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根本社会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准则的稳定,以及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政治稳定具有度的方面和层次方面的规定性:它应是发展的稳定,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它应是带全局性、根本性的稳定,而非一切方面的稳定;稳定不是终极目标,它必须以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心任务为限。实现政治稳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此,尤其要注意坚决反右,主要反“左”,以消除引发政治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准则的稳定,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政治稳定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它应是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非指分散的某一方面;它应是发展的稳定、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稳定不是终极目标,它必须有利于改革和发展。实现政治稳定,从根本上讲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政治、思想、物质、制度和对外关系五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把政治稳定作为治国之道中的最为基本的战略方针之一和新时期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前提,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理论贡献。邓小平同志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础;必须坚决而正确地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政治稳定是一种发展型的政治稳定,即改革开放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环境,要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求得持久、稳妥的发展。为此,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坚持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政治制度化是解决各类政治问题的一项基本措施;政策的连续性是政治稳定的一个基本方面;要“小民主”,不要“大民主”;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政工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指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知识、才能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在新的时期与形势下,政工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认为主要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政工人员一定要讲政治、学政治、懂政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近年来,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们作为搞政治工作的,也要讲政治、更要学政治、懂政治,这是政工人员的根本职责所在。 我们讲政治,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领导下的文化治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这一框架之中文化治理的远景目标即为基本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文化治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制度稳定、维护社会安宁的良性运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新时代仍然要坚持推进文化治理的意义之所在。新时代中国文化治理现代化应立足实际,从主体、手段和目标取向等多个维度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实现路径: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各种科学化法治化的治理手段和方式,夯实文化认同基础并在创新发展、开放交流中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突出了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权威,揭示了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执政党执掌政权方针的重大发展,也是执政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保证政府权力服从人民。它要求一切社会活动都在法律的规范下实现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社会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进程。它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政党立法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立法是当代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实现多党合作制度法制化很有必要,它可以增强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避免各政党活动的随意性。在宪法及有关法律中规定多党合作制度的一般原则而非制定专门的《政党法》,应是其法制化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 ,戴季陶对民主宪政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宣传。就其中的宪法实践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必须是良宪 ;宪法应该民定。同时 ,制宪须遵循必要的基本原则 ,即 :借鉴而非照搬照抄原则 ;平民政治原则 ;稳定与弹性相结合原则。这些研究在革命党人中是弥足珍贵的。戴氏之所以能比较深入地研究宪政理论问题 ,主要得益于其早年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9.
拉美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几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政治诉求是政治稳定,当西方议会民主制实在无法保证拉美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时,拉美国家现代化的经济运动总能开辟道路,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一种新的手段,这是拉美现代化启动以来的一条基本规律;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来说,国家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不但不应削弱,而且还要加强;三是为了能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和有威望的国家,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创建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能团结全国力量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政党;四是拉美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和有威望的国家,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冷战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基本的国际关系状态,在"维护生存、推进发展"这一根本动因推动下,中国与欧共体关系表现出鲜明的特征——独立自主性而非完全依附性,政治主导性而非完全经贸性,相互依存性而非直接对抗性。共赢合作是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形式,求同存异是中国与欧共体关系共赢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为:在公安工作领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要全力确保政治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要以民主法制思想统领各项公安工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强警,人才强警和教育强警;要大胆探索,改革开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治安形势。在邓小平警政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警务实践定位准确,方向明确,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规律出发,在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及其异同, 将国家利益、地理环境、区域、控制、合作、国内利益关系等作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基本研究范式.笔者认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都是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国家在实现地缘战略的过程中适应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在地缘政治的研究领域内,国家实现了对于区域的控制即实现了国家利益,在地缘经济的研究领域内,国家是通过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来实现对于资源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区域、实现国家利益的目标,因此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要比地缘政治的研究范式复杂.  相似文献   

13.
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任何国家都有"维稳"的义务.中国外压式"维稳"治理模式是现代化转型期"稳定压倒一切"思想观念下的时代产物,它在维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将近四十年社会整体稳定的同时,其限度和弊病也越来越明显.寻求社会稳定实现模式的转变,实现内生性社会稳定,已成为中国未来通往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维护稳定、稳步前进和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巨大成就包括七个方面:政治理论丰富,政治稳定,政治制度逐步健全,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党的执政能力显著增强,政治文化快速发展,法治建设成就非凡。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有五个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基本经验;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战略;必须将中国的政治发展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加以统筹考虑。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既是巩固政权的需要,又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现代化建设的再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强调政治稳定的重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冲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①;“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②‘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③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深化改革、扩…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国家,其内部各种利益冲突之所以能被控制在“秩序”所容许的范围内,是由于它所拥有的健全的国家控制机制持续发生作用的结果。暴力、法律、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都是国家控制的基本机制。暴力不仅是剥削阶级实现国家控制最惯用的手段,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不可少的,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法律机制在国家控制中的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中国要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制度是决定因素”,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政治制度建设,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国家稳定的基本条件;政治文化是国家控制中无形的却是十分强大的力量,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注重通过政治社会化来雏持有利于其实现阶级统治的政治文化,当代中国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国家控制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亚文化是在政治文化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倾向,它对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积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能丰富政治文化的内容;影响政治民主维护政治稳定;反映政治矛盾,有助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在消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会干扰政治体系;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阻碍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社会的政治稳定问题置于战略地位加以考察、强调和论述,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稳定、政治生活秩序稳定、政局和政策稳定、党的指导思想稳定等四个方面。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既来源于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鲜明时代特色。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所讲的政治稳定是一种发展型的政治稳定。党的领导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是保持政治稳定的根本举措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稳定的政治基础。要维护政治稳定 ,还必须克服和排除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法治国家为目标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突破 ,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明确了方向。法治区别于法制 ,在其内容、功能、实现条件等方面较法制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法治国家的建设是适应一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其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色。确立法治国家目标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础上 ,为根本解决社会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在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过程中 ,从人治走向法治 ,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要发掘和利用人治传统中的积极因素 ,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法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始终必须处理好推进法治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法治建设也是一个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要处理好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实施多样性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借鉴外国法治经验和坚持我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