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学界对佛教本体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所持的立论依据以及对佛教本体论内涵的界定等方面的差异,致使诸多学者在佛教本体论问题上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文章简略述评了关于佛教本体论问题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并力图从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二者的关系出发,探讨关于佛教本体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哲学界针对亨普尔科学说明模型中的问题,提出了因果实在论的说明理论、建构经验论的说明理论、自然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说明理论.这些当代科学说明理论及其模型中所存在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本体论承诺问题,通过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本体诠释学是在中西哲学的互释中创发而来,其中就包括吸收了蒯因哲学中的合理洞见。本体论承诺是蒯因的代表学说之一,反应了他整体的哲学观,但却被认为面临困难而遭到批评。从本体诠释学的立场分析本体论承诺,能够更清楚地表明其局限,并导向更全面的深层的具有根源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穆艳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 ,这是因为本体论问题是根源于哲学的本性、特点以及人类的生存本性即实践本性和思维本性。因此 ,“本体”是永远无法消解的 ,本体论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但由于传统哲学把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本体论式的意向性追求和无穷无尽的思维指向性 ,把说何物存在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变成了事实上何物存在的本体论事实问题 ,即“实体本体论”,从而导致了本体论的危机。现代西方哲学要拒斥、消解这种实体本体论 ,重建新的本体论 ,但由于缺少辩证思维方式基础 ,因而具有某种局限性。我们认为 ,重建新的合理形态的本体论 ,摆脱本体论的困境 ,只有确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超越辩证的综合态度 ,合理形态的本体只能是辩证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虽然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传统本体论哲学一度陷入困境甚至被遗忘与抛弃,然而本体论哲学却无法真正从人类社会中被剥离,亦或对哲学本体的追寻无法从人的生命中被抹去。究其无法“终结”本体论哲学的缘由在于,其对人存在意义的关怀内在地昭示着对构成哲学本体的“尚未”之维的永恒关切。 相似文献
6.
邹铁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美国新实用主义的奠基人蒯因,为了与以往的本体论相区别,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本体论的承诺”,概括来说,就是用语言的、逻辑分析的访法来研究本体论。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当代美国哲学界的关注,被看作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背叛。利因创立的逻辑实用主义既克服了原来的实用主义理论上的粗糙性,保留和发扬了实用主义与生活、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吸收了分析哲学理论上的严密性的优点,把实用主义推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儒家在本体意义和价值优先性原则下,以新的本体论化解这个矛盾,并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以本体论的价值层级和结构来肯定"科学"的地位。尽管重建的本体论并没有超越传统本体论的基本形态,但显示了哲学家寻求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文化独特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本原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秀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本文着重分析了本体的含义以及本体与本体论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各种本体论的论证方法、理论意义,本原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关系,说明了本原本体论也是物质本体论的一种。在当代,物质本体论的理论作用并没有如人们所经常认为的那样重要,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适应现代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奎因从本体论承诺的角度将本体论问题转化为语言问题,而斯特劳森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将殊相的识别作为探索本体论优先性的出发点。二者本体论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对存在的理解、共相与殊相、相对主义问题三个方面,而分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立场、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斯特劳森在与奎因关于本体论的论争中系统形成了联系于殊相识别的本体论等级论,其理论是对奎因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我国婚约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婚约起源于古代社会的买卖婚姻,近现代多数国家或地区亲属法也规定了婚约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没有规定,但民间订立婚约的现象则是普遍存在的。为指导人们订立符合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理念的婚约,规范人民法院审判婚约纠纷案件,我国婚姻法应明文规定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城市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对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城市新移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难以充分体现;可能导致群体对立和社会分裂,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阻碍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增加中国政治发展的风险。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给予城市新移民以市民权;逐步放宽城市选区选民资格,将城市新移民纳入城市选举制度中来;促进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政治发展,加强社会融合;积极发展壮大党和人民团体的基层组织,拓宽城市新移民合法政治参与的渠道,是解决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本体论的嬗变与素质 教育本体论命题的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教育本体论层面上考辩了教育思想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的生命本能说、心理模仿说、劳动说、社会交往说等教育原生态的论争,论证了素质教育本体论关于“人体潜能素质的发现、破译和开发”命题假说革新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列维纳斯是当代法国急进的“异”类哲学的精神之父,向“存在伦”提出挑战的代表性哲学家。他颠覆了传统的“存在论-知识论”,“开创”了一个“异域”,即“价值”、“伦理”和“宗教”的“领域”,强调伦理学才是形而上学。不是“存在”“包容”了“他者”,而是“他者”“包容”了“存在”,“存在”“包容不下”-“包容不了”“他者”,“他者”“不在”“存在”之内,而在“存在”之外。“他者”“大于-强于”“存在”。伦理学问题得到了哲学上大幅度的提升。他不是完全否定“存在论”,而是把“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伦理学”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将“存在论-真理论”置于“价值论-伦理学”的“制约”之下。“哲学”研究、思考的“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科学,它不以日常经验之物为“对象”,但绝不是没有“对象”;“哲学”的“问题”常常不能完全“概念化”为一个“论题”,但绝非毫无“主题”。“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仍以“存在”为研究“主题”,仍以“存在”为思考“对象”,只是这个“存在”作为“对象”,并非完全在“客体”意义上来理解,而仍是一个“主题-主体”,该存在不仅展示为一物,展示为一“属性”,而且展示为一种“意义”,一句话,作为哲学“主题-对象”的不是“诸存在者”,而是“时间性的-历史性的-自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确立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取得的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是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较为复杂的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是一个对非法证据加以排斥,并运用证据查明案件真相的认识过程,还是法律价值选择与诉讼目的实现的过程。在确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必须兼顾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价值观。应掌握好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之间的度,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6.
邬天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4):148-156
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质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断裂的历史来看,在当代要解决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整合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即确定整合的共同目标以及理念。文化整合的目的是处理人类当前面临的风险与危险;文化整合的基础是价值。只有基于这种考虑,两种文化才能实现由断裂到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现象学是20世纪初大陆哲学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现象学的视角对科学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主义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同时也对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观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9.
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及本体论思维的超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本体论的实质及其理论形态,把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相互矛盾、对立的认识在三个层面上作出统一的理解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或是对本体论思维的超越,这三种理解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相对于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和旧唯物主义相对,作为实践的、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本体论思维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与当代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6(11):17-20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承诺 ,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具有绝对性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形态 ,又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具有相对性意义。因此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 ,要把价值承诺与当代形态两个视角结合起来 ,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样既不失理想的高度 ,又不失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