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规格实质上是双重标准,损害了法律自身的统一性。这种处罚不公的做法,不仅会放纵单位犯罪中的责任人员,而且也不利于预防犯罪。此外,现行刑法规定罚金刑是对构成犯罪的单位适用的基本刑罚和惟一的刑罚处罚方法。这种单一的刑罚处罚方法与目前我国单位犯罪的多样性、复杂性、严重性等特点不适应,有必要加以完善。本文将从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设立单位犯罪量刑情节制度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当代各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本文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结合实际中处理贪污贿赂犯罪遇到的罪刑失衡问题,分析现有制度的缺陷。在设想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总的适用原则基础上,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罚配置以及程序完善提供可行性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通过明文规定罪刑法定等基本原则和其他定罪量刑原则以及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系列条款,较好地体现了人权保障机能,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人权保障机能在我国刑法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死刑条款较多,与现代刑法应有的人权保障机能之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刑法的若干人权保障法条存虚置现象。  相似文献   

4.
犯罪实行行为是犯罪论中的重要范畴.我国刑法中并未有“犯罪实行行为”概念,而只有“行为”的概念。犯罪实行行为具有对法益侵害性、有意性、相对性、有责性的特点。在犯罪实行行为理论中,社会相当性作为一种对实行行为进行解释和判断的标准,既是应然标准,也是实然标准。作为一种应然标准,社会相当性理论应当被运用到犯罪实行行为的解释和判断上来,不能脱逸社会相当性而从形式上判断行为的刑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其他法实施的“保障法”、“后盾法”,是保障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代社会,随着立法文明的不断发展,司法文明的不断进步,刑法谦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引发了学者们的积极探讨。刑罚并非越重越好,在注重人权保障的今天,刑法的谦抑性无疑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情节的掌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健良 《决策探索》2005,(12):64-64,82
未成年人犯罪是困扰法学理论界和社会实践部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当今治安状况的日益严竣,未成年人犯罪也正不断增加,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正确量刑,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审判实践中,充分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量刑情节,恰当量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到既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又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罪刑均衡或者罪刑相称,是刑事古典学派为了反对封建刑法的恣意、残酷而确立的。罪刑均衡的提出为限制刑罚权的滥用、防止对人权的肆意践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并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进而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罪刑均衡强调刑罚应以犯罪行为及其危害为根据,具有客观性。随着刑事实证学派的发展,罪刑均衡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犯罪是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征表,刑罚应当与行为人的危险性格为根据,因而,实证学派的罪刑均衡有主观性的特征。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同,是因为各学派是在不同的人性基础上对罪刑均衡展开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应全面了解该书涉及的刑法知识,重点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总论部分,首先应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明确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重点把握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次要系统掌握犯罪和犯罪构成等方面的理论,了解排除犯罪性行为、故意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以及罪数问题;第三,应了解有关刑事责任及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刑罚)的内容,重点掌握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原则及相关内容。总之,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有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无行为则无犯罪"这一刑法格言从古至今均受到一致的认同,而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分类包括了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其中不作为犯罪中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或不真正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的成立条件,以及先行行为产生救助义务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危险状态的程度来予以衡量,具体来说其行为结构模式可以表现为:先行行为危险状态救助义务。然而不同的先行行为种类如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合法行为相混合的混合行为与危险状态的关系,直接导致着是否产生积极的救助义务,即什么样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危险始产生救助义务,是有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刑法课程,应通读《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并掌握以下基本内容:总论部分,首先,应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明确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重点把握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次,要系统掌握犯罪和犯罪构成等方面的理论,了解排除犯罪性行为、故意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以及定罪等方面的内容;再次,应了解有关刑事责任及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刑罚的内容,重点掌握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原则及相关内容。总之,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他们多从政治上结合法律特点来分析表述犯罪,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对我国刑法研究犯罪概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概念进行研究,希望能用马克思主义刑法思想丰富我国犯罪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内容涉及到犯罪论与刑罚论.本文着重阐述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以及由此所引申的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相关概念和内涵,从而提出温和的部分犯罪共同说理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从有利于惩治和预防经济犯罪、单位犯罪以及实现罚金所具有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的角度出发,大幅度增加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使之成为仅次于自由刑的一种刑罚。这一刑罚结构的确立,改变了我国刑罚体系的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一度,我国刑法对此却没有具体的规定,仅在2009年3月12日“两高意见”中作了简单规定,尽快在刑法申完善单位自首制度及相关量刑制度,无论从立法角度还是从司法角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单位自首制度确立的依据、单位自首认定及刑罚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对单位自首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刑法》的规定看,商业贿赂犯罪配置的刑罚主刑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和剥夺政治权利.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刑事立法及有关国际条约的成熟经验看,我国商业贿赂犯罪刑罚的配置主要存在:重受贿轻行贿、附加刑设置和死刑适用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完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并和打击金融领域出现的犯罪活动的需要相适应,我国对金融活动中的各类行为进行了刑法规制,其条款分布在我国现行刑法的第三章的第四节和第五节中。本文研究的是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的依据问题,提出了理论界和一些学者认为的金融犯罪分类中对金融诈骗犯罪单独设节的立法模式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七)》增加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对现阶段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具有重大意义。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准确运用该罪名的关键。本文拟就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 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上通称为法人犯罪,它原于英国,为英美法系的一个基本制度,并于本世纪中叶逐步得到大陆法系各国的认同和适用。而我国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长期以来不认为单位是犯罪的主体。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法人制度日趋发达和完善,而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公益,侵犯社会生活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关于引进和确立法人犯罪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全国人大在立法时考虑到“单位”比“法人”的外延更广,将法人犯罪制度界定为单位犯罪,规定于海关法和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司法机关已据此规定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判例。本文拟就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环境刑法体系无法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环境犯罪以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立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打击环境犯罪的理念之后,罪名体系设计也不合理。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应首先从根本上入手,使得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具有整体性。其次,完善刑法中具体的与环境犯罪的相关刑法条文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刑罚本质上是一种,确切说是对犯罪的惩罚。国家刑罚权的行使是有限度的,应当尽是使刑罚节俭,尤其防止刑罚过剩与过度。同时,刑罚的适用受刑罚目的的制约,不能毫无节制,而应有限度的适用。刑罚的适用要坚持惩罚与人道 主义相结合、罪行均衡和刑罚谦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