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学:乌托邦的守护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27-31
后现代化景观下的学充斥着世俗化现象,但学之为学,在于其本有的底线-乌托邦精神的守护神,学对乌托邦的守护乃是坚守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乌托邦之于学是神圣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构,凭此学才能让人在困境中生出希望,才会为人类开拓出意义丰满的人生境界,人类的精神家园才会有一株常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3.
4.
5.
她从小能歌善舞,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当年却忍着眼泪,把她送出家门;她童年考入文工团做舞蹈演员;她曾和朱时茂主持过3年电视节目,主持过无数台晚会;她主演过数百集电视剧和几十部电影;2014年9月,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清网》中饰演女毒枭,她还在电影《刑侦队》中饰演女一号重案组副队长……著名演员王璐瑶是影视圈公认的多栖明星.上世纪90年代,她在台湾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中扮演的苗若兰引起轰动.成名后,她感恩父母之爱、孝顺体贴,被评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而她和母亲路瑰迎的家庭故事,更是一曲欢乐动人的亲情之歌. 相似文献
6.
7.
陈蕾 《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18)
宁波要开放、要发展、要腾飞,这一切都需要稳定的经营环境、良好的市场秩序、合理的管理法规、严格的执法制度来保驾设航。 经济飞速发展,在当今时代赛场的大舞台上,众多商家竞相角逐、各类商品粉墨登场。其中,有遵纪守法、合法致富者,也不乏制假牟利、损人利己者。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里,宁波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动员大会”如期召开,就此拉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整治工作的帷幕。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督促,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会后短短几天内相继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联络…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1-5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实质是把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作为不同于一般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在转变经济方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的特色文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者和创新的源泉,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文化遗产为经济发展提供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为此,不能因活化文化遗产而丧失了遗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样,也不能采取保守主义态度,对文化遗产封存不动。 相似文献
9.
王云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主持人语]自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以来,国内学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理论及实践进行了较多探讨。从现有的研究状况看,学者们大都将关注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上,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以及特别权保护模式上,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则相对比较忽视,将文化遗产视为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台湾民间的守护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章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台湾民间的神祇信仰完全继承了大陆,尤其是闽粤两省民间神祗信仰的传统。二省的神祗随着移民漂流过海,进入台湾,并在民间广为传播。台湾的守护神信仰也源于闽粤,但由于其特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其民间的守护神信仰比内陆更广泛,在早期的移民中,几乎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本文拟就台湾民间守护神信仰的形态、成因及各神的庙宇统计诸问题作一探讨。守护神信仰的三种形态估计在两宋之时,闽南民间的神祗即已传入台湾。此时“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民间信仰的神祗想必也随着漳泉百姓跨海入台。至明朝末年,台湾已建有供奉福建神祗的宫庙。迨至台湾归清,闽粤百姓视台湾为利窟,“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供 相似文献
13.
14.
15.
牟延林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下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蒋登科教授,与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一道,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原则以及保护过程中的文化关怀、青年的作用等进行了笔谈。观点不必一致,学术重在交流,相信我们的讨论,能对读者有所启迪。主持人:牟延林 相似文献
16.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知识习得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乔晓光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下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蒋登科教授,与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一道,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原则以及保护过程中的文化关怀、青年的作用等进行了笔谈。观点不必一致,学术重在交流,相信我们的讨论,能对读者有所启迪。主持人:牟延林 相似文献
18.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重属性,包含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和作为认同政治的文化标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分类保护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认同政治的保护困境。文章认为,在从事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以上两重属性,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与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