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全胜  王立梅 《理论界》2010,(3):99-100
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一书中,柯亨提出了"受到限制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包括一切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理论。这是柯亨用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解读。本文主要考察柯亨针对什么提出"两种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如何评议。  相似文献   

2.
<正>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我认为,这样表述历史唯物主义是值得重新探讨的。理由是:(一)这个定义不能确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过程。斯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同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关。他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  相似文献   

3.
<正> 任何一门科学体系都有自己严密的结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则缺乏应有的严密性,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范畴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过去那种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学风所影响的。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许多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特别是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联系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建立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一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科。本文仅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的、然而比较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和解决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即物质生产的原理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第一篇论文中,青年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一种消极的实证主义构架中的经济决定论,他提出革命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那篇文章的主题。同年写下的按时间顺序的第二篇文章《历史唯物主义职能的变化》中,青年卢卡奇却直接面对历史唯物主义了。这里青年卢卡奇再一次深化了在第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出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与理论实质。我发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历来的研究中都被忽略了。在此时青年卢卡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在其受压迫的时代里最强大的武器,是我们“重写历史”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孙民 《东岳论丛》2019,40(5):77-84
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体现在不断地破解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视为其生命。最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发展形态与理论实质、研究范式及其关注现实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进了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但是,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值得反思之处。只有从理论、现实与历史的辩证关系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才能实质性地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真正切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  相似文献   

6.
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和核心观点。对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理解的成熟程度,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身成熟程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标志。应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描绘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大致轮廓,但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在《形态》中并未得到确切的规定和准确的表达,而中心范畴的清晰、核心观点的明确是任何一个科学体系基本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中只是初步形成,而未基本形成。《形态》并未完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对马克思的另一著作《哲学的贫困》内容的分析并把它和《形态》作一番比较研究,我们便可以看出:《哲学的贫困》并不是《形态》的简单重复,它和  相似文献   

7.
在《狄慈根认识论述评》一文中,我简要地介绍了狄慈根的主要哲学思想。狄慈根哲学主题是认识论,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认识论问题的研究来阐述的。因此,哲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起认识论的研究来说,在狄慈根的哲学著作中就显得薄弱多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是狄慈根哲学思想中较为薄弱的一部分。他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作过系统的研究,当然也没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专门著作。但是,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理论哲学,应用哲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究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属于理论哲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属于应用哲学。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理论哲学,也不应是应用哲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牲学科。 我们认为,理论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知识领域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25页)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公开发表的著作中,只是到恩格斯逝世前不久才开始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借以阐述他们所发现的唯物史观。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在给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这封信中还说道,《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这两部书“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最为详尽的阐述”(同上书,第479页)。1892年恩格斯为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所写的英文版导言中,又一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同年作者将导言后半部分译成德文,改题为《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恩格斯指出:“本书所捍卫的是我们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39页)并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4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本文拟从后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和原则.按照这样的标准和原则,在审视当代人类实践状况和生活状况时,风险范式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在当代理论思维中的根本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风险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对现时代进行深入、透彻的反思和批判的一把钥匙,是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出场的一种根本路径.由此所形成的理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发表了拙文《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变》。拙文提出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必须加以坚持,但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叙述方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加以改变。"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该获得与当今时代条件相匹配的、新的叙述方式。"①  相似文献   

14.
灵魂一般是相对肉体而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灵魂”是相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而言,是指包含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内容中的科学精神。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一直到今天,“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一再被尖锐地提出来,成为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求赐教。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除了能够表现在它的内容、主要原理、具体结论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这些内容、原理、结论中所内蕴的科学精神上。这一科学精神的根本之点,就是把社会历史现象作为客观对象,努力去揭示它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列宁称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时间和标志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尚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二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五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六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笔者浅见,第二种意见是切当的。  相似文献   

16.
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三种倾向张国珍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发表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哲学界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潮,出现了三种错误倾向。第一,否认历史观基本问题,不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更是方法论,但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本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个由研究评价方法、科学预测方法、社会改造方法和理论建构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其中研究评价方法是基础,科学预测方法是核心,社会改造方法是关键,理论建构方法则是体系建设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揭示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进一步认识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道路上,历史唯物主义一直发挥着根本性的指引作用。深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阐释,以著名哲学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的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出版为契机,12月21日,由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70年代,哈贝马斯出版了他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虽然在这部书中哈贝马斯仍然以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身份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但是,这部著作所包含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的怀疑和否定的因素不应当忽视。这些怀疑和否定的因素后来便逐步发展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否定,并以交往行动理论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 在《重建》一书中,他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意义。他强调,对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要复辟,不是要复兴,而是要重建。他认为复辟和复兴对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不适合的。复辟是回到已经腐朽的原始状态上,而…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表述了他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在这个表述中,马克思系统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阐明了这些范畴间的相互关系,从生产力一元论的历史观出发,勾划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系统。在这个范畴系统中我们将会看到,马克思给社会改革留下了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