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鍾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一如果说《养生主》篇是从个体存在的角度,对人间的不幸有所透现的话;那么《人间世》则是在展现残酷的人间图景的背景上,来对个体的存在问题作出说明的。“颜回见仲尼,请行。”此句说颜回欲之卫而见仲尼,但开头不明说请行的目的、原因、打算,而留待下文从颜回口中说出。仲尼对于颜回适卫的抱负给予了棒喝,对于他“愿以所闻思其则”及“端而虚,勉而一”的两套行事方案均给予了否定。 相似文献
2.
解希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注“孤烟直”说:“或谓边外多迴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或谓”云者,实际就是他自己的意见,起码是他同意这种意见;赵殿成真是个不知诗 相似文献
3.
4.
王锺陵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读《庄》札记之七王锺陵一《人间世》篇虽已转向内心,但总体上说,还是相当注目于外部世界的,可以说,此篇内心、外在两个层面的阐述,其目的都在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小心谨慎地防止受到伤害。而《德充符》篇就不一样了,它所写的人是已经受到... 相似文献
5.
王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4
"唯道集虚"是庄子传授给世人的一个悟道法门。"虚"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否定常规的内心修炼工夫。从生存层面上说,虚能够使自己远离祸害,拥有一种安全感,进而悟道。从本体层面上说,虚能够使自己的本体——本性与世界的本体——道自行呈现。虚的工夫,类似于现象学所倡导的"悬置"方法,对现代人实现个体幸福而言颇具启迪。 相似文献
6.
陈光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6)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北宋范祖禹撰。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华阳县)人。宋仁宗嘉祜八年(1063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知陕州。事迹附见《宋史·范镇传》。范集中涉及《通鉴》编写的一些人和事,摘举于次,以为治史者之一助。一、“同编修《资治通鉴》”范祖禹在《龙门山胜善寺药寮记》中,自称“奉议郎同编修《资治通鉴》范某”(卷三六)。在《祭叔母宇文氏文》中,也称“左奉议郎同编修《资治通鉴》某”(卷三七)。两处均于阶官下系以“同编修《资治通鉴》”,这一差遣实际上成了他长时期的官职。范祖禹自幼育于叔祖范镇。范镇于庆历、嘉祜间,预修《新唐书》,历十七年之久,对唐史很有研究。司马光和范镇是好友,彼此过从甚密。所以他在《荐范梦得状》中说:“自祖 相似文献
7.
房日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小传》云:“樊州诗四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樊川诗四卷,加上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明明只有六卷诗,何以编为八卷呢? 经检核,《全唐诗·杜牧集》前三卷,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以下所引《樊川文集》,均用此本)前三卷所载诗同,编次与《樊川文集》亦同。不 相似文献
8.
9.
陈冬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4):106-106
在朱东润先生《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二十九中,载有梅尧臣连续创作的《次韵和景仁对雪》、《次韵三和景仁对雪》。此诗题似存在问题。如果诗题之“三”字原本无误的话,必当有“再和”。梅氏既然作有《次韵三和景仁对雪》诗,则其必定作有《再和景仁对雪》 相似文献
10.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9,(3)
一、《学阮公体》三首之一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料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已知。(商务影宋绍兴本卷二十一)是诗结句诸本分歧。《四部丛刊》本,陕西社影明刊本《中山集》同商务影绍兴本。而《丛书集成》本,《四部备要》本等作“暴己知”。按当以“慕己知”,为是,理由如下: 其一,“己知”乃“知己”之倒文。同书卷二十二《罢郡归洛阳寄友人》有云:“获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可证。又通观此题下三首,均乃一韵到底。其一叶上平四支(时、欺、医、知);其二叶上平十二侵(禽、阴、林、心);其三叶 相似文献
11.
王锺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一我在拙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中曾经说过,神话意象思维沿着形象的走向来展开,有两条途径:一是“增殖某一形象”,一是“沿着形象之间或明显或曲折的联系走向一种意象图式”(第155页)。这两点,我们在《人间世》篇中对于大木、支离疏等相关形象的表现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栎社树的寓言中,显然表现了一种增生性:从“散”字而有“散木”,从“散木”又引出“文木”。商丘之木的形象,则更是栎社树形象的一个整体性的承续。“南伯子綦游乎商丘,见大木焉有异”,南伯子綦,即《齐物论》开头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的南郭子綦。李颐云:“伯,长也。”“乎”,为“于”之借。“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车十乘”,刘宝楠 相似文献
12.
沈建中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6):132-137
清代科举家族之中,江西黎川陈氏和山西寿阳祁氏是南北颇为著名的两大文化世家。家族成员们通过科举入仕,在嘉道咸同光各朝,名人辈出。而两个家族又通过联姻这种方式,得以密切往来,直至民国以降,后代们仍互相唱和,力图维系这种文化上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王锺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在王骀的寓言中,庄子不仅以齐同论作为兀者王骀的精神支持,而且还将一种恢展的气象注入至弱者的形象之中,正是这后一方面未曾为古今《庄》学家们所注意。申徒嘉对子产“子齐执政”这一责问的回答,表现了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子产的责问,从表层上说,是执政耻于与刑余之人同其行止,表现了残疾人的遭受凌辱;而从深层上说,则体现了专制政体对仕子独立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4.
王锺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本篇是一篇安命论。本篇对于真人的三个层次的描写,即是对于人应如何存在的思考。“真人”一词是从“真知”一词推引而出,就好象《齐物论》中“成心”一词乃从“成形”一词所出一样,这是庄子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其中的逻辑是一种类比逻辑。天人关系这个概念,其含义是比较复杂的。它既涉及到本然状态与人为状态的关系,又涉及到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还涉及到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正是在天人之辨这样一个不同于《逍遥游》抒发对于大自由的向往的新的理论基点上,庄子在《大宗师》篇中对其理想人格作了集中的阐述。在真人三解这一部分,庄子以对一种人格形象的描述,来阐述一种安命的处世态度,并且是在更深的层次——生命跨物种的周流——上进一步阐发了天人之辨。引人注目的是,这样集中地对理想人格形象作出描写,是《庄》书中前所未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锺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故圣人有所游”,此句古今《庄》学家均不得其解。作者以为,此句是从上文形德之辨向下文天人之辨过渡的中介,必须抓住这样一个层次关系来加以阐述。游者,是说不为外形所束缚也,也就是说,能够超越于外在表象去看待问题。更进一步说,就是能够解脱于世俗之见,把握到一种本真的存在。也就是说,“游”是指的一种超越性。超越性的第一个层次有两项含义:一是残丑者自身的自尊自信,一个阶段的不幸不该成为终生不幸,人应该有从挫折中站起来的勇气,他的发展前景仍然应该是尽可能远大的。一是形全者之忘其为残丑者,亦即是不以残丑作为看待人的标准。这就是说,他人不应以伤残者一时的不幸来设置其日后向上的障碍。由忘形而上升到对于知、约、德、工的超脱,这是超越性的第二个层次。如果说第一个层次是就形之残丑者而言的,则第二个层次便是对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超越。如果说第一层超越性所形成的乃是浑才于德、浑德于无形的才德观;则第二层超越所向往的便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然状态。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高邮王引之(1766—1834)《毛诗述闻》记述乃父王念孙(1744—1832)解《诗》之见,并集己意,是训释《诗经》登峰造极之作。然智者千虑,容或有失,如王念孙误解《汉广》言刈其楚之楚为高,继而错释翘翘错薪之翘翘为众。楚实为木名,而翘翘义为高。《汝坟》伐其条枚,王引之认为条是木名,却无明证。条应为泛名。《鹊巢》维鸠方之,王引之以方为放,训作依,然举证不足,方当依《毛传》释为有。又如《谷风》伊予来塈,王引之读塈为忾,释作怒。塈训息则更合诗意。《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王引之读景如憬,而本诗景字作景象义,则更为平实。《遵大路》次章,王念孙以变韵为由,以遵大路兮之路为道,然变韵并非单一形态,而此诗亦事关合韵。本文就此六则,详论王氏父子之得失。 相似文献
17.
应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3)
一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法家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生于中晚唐之交(公元773—819年),出身于地主阶级的中下层。当时,安史之乱以后不久,由于多年战争,人民受到极大的苦难,北方一带,受害尤重,有些地方,赤野满目,人烟稀少;就是南方,也因赋税苛烦,豪强兼并,人民生活艰难,逃亡流离者甚多。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所描述的凄惨 相似文献
18.
武小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22-2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9.
游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4)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