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说的一点不掺水分:地下文物位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位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第二(420处);32年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第一(50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是从河南开始的。河南文物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占绝对优势,在表现方式上,也呈现出“超炫”的一面:既有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相似文献   

2.
窦尼 《中华魂》2012,(10):37-39
河南:文化和旅游的强势融合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俗传统丰富多样,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目前全省84家国家5A和4A级景区中,历史文化和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库车县是文物古迹比较多的地方,因为它在历史上曾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保存下来的遗址较多.现在已保护的遗址有五十多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一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多处,县级保护单位三十处.所有这些文物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族人民在新疆活动的历史见证.由于库车地区比较特殊,其文化也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一是佛教文化,一是伊斯兰教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曾在库车县境内起过重要的作用,对这些文化遗址我们做以下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4.
发现     
在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已陆续发现百余件砖雕石刻,这其中,有很多具备相当高的文物文化价值,为文物专家所赞叹。尤其是北四环工地出土属明代的一件石五供,其上雕刻的文饰、人物和动植物栩栩如生。这批文物最重的达3至4吨,最小的也有十数斤重。(北京日报11月3日)从9月29日至10月7日,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经过探测,初步断定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家族墓地附近还有一座清代贵族合葬墓,据悉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行244公里,在恒山、太行山和燕山三山交汇处,一条壶流河从山间盆地缓缓流过,在此地有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张家口蔚县。蔚县共有各类文物遗产780余处,古建筑保存最多,达580余处,尤其是历史上的八百古村堡群落,被称为“第二道长城”。蔚县是位居河南省登封市之后的全国第二“国保”文物大县,被称为“地上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天津砖雕艺术植根于全国砖雕艺术蓬勃发展的土壤之上,其工艺精湛,构图充实,刻画深入,在我国独具特色。天津砖雕不仅有着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其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表述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体现着先秦儒家的思想。从文化整体的高度,对天津砖雕艺术表现、题材所折射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山城多胜景,曲径通幽处。 沿着盘山公路进入重庆市大足文物景区,只见石奇峰秀,飘逸逶迤,一尊尊造型逼真、气质浑厚、丰满圆润的石刻造像於峭崖陡壁上依势而出,或卧或立,或群居或独处,姿态迥导、眉目生情、仙气飘飘,整个景区雄浑壮观、瑰丽堂皇。 1999年,大足石刻荣列《世界遗产名录》,景区获“全国文物文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景区内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能把如此博大精深的文物窦库治理得如此卓有成就,作为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李岚清副总理关于保护好阿尔寨石窟的指示 ,同时为及时报请国务院将阿尔寨石窟特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听取国内知名石窟专家的评价与意见。 2 0 0 3年元月 6日 ,冒着数九严冬的寒气 ,迎着新年的瑞雪 ,“阿尔寨石窟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会议厅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我国考古界、石窟研究界、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藏传佛教研究界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马世长、齐东方、李崇峰、孟凡人、孙国璋、李裕群、杨泓、丁明夷、温玉成等先生。国家文物局文保司文物处柴晓明处长 ;内蒙古文化厅高延青厅长 ,文物处苏…  相似文献   

9.
一、题解敦煌学或敦煌吐鲁番学从根本上说是世界各国对于亚洲中部文化遗产(遗址与文物)的发现认识、搜集整理、解读翻译、编目刊布以及运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其它专门研究的学科。敦煌和吐鲁番作为亚洲中部两处最著名的文化遗址群,产生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文物,因而两处地名被用来命学,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是自然而合理的事情。但是当代国际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对象早已在空间范围上超越了敦煌、吐鲁番两地而扩展到以新疆、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整个亚洲中部,在时间范围上也突破了敦煌吐鲁番文物的发现年代而上溯到了十九世纪,因此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新疆库车、和田等地出土的文物也属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宁夏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地下考古发掘表明,宋代以来的雕刻艺术就很兴盛,而且风格多样。宁夏的砖雕艺术品,主要保存在各类古建筑和回族拱北建筑中。甘肃河州砖雕与宁夏砖雕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砖雕图案的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多重象征和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11.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2008年5月,赤峰市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该遗址。2008年10至11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和全面勘探,初步确认为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自2009年开始,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0年7月9日至10月15日,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2010年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7′46″、北纬40°08′28″,海拔高程为725-726米。发掘区域内为农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密布农作物。本次  相似文献   

12.
徽州传统建筑砖雕中的灰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雕是徽州传统建筑中主要的装饰方式,而灰塑则是砖雕成型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基于对徽州传统建筑砖雕中灰塑工艺的调研,论述了明清时灰塑的表现形式,从材料与工具、制作工艺流程、安装等方面对灰塑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历史遗存文物,数量的丰富、品类的众多,反映历史的系统性、分布地域的广袤性,在世文化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它使中国文化在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之林中呈现出独特的光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设立了文物局,作为全国文物工作的主管机构,陆续公布了几百处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博物馆有700多所,藏品约600万件,其中一级品有5万多件。近年来,许多重大考古成果如马王堆汉墓、秦俑、曾侯乙编钟等相继被发掘出来,从各个侧面再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常家庄园清代砖雕工艺精巧细致,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印证了清代砖雕工艺的发达程度。通过从山西常家庄园现存砖雕的实地考察,旨在从美学角度并结合儒家思想探究山西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题材、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特征。综合借鉴了传统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结合儒家思想对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陵川书鼓砖雕产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陵川县境内最近发现的两千余块书鼓砖雕艺术图案作品,是中国境内首次在以县为单位的地区发现的传统曲艺曲种与砖雕工艺美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在清代时期的曲艺兴盛提供了佐证,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砖雕工艺在本地区曲艺兴盛的情况下转化为一种民俗事象之成因提供了前提。文章从陵川书鼓砖雕形制概念、书鼓说唱在本地兴盛情况,书鼓说唱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砖雕艺人和本地说唱与民众思想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这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阐释,以期对此文化现象的深层次揭示、研究提供前提和可资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磨石沟塔     
磨石沟塔,坐落在兴城古城西北的红崖子乡二道沟村磨石沟屯西沟山上.塔为八角九级空心密檐式砖筑,存高17.4米.塔的基台部分破坏严重,原形现已不清,仅存须弥座的上枭及上枋.塔座上枋的一层仰莲之上为塔身,八面,每面边长2米,各角有一圆柱,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砖雕圆券门,门分两扇,上有门钉并饰兽面扑首.门外两旁各立一胁侍,长袍盖膝,两手合十.门上有砖雕宝盖,盖帘及丝穗清晰.中部皆雕砌砖碑,碑首为降龙图案,龟趺座,中间是方形碑面,其上分别刻有粗体梵文,文不可释.塔身上部有砖雕斗拱,  相似文献   

17.
陕西周原考古队1976年在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接着又在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群遗迹。这两处建筑基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界、历史学者、古文字学者和古代建筑史学者的极大关注。后来由中国古代建筑史学者对两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复原。这是建国以来陕西周原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陕西西周考古研究的最大突破,为陕西周原西周考古和西周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之审美,概述了砖雕装饰艺术创作规律及其审美。在此基础上,对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的题材、艺术表现形式、砖雕技艺、砖雕造型表达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阐释,砖雕装饰艺术题材由丰富的戏文和人文逸事构成,展现其传统文化的内涵美;采用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减地平雕等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技道融合的雕刻工艺,凸显了技艺美;艺术构思与艺术形象的巧妙契合,创造了富有意味的意象美;按照审美法则对古建筑进行装饰处理,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深藏山村79年后,红四军在平远县留下的五处红军革命旧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终被发现。这五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至今仍相对保存完好,它们分别是红四军纵队司令部旧址泰山肖公祠、纵队政委旧址华宝馆、军需处旧址善友草堂、后勤处旧址张家试馆及谢屋红军标语。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宁波市文物普查的系统优化运行模式,并对其构成方式、特点及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政府主导是文物普查系统优化运行的关键。由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同时成立两个普查组——地方普查组与专业普查组,密切配合,同步推进。这一组织形式便于全面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并将普查工作层层落实到最小的行政单位。该组织方式集中体现出科学、规范、全面、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对全国范围大规模实施文物普查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