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探讨英汉商业广告的翻译方法,对标记理论与商业广告大量的研究和对照,发现二者间有一种内在的天然联系。“标记式”是“无标记式”的变体,“广告语言”是“大众化日常语言”的变体。这两种语言变体均是为表达某种特别含义、特别情感而脱离常规语言的特别语言表达方式。商业广告有其明确的功能和目的——AIDMA。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和目的,商业广告中大量使用“标记式”。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英汉广告中的“有标记式”和“无标记式”,恰如其分的转换绝不能忽视。文章从“词形标记”和“音律标记”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英汉广告中标记转换问题探讨,为确保英汉商业广告翻译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功能,获取经济利益,商业广告语中大量使用模糊语言,在此用丰富的实例分析商业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语言的具体应用,并且探讨总结模糊语言在商业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纪媛媛 《理论界》2005,(12):203-203
法国商业品牌的翻译较之文学翻译、技术翻译、贸易翻译是独特而耐人寻味的.要尊重原文的发音、含义,做到"忠实",又要以别致、独特的译法使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进消费,做到"超越"原文.本文将以一些法国商业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译名为例,探讨普遍存在于商业品牌翻译中的"忠实"与"超越"现象.  相似文献   

4.
杨绛与翻译     
杨绛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翻译家。她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不逊色于在创作方面的成就,只是受到重视不够。她所翻译的《堂.吉诃德》曾经被西班牙国王授予"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在翻译西班牙文学作品、传播西班牙文学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翻译实践中,杨绛提出了对翻译活动的一些看法,比如"一仆二主"等观点,都给翻译家和学者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商业广告既发挥其独特的商业促销作用,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是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同时也是商业广告策划和创作的至高境界。为此,笔者认为在商业广告的创作实践中,应当充分重视以下几点: 一、内容的真实性。广告信息的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也是广告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正如诚实是一个人的重要品格一样,诚实也应该是广告的重要品格。而广告的诚实品格,就表现在无条件地坚持真实性。商业广告的目的要么是促销营利,要么是树立品牌或企业形象,不管目的如何,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说明商品或劳务的本来…  相似文献   

6.
从中英文广告的差异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使后者接受前者,特别是作为商品符号的商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的翻译也就不可忽视。那么,如何才能使商品在销售国有一个符合社会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及消费者心理的商业广告呢?这就要求广告的翻译以功能对等原则为指导,采用省略、改译等翻译方法,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进而打开市场,促进销售。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双十节所蕴含的政治性为商业广告提供了特殊的时空背景,使广告主得以借助政治话语和政治符号宣传商业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政治权威扩大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需要,达到商业与政治实现双赢的目的。双十节也是民众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年度盛会,因此,商家借用这一盛会与民众互动,采用嵌入国旗、双十字、党旗、革命伟人等政治性符号和国家、民族、人民等民族主义话语的商业广告,以恭祝国庆、祝福国家、关怀民族命运、为国家和国民谋福祉等话语为切入点,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让商业信息伴随着政治话语潜入广告受众的大脑中,刺激民众消费欲望,体现出商业广告与双十纪念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在翻译学科发展陷入困境之时,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应运而生。翻译研究学派在推动翻译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着一部分人把关注目光投向了这一学派迅速崛起的背后成因。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本文将客观、真实地解读"翻译研究学派"的学术主张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曾建萍 《云梦学刊》2011,32(5):142-144
历年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一直在翻译界居主流地位。学者们对"雅"的理解分歧最大,批评也最多。而科技英语作为一种非文学语言,"雅"是否存在,在其翻译过程中"雅"是否要保留以及如何保留往往也是译界学者们争议最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的成功再现在于译者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在其英译中要完美地再现原语文本的审美蕴涵相当困难。但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艺术地、创造性地处理审美客体的各审美要素,实现审美的再造,而隐喻的构建是翻译中审美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一张城市名片,它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其文明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外商的投资决心。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南宁市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考察,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纳博科夫认为翻译的唯一目标是语言之间信息的准确转换,并强调译文必须与原文在内容、语言形式、句子结构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纳氏在其英俄、俄英译著中,尤其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英译作品中践行了逐字逐句直译的翻译准则。翻译行为的绝对忠实对译者而言是极其不易的,这既是翻译的限制性,也是翻译行为的根本问题。基于纳博科夫英俄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材料,分析其翻译行为在词汇、音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限制性。翻译行为的限制性与创造性这对二元对立因素,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但纳博科夫认为翻译行为不应带有译者的个人风格,亦不应是译者的创造性行为。纳博科夫肯定翻译限制性以及否定翻译创造性即是贯穿其翻译观的重要观点,纳氏的流亡背景以及"俄罗斯情节"则是其翻译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互文视域下的文化意象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建敏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203-204,219
一、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文化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语言符号,它在本质上具有互文性。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个文本的构成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这就意味着,文化意象同样是由文化意象的语言符号及其文化所指之间依存联结构成的,是语言符号和文化意义化合而成的结果。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揭示了文  相似文献   

14.
学业语言是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所学习运用的一种特别的语言能力,具有简洁性、精确性、逻辑性等特征。3~6岁儿童的学业语言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要重视儿童学业语言发展,本文研究运用各种策略对儿童学业语言习得进行指导,为儿童学业发展乃至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学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和思维描写以及对人物所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在翻译中,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译者在再现原文文学形象时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描写进行文化干预,因此《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在杨译和霍译两个版本中的塑造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以目前国内外有关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就观念和策略的相关性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理论性探讨。同时,从学习观念和写作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观念和写作策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学习观念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最终作用于学习结果;同时,学习策略的使用也能够引起学习观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把观念和策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以期有效地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甘翠平 《云梦学刊》2009,30(6):141-144
公示语翻译是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解析这一实践活动。纽马克的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理论阐述了公示语具有的五种语言功能,有助于分析、纠正诸多公示语的误译问题。公示语翻译的统一规范原则,简洁易懂原则和零翻译原则对于英汉公示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雪岚 《学术探索》2014,(6):128-132
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对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的论述,有效地解释了各种新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产生的语言哲学根源。这场革命之所以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乔姆斯基把哲学思考引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问题进行深刻哲学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种探索的背后蕴藏着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从而也使得他的语言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同时,乔姆斯基语言哲学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继承和留存。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特质,对于当前中国语言哲学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海霞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02-103,101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霍译《红楼梦》采用的以译语读者“期待视野”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语言和文化调节中的体现,并探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红楼梦》英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语域被定义为功能变体,包括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及语式。主要以《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章节为例,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维度分别对其四个较具代表性的英语翻译文本进行讨论,较好地验证了语域分析对《孟子》英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从而为《孟子》英语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