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及其附近地区,主要的满族成员均系随清朝入关并被编入内务府旗分的彭姓汉人。本文以对这一地区的几次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清代官私文献与口述资料,稽考他们真实的来源与家世,探讨这样一个汉人群体是在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保持着认同于满族的心态,从而加深对八旗内汉军旗人身份认同复杂性的认识。调查发现,当地“满族文化”的“建构”有种种与史实难以契合之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足以促使学者对民族史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太阳已经偏西,机场上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天边山头,几朵透亮的浮云,周围镶嵌着一圈圈五光十色的彩霞,把天空点辍得绚丽动人.这时候,一架架飞机,带着啸声,正在尾随着陆,一天紧张的飞行训练就要结束了.指挥车旁边,指挥员——高大的吴铁岩团长,手握话筒,严峻地注视着空中正在做转弯动作的最后一批飞机.其中驾驶第三架飞机的,是飞行员杨国祥.假如他着陆顺利,今天的训练就算获"全胜"了."报告,我是0925号,要求着陆!"什么?"吴团长明明知道这是杨国祥的声音,却没有听清楚他报告了些什么,不得不命令他:"再说一遍,讲清楚点!"我是0925号,0925号,我要求着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手”的隐喻在汉语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文章首先介绍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针对“手”这一词语的隐喻使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包括“手”作为行动的隐喻、“手”作为感官的隐喻、“手”作为人际关系的隐喻、“手”作为状态的隐喻等方面。最后,文章探讨了这些隐喻的深层含义和语言文化背景,并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7.
敦煌藏经洞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幡画,其中有的注明为“引路菩萨”。通过图像特征,可以确定这种“引路菩萨”属于观音菩萨的一种身形,其宗教功能是作为阿弥陀佛的助手,引导死者往生西方净土。同时,在藏传佛教造像中广泛流行的“莲花手”观音,虽然在造型、名号上与前者并不相同,但经过笔者的考察,证明汉传佛教中的“引路菩萨”与藏传佛教中的“莲花手”在宗教功能上是一致的,是观音菩萨在不同的宗教系统中所呈现的不同图像样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在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虽然已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但在罗山(今河南信阳、湖北北部及淮河上游的部分地区)一带仍生活着一个以织网捕鸟为生的部落——罗部落。“罗”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形状像用网罟捕鸟(见《续甲骨文录编》)。另外《尔雅·释器》在解释网的种类与名称 相似文献
13.
一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八千年前,裴李岗先民在这里耕作狩猎,三千年前,周武王之子开始在这里营建城市,两千年前,昆阳之战在这里以少胜多,流传千古,一千年前,佛教文化在这里传播,源远流长,这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是美丽鹰城——平顶山。 相似文献
14.
16.
上世纪90年代都兰吐蕃墓葬群的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而墓葬群所处地势和出土文物所折射出的鹿与鹰文化现象,为研究吐蕃古代苯教及丧葬仪轨提供了新的依据.通过以苯教中鹿与鹰文化现象着手,以考古资料为旁证,探讨苯教与周边地区广泛盛行的萨满教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可显现藏区民间信仰中的鹿与鹰文化现象,并可体现都兰吐蕃三号墓主人的丧葬规格依据了具有鹿与鹰文化为特征的隆重而规范的苯教仪轨. 相似文献
17.
声乐的最高境界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的是声音,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腔调圆润,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声情并茂,主要说的是表演,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表现都要准确、生动地表现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演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19.
国务院于1986年6月5日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毛难族"改为"毛南族"。毛南族共有3万8千多人,主要聚居在广西环将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代的山区 相似文献
20.
本刊新近增加了“婚姻家庭”、“西部大开发”栏目 ,编者的牵挂也系于其中 :既耽心把现实问题研究简单化为法规时政的概念化复述 ,从而失去学术刊物应有的品位 ,又耽心把现实问题淹没在学究气的迂阔之论中 ,从而有悖于设置栏目的初衷。本期“婚姻家庭”栏目幸得佳作 ,而“西部大开发”栏目选编的三篇论文也让编者稍稍松了口气 :这些在学理上、表述规范上都不免稚拙的文章 ,毕竟不是用套话编就的应景之作 ;而我们设置专栏的编辑倾向也尽在其中 :通过立足社会实践的具体化、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折射出西部大开发这一共同的时代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