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启明     
白启明程远白启明(1895—1926),字东村,河南省南阳县乔营村人。自幼勤奋好学,与农民感情深厚,爱好民间文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五四”运动中由于民主与科学新潮的影响,使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应运而生。在蔡元培的支...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文艺源远流长 ,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计划以及围绕着集成而开展的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为标志 ,进入了“后集成”时期 ,因此推动了神话学、史诗学、民间文艺学等领域的学科建设 ,前景看好。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人才流失、调整失衡等一系列隐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产生的背景 据多年来民间文学研究者业已得到公认的说法,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艺学①史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跨世纪发展战略座谈会讨论综述本刊编辑部新年伊始,“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跨世纪发展战略座谈会”(简称“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座谈会”),1996年1月旧H在以大举行。来自广西文联、广西民协、广西社科院、广西文化厅、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冬,在石家庄召开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我曾经就开创民间文艺界新局面的问题谈到过“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意见。当时,我真诚地为过伟同志较高的速度和效率高唱赞歌。在发展民间文艺这个薄弱学科方面,过伟同志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高速度、高效率完成了大量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很值得学习和赞扬。《岭南十二枝花》就是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一 )我接触民间文学 ,是从童年开始的 ,这正是我后来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工作的根基。我曾在1 9 85年出版的《中国民间童话概说》一书的“后记”中作过这样的忆述 :故乡沔阳古时位于洞庭湖滨 ,为苗、汉杂居之地 ,各种样式的民间文艺十分丰富。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听老人们讲故事 ,当地叫做讲“古话”。特别是其中的神奇幻想故事 ,更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这些故事在脑海里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并不多 ,然而那些精彩的片断却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如小伙子寻找簸箕大的鲤鱼鳞同小姐成亲 ;造反者拜灯花 ,据说把黄豆大的灯花拜到簸箕大 ,就可以起兵造…  相似文献   

7.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我国现行法律却未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方法,特别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越来越重要,本文在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必要性为前提的情况下,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对民间文艺的保护,以期对我国民间文艺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学人风采     
黄永林,1958年生于湖北仙桃,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博上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大众文学研究。已出版《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郑振锋与民间文艺》、《张恨水及其作品论》、《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等论著和译著2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著作“山花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著作奖、国家国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和国家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集体奖)等。周运浓,1949年生于湖北公安,1966年毕业于湖…  相似文献   

9.
我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是自1952年9月任教“民间文学”一科时起步,以至于今的。  相似文献   

10.
教授简介     
乌丙安教授乌丙安,男,蒙古族,1989年11月13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祖籍喀喇沁。1983年2月9日晋升为教授,在辽宁大学中文系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专业教学与研究35年,现任校学术委员,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同时兼  相似文献   

11.
《乌苏里船歌》知识产权纠纷一案被誉为"全国首例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纠纷"。法院在我国现行法律在民间文学的范围、民间文学著作权的内容、行使权利的主体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具体规定的情况下,顺应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本意,作出了保护民间文学的判决。此案暴露了我国民间文学私权保护制度的立法滞后性。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不同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文艺衍生作品。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实质是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特定模式化信息。根据传播范围,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归属体系确定为传承人和群体、群体及国家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3.
汪玢玲先生年近米寿.新中国建立之初汪先生便师从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成为新中国首届民间文学研究班的成员,并先后涉足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蜚声海内外,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中国民俗学家、中国民间文艺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反映出当今主导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两个关键词:“语境”和“非遗”。研究者重视前者,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的追随;研究者关注后者,则是学术与政治的合流。“语境”研究实际上也对学者参与具体的“非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民间文学概论课担负着传授有关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任务。但由于这门学科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多年来又屡受摧残,因此这个任务是艰巨的。怎样把《民间文学概论》课教好,是高校有关教师深切关心的问题。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八日、乘民间文艺研究会召开首届年会的机会,由钟敬文教授主持,邀集参加年会的高校代表二十多人,在北京举行了民间文学教学座谈会,专门就高校民间文学教学问题进行了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 90年代是中国民间文学史上 ,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全国普查及其省卷的出版 ,论述采录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诸领域之研究及其理论创新 ,论述研究的黄金时期。鼓励中青年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可持续发展”尽力尽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19日,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在大同市盛大开幕。全国选送的21支民间文艺演出队展演歌舞,期间举行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中国雕塑之都、华严学研究基地命名挂牌仪式,大型画册《中国大同雕塑全集》首发式,大同古都文化论坛,中国书画名家创作大同诗词赋作品捐赠及展览和晋冀蒙三省书画作品联展等大型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团结奋进再创辉煌──在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跨世纪发展战略座谈会上的讲话潘琦同志们:正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八五”计划取得辉煌成就,满怀信心向着“九五”计划雄伟目标迈进的时候,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的¥家、学者欢聚在一起,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探索跨世纪的发...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叫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文学创作,现在是指工农兵群众的创作。在过去,主要是口头的;今后,它将是书面和口头并行。本课定名“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的根据。过去流行的“人民口头创作”、“人民创作”、“大众文学”,“民俗学”等名称的不科学性。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科学。它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文学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发生了变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遇的生存困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领域中最为明显的。Q县地方传说的传承现状显示,文字所代表的“知识”权力之于民间文学口头性的优越感,“民俗精英”在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导致了民间文学的主体,即民众集体处于“失语”状态。民间文学逐渐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历史记忆。瑞典克鲁努贝里地区振兴讲故事传统的案例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破解生存难题提供了实践参照。让更多元的群体参与其中,使民间文学重新与当下的生活关联,应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