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初诗坛,袁枚提出"性灵说"主张,其内涵之一就是倡导真情,具体表现为:"提笔先须问性情"、"诗写性情,唯吾所适"、"‘诗可以兴’,以其最易感人也";袁枚重"情",目的是冲破儒家传统诗教的藩篱,以灵心妙口直接表现普通人的真情真性;袁枚诗歌真情论对清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袁枚是清中叶最有影响的诗人 ,当日名重一代。学界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袁枚诗歌的美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发生发展除受到外来文化的推动外 ,中国文化的内质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学史的分段研究不应限制我们对中国文学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袁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一位大家 ,身处晚明个性思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间环节 ,其诗歌创作所表现出的对权威的怀疑与蔑视、对个性的标举与张扬和鲜明的平民特色 ,以及在文体形式上对格律的突破和语言运用上的白话化倾向等 ,都在诗歌发展的链条上起到了历史的承递与开启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枚本着"宁滥勿遗"的原则,有意识地随地域、随人物身份进行他《随园诗话》中的诗歌收集工作.尽管袁枚选诗时要"宁滥勿遗",但他的"滥"并非指随意妄为.在随心所欲进行收集的时候,诗的审美要求是他不曾逾越的那个"矩".具体而论,袁枚对"宁滥勿遗"有着特定的要求.同时,他的选录标准是"味尽酸咸只要鲜".就诗话所录之诗具体而论,"鲜"由下列多个标准构成:一为清真;二为趣;三为新.  相似文献   

5.
在穆旦诗歌1940年代最为重要的战争主题背后存在着更为宏大的政治理想,一种借以克服和"消化"残酷战争经验的现代政治意识。这一政治意识虽然难以摆脱当时自由主义群体及其民主自由思想划定的范围,但却进一步将穆旦引向现代政治意识的精神基础。于是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在穆旦诗歌的社会总体图景背后是一个更强有力的基督教图景。由于战争经验的刺激,穆旦经历了从历史正义到超验正义的精神突变,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一种诗性正义。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为他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想象提供了相应的道德内涵。(1)  相似文献   

6.
李白希望通过游宦的方式一举而为卿相,辅佐君王济世安邦,然后功成身退,可惜未能如愿。他毕生游于家、国之间,处于家、国两边都难以和合的分离状态,陷入无依无托的人生困境,李白诗歌的悲剧意识是其悲剧人生的形象反映,主要指向家与国两个层面。功业未就、家国无依、世人不解和人生苦短所产生的悲愤和忧愁构成其悲剧意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渐自觉,诗歌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缘情”这一原始功能与本质。作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寒士诗人,鲍照在作品中倾注了其大量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从而使得诗歌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分外鲜明,以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为内容的主体意识成为鲍诗的一大特色,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渐自觉,诗歌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缘情"这一原始功能与本质.作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寒士诗人,鲍照在作品中倾注了其大量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从而使得诗歌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分外鲜明,以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为内容的主体意识成为鲍诗的一大特色,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魏诗歌大多产生于乱世,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深重的悲剧意识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忧患,也有对生命短暂的人生悲剧命运的痛苦思索。  相似文献   

10.
汉魏诗歌是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诗歌大多产生于乱世,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深重的悲剧意识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忧患,也有对生命短暂的人生悲剧命运的痛苦思索。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生逢金代后期的动乱时代,亲身经历了亡国的惨痛,时代与个人痛苦的交织形成了他刚健质朴、沉郁悲壮的艺术风格。元好问早年力学苏轼诗,吸取其精髓,而其老健之处却又在苏轼之上。真正奠定艺术风格的是他的纪乱诗。华实并举是元好问诗歌的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出现是新时期以来悲剧艺术在长篇小领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其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深刻的历史悲剧意识之中,这也是作品具有突破意义的所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农耕化理想与现代历史过程中严峻的阶级斗争现实的悲剧性矛盾冲突;其二,人的本质追求与残酷的化环境的悲剧性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培育农民民主意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分别以孔子、老庄、杨朱、佛教为代表的四种死亡意识 ,它们以潜在的方式作用于中国现代新诗写作 ;西方诗潮中的唯美主义、存在主义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死亡书写产生了重大影响 ;多义性与综合性是中国现代新诗死亡意识的两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袁宗道是晚明公安派的主将之一 ,他从自己具体的生存环境开始了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 ,并以自身的艰难跋涉 ,辉映着时代精神的个性解放。同时他的追圣意识与求适意识 ,对于了解晚明社会的士人精神状态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生命意识是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体化表现,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情感交流现象,其作为人所共有的特殊心理情绪,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具体到宋代隐逸词,其生命意识由自由之心、闲适之情、空灵之境构成。文章通过细读文本、考察文化,对宋代隐逸词三个层面的生命意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审美观照,从词作的深层意蕴中,探究宋代词人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7.
元代特殊社会形态下,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农耕文化在冲击和融合中形成二元消长之态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诗歌,诗人群体成分复杂,诗歌内容异彩纷呈,诗歌重实用功能,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给传统诗歌注入了新的质素而具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袁枚以性情为主 ,力倡性灵的论诗主张是其山水诗创作的理论根基。袁枚的山水诗内涵丰富 ,江浙山水、黄山风光、两广秀景构成他山水诗的三大主题。以情写景、风格多样、语言质朴、句式灵活是其山水诗独具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章学诚对袁枚《随园诗话》有专论文章,态度激烈,语言犀利,研究专家多斥章学诚为卫道。本文对章批《随园诗话》进行了简略的考察,认为章学诚以《随园诗话》为中心的对袁枚的批评可谓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不是所谓简单的"卫道"也不是空言无依,网人入罪,而是袁枚在《随园诗话》及其著作和个人行为的具体揭示,也是章学诚文学观念的具体展现和"文不空言"的有为之言。  相似文献   

20.
咏史诗中诗人的历史观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思想与人文精神。元上都咏史诗的题涉及到李陵、苏武等,各民族咏史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传统价值观认定并没有因为统治主体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传统价值观得以赓续,明显受到儒家传统的忠孝节义价值观的影响。这说明:元代的文化政策是开明、开放的,也是宽松的;也是元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并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生动例证;其中由咏史引发的国家强大的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元代生动而具体的写照,说明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