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著名的中西两大爱情戏剧。一个是中国市民文学的经典 ,一个是西方文化的杰作。两部戏既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巨大差异以及作家戏剧技巧的不同 ,同时又可找出东西方文心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以《小城之春》、《廊桥遗梦》为范本,对两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镜”语的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阐述,着重探讨其中各自成趣的审美追求,力图从中西文化维度出发来解释主人公相似经历背后尚存差异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即均“发乎情”,然《小城之春》片“止乎于礼”,而《廊桥遗梦》片“止乎于理”;但影片本身蕴育的哲理精神与审美内涵分别将两部影片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社会的范本太多,也许是纯粹之爱已无法给人带来新鲜的刺激,近几年的文坛上,婚外恋题材有一度可称为创作消费的热点题材.有那么一段时间,只要你捧起小说,十有八九都会碰到“第三者”。一般说来,文坛热点的形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家创作的某种  相似文献   

4.
《小城之春》开创了中国诗化电影的先河,影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和行为方式,并运用诗电影特有的镜语表达方法来加以展现。整部影片没有大悲大喜的情绪性跳跃,而是呈现为一种节制含蓄、蕴藉内敛的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尔王》和《长生殿》基本情节结构均是围绕“情感线索”和“动作线索”发展的,前者是两剧的主要线索。两剧围绕“情感线索”发展的情节高潮和结局表现出与沿着“动作线索”展开的悲剧性毁灭情节的高潮和结尾相反的,或者说喜剧性的表现手段。前者中的暴风雨意象和后者中的月亮意象及花的意象分析两剧为情节的发展和结构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两大著名爱情悲剧都以开场诗制造悬念、吊起观众胃口,以退场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谓异曲同工。莎士比亚在《罗》剧中的创新在于不用剧中人物念开场诗,而是专门设计了一个致辞者,并在主要场次即第二幕前加开场诗;汤显祖在《牡》剧中的创新在于开场诗不再使用传统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诗和退场诗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一首诗的创造成果在更多方面是不可见的 ,复杂的诗歌作品尤其可能通过许多沉思和启迪逐渐发展而成。诗歌创作有三个过程 :无意识过程、意识过程、审美的升华过程  相似文献   

8.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著名悲剧,《窦娥冤》则是中国元杂剧中的优秀悲剧,二者在故事的母题或题材、主人公的性格和精神境界、戏剧情节的组织结构等等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因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各自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文学渊源,因而在人物的精神境界、表现手法和表演方式上呈现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小城之春》是费穆的代表作品。无论在电影史意义上,还是审美艺术上,此电影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一直以来,《小城之春》的解读总是局限于有限的话语空间之内,研究者并没有注意到支撑整部电影的隐秘的文学话语。解读的缺陷迷乱了人们看透《小城之春》的眼睛,所以对于此部电影的全面解读需要在文学意味方面做深入的探讨,还原其既美丽又...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伦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廊桥遗梦》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和道德观进行分析,寻找其在爱情与责任之间选择后者的原因,同时也揭示出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其中的道德观,以及人的道德社会化对人类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廊桥遗梦》与《渴望激情》两部小说描写的都是中年人的婚外情,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最后的选择如出一辙,即都放弃自己的爱情,选择了家庭.正是由于这种自我牺牲,使两段本来有背道德规范的婚外情变的美丽而感人,两位女主人公更是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赞扬.她们的选择代表了大多数中年妇女的观点,简要分析了这种自我牺牲的理由,以及她们在回归道路上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14.
曾经因为沈从文的乡村中国的故事如此贴近乡下人的生活及其重要场景,以至一本1947年的沈从文英译选集就被题名为<中国土地>.伴随着沈从文的文学声名,那片土地在1949年的共产主义革命中被推翻了.30年后,当激进的毛思想终结之时,中国的批评家们重新发现了沈从文.他们称他为唯一的中国战前本土文学或乡土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也许还是奠基者.1980年代将乡土主题和轻柔风格相结合的沈从文式的写作手法,随中国后毛时代的文艺复兴而颇受追捧.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实录"是历代以来对《史记》史学意义上最重要的概括.清代研究者发挥了历代对《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史学认知,认为《史记》以人传事的叙述模式,要达到"实录"的目的,必然要对人物做到生动、传神的"摹写""摹画",进行艺术化处理.清人把《史记》人物摹写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称之为"实录".这些认识扩展了对"实录"的探索,丰富发展了"实录"的内涵,准确深入地把握了《史记》写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巴饶"是佤族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支系,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言之,萌芽于西汉,最终于明清之际形成,是佤族社会受自然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实践理性的反映。但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等各种因素的耦合,使传统文化具有了复杂性。重视实践理性的民族性和"一"于"道"、"一"于天理、"一"于礼义的封建性在中庸思想里都有典型体现——所谓"叩其两端竭其中",就是这种"一"于"道"的封建性本体论趋向与"叩问"二元的现实实践趋向的多重交叉,形成了"一"中有"二"、"二"中有"一"、以"一"为体、以"二"为用的中庸思想结构。其缺陷是"中"与"庸"即"用"失衡、封建教义与现实实践失衡、封建教义之"一"与现实实践的一定程度的多样性之"二"失衡。我们认为,庞朴先生"中庸"即"三分"的观点,是消解这种"一、二、一"僵化结构的时代性创新,具有实践主义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保证农民充分就业,有效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要着力推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着力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取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制度,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在国际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