劳动者微观主体福利的提升进度。  相似文献   

16.
许传新  张登国 《西北人口》2010,31(5):97-102
本文根据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比较西部农村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结果发现,留守妇女自身能力意识和事业价值观要强于非留守妇女,而非留守妇女在忠贞观、生育观方面要比留守妇女更加传统保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农村妇女自身特征如文化程度、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变量进行控制之后,留守对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有独立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留守促进了农村妇女事业能力观、婚育贞节观以及总体社会性别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