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白居易是唐代最早写词的大诗人之一,白氏对词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以自己的“新歌词”推进了“声诗”向词的演化;以词作实践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以自己大诗人的声誉和影响.促进了词的创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佚名 《今日南国》2010,(14):42-43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这首由毛阿敏演唱、传遍神州大地的《思念》,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创作的。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是乔羽写给他那为3天的婚姻苦守了66年的二嫂……  相似文献   

3.
躺下的智慧     
周长行 《可乐》2008,(11):49-49
火车牵挂太多,就只能在一条路上奔到底。乔羽矮小瘦弱,经常受到一些人欺负,其中就有与乔羽同住一个院子的一个女娃。这个女娃比乔羽大,辈分却比他小,应该管乔羽叫叔叔。她长得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田汉在中国现代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田汉是中国现代歌词的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他把现代歌词从“蜕变、崛起阶段”推向“创立、拓展阶段”;他以创作的实绩和社会影响,使歌词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得到承认,并由此奠定了歌词的文体地位;在体式的建构中,他又突出歌的个性特征,使歌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代流行歌词中的古典诗歌元素主要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典故的化用、比兴手法的借鉴等方面,当代流行歌词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元素,并且在继承中有发展,使得当代流行歌词沿着中国传统诗歌中合乐之歌词这一脉络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6.
在通览方文山为周杰伦作的所有歌词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方文山歌词的独特美学风格:涵容广泛的歌词取材;富丽而奇特的想象;押韵的词句诗化的美。笔者认为这就是方文山词所以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不识字却非同凡响的母亲乔羽出生于山东济宁,他离开故乡60多年,一口乡音却从未改变.故乡养育了乔羽,也浸泡出他的喜怒哀乐,积淀着他的文化乡愁.让他和故乡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情感联系的,是血脉亲情,这种独特的思念,常常让乔羽梦回故乡,泪湿衾枕.  相似文献   

8.
当代流行歌词与唐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流行歌词向唐宋词诗意化的回归,不但是对歌词自身品味的提升,也是大众文化向高雅趋同的有力手段,对大众传播语境下精英文化的振兴、当代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歌词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中国现代歌词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文献综述。选取并评价了70本(篇)文献,将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歌词研究成果,分成六个方面加以评述:一、建立学科的理论努力;二、现代歌词史研究;三、现代歌词的文化学研究;四、现代歌词的创作法研究;五、现代歌词作家及作品论;六、现代歌词的类型学研究及比较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歌词学由歌词文体学、歌词文化学、歌词创作学、歌词美学、歌词传播学、歌词史和词人评传等分支构成.兼有诗与歌双重美感追求的现代歌词新文体,长期以来被遮蔽和忽略,没有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廓清歌词的内涵与外延,探究歌与诗从同源异流到各自独立发展的机制是歌词文体学的核心;歌词文化学是从现代的文化观念和视野出发,研究文化建设中的歌词活动,透视整个中国文化的某些不易觉察到的意蕴;歌词史是从思潮、背景、整体风格、艺术个性等方面为现代歌词寻找自己的坐标以及它独立的本体性价值体系.从现代社会的接受格局看,歌词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当下的歌词创作召唤理论指导,词坛呼唤着建立歌词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1.
选取《眷恋故乡》《达斡尔母亲》《达斡尔style》三首新创作达斡尔族歌曲的歌词创作进行评析,三首歌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民族音乐在传承和创新上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歌词文学性的不足,达斡尔族歌曲的歌词创作应该以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途径,提高歌词的感染力,不断繁荣民族音乐,彰显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2.
汪斋 《山西老年》2013,(12):19-19
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乔羽在创作《我的祖国》这首歌时,曾经非常“难产”。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流行歌词中的古典诗歌元素主要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典故的化用、比兴手法的借鉴等方面,当代流行歌词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元素,并且在继承中有发展,使得当代流行歌词沿着中国传统诗歌中合乐之歌词这一脉络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4.
反复是歌词创作中高频率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歌词结尾反复的艺术程式有:无阶式和有阶式及其升、降格式,分析了反复对歌词结尾程式的艺术处理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敏 《百姓生活》2012,(8):55-55
军歌的原型是《八路军进行曲》 201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创作者公木的百年诞辰纪念。公木本名张松如,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是著名诗人、学者。公木曾参与修订《东方红》歌词,创作电影《桥》、《白毛女》、《英雄儿女》的主题歌歌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歌曲的歌词,实际上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新诗诞生之后才形成并发展的。它在内在的精神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歌词的优秀传统,但它是用现代的语言写作的,且不受古代歌词体式的种种限制,完全是一种新的歌词体式。现代歌词有着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美学特征,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拟从文学性、音乐性和通俗性三个方面,对一般歌曲的歌词的审美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歌词中的诗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词与诗歌合一是一部既往史,如今歌词已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然而,二者仍然有着密切关系.诗歌可成为歌词和歌词可以是诗歌的情况并不少见.现代歌词中的诗歌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诗歌被谱曲而成为歌词,古诗今译成歌词,歌词原作即诗歌.  相似文献   

18.
宝玉曾经先后两次神游太虚幻境。在第一次神游中,他对那里“薄命司”所存的金陵十二钗诗画歌词表现茫然不解。警幻仙子叹息说:“痴儿竟尚未悟!”但在第二次神游时,他对这些仙籍的认识就不同了,“也有一看便知的,也有一想便得的,……”但这些仙籍中隐藏着的“天机”大多较难识破,所以宝玉能够解开的“天机”之谜毕竟还是少数。这些诗画歌词,是应用下面几条规则来掩盖“天机”的:一、把金陵十二钗的真实姓名,嵌在诗句或歌词中;二、把音同字不同的金陵十二钗的姓名嵌在诗句或歌词中;三、根据金陵十二钗个人的特点通过诗画歌词,进…  相似文献   

19.
歌词是一种凝炼的听觉艺术形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歌词的语言及其歌词抒发感情功能方面出发,分析了英语歌词的文体特点,并通过实例,就英语歌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性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杨昌江 《中南论坛》2007,2(2):77-78
现在歌词创造粗制滥造的情况堪忧,缺乏真挚的感情、集中的主题、鲜明的形象和明快的语言,故吁请诗人们积极参加歌词创作,使每首歌都是一首好诗。这也值得成为诗人们功业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