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 2 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 ,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 ,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 ,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 ,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学前期是个体人格的奠基时期 ,要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潜能 ,绝不能仅仅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创造技能与技法 ,还应关注其创造人格的塑造。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两大支柱是“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肯定的自我意识” ,即“好奇心”和“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据此采取积极的、相应的策略 ,科学地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促进创造性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素质决定了教师作为培养者的角色地位,培养创新人才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教师的培养作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创造潜能,营造创造环境,训练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人格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人格特质体现在人生态度、创造动机、认知风格和意志品质四个方面,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人格特征。通过对人格动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高校德育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激烈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效率的竟争。一切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重个体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造型儿童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则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创造人格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必要的内容之一。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创造人格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奇心、自信心和求异精神,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主要场所。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原因在于教学气氛、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解决出路在于上述三者的改善,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出发,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理想人格是一个人在人格追求上的奋斗目标,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是个性化的自由人格,属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格精神是创造。创造性是人成功的完成某种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人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创造性是个性化理想人格培养的途径,正是人的创造改变着自然,改变着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成就自己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教师的创造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创造人格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因素、创新智能因素和创造个性因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在教师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高职院校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对大学生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青年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力量。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模式主要有认知切入、情境陶冶、活动交往、体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总结出目前关于创造性人格研究的主要模式,即:个体差异的研究、时间一致性的追踪研究和创造性人格的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这3种研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塑造人格。创新型人才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如进取性、独创性、抗压性与坚持性、自律性与专注性等。塑造这种人格,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必须研究青年人格发展的特殊规律,如人格发展的价值目标、人格发展的动力构成、人格发展的社会适应等问题,遵循创新型人才人格形成的规律、破解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创新过程不仅包含有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创新人格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因素,是体现在创造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造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背景,通过引发、促进、调节和监控创造力以及与创造力协调配合来发挥作用。大学德育课在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地激励和发挥德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德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法的改革,在德育课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大学德育课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其实施途径主要有二: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结构,二是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成果三个方面的统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个性塑造与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 ,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个性因素是最核心的因素。个性倾向性影响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动力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特点和效果 ,高创造力者与低创造力者具有显著的个性差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个性入手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现代人格研究是人格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它是对适应性的正常人格的超越.马克思较早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概念。人本主义思想家对健康人格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马克思的结论.潜能实现、创造力与独立人格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基点.是转型期培育健康的现代人格需要重点做好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 ,素质教育要确立创新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