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学——个体价值的张扬与社会价值的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价值尺度可以从个体的,也可以是从社会的两个层面来界定.一方面,文学可以表现主体欲望和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即本文所界定的文学个体价值;另一方面,主体在完成了创作以后,又希望作品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为自己获得利益、名誉、地位."嘤嘤其鸣,求其友也"即本文所界定的文学社会价值.在网络世界中,文学的主体生命本能得以极大的张扬,与此同时,却又存在着强烈的否定文学的社会价值功能的倾向.本文拟就从网络文学的文本存在方式的特点、网络文学的主体特点、网络文学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文学的存在的这种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文学阅读的三种基本形态"正读"、误读和曲解."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阅读,文本意象内容的复原和创作意图的究问是"正读"的常见步骤;误读强调变更和革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阅读,它追求对文本意义的自我限定和转换引申;曲解崇尚以我为主、结论先行,是一种主观化、随意性的文学阅读.文章认为,曲解不足取,完全意义上的"正读"也不可能实现,但创造性的误读有必要以"正读"和曲解作为两极屏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哲学“诠释学循环”的要害在于,在所谓的部分与整体循环关系观念下,把存在结构认识化。其实,存在论中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并不构成一种循环,因为它们互相依存而向对方设置自身,它们没有独立存在形态,不能分离抽引为某种逻辑关系的端项。诠释学循环论者没有区分文本存在的客观自在关联和文本意义的主观把握的现实形式,笼统地把文本的全部具体存在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内容,最终导致所谓诠释学循环。完成态的存在构造的确具有部分—整体的协同联系和制约结构,但问题是制造这一成果的认识过程为何。诠释学循环的错误是由于误认认识结果的结构为认识过程的结构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它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是,作为以概念体系把握客体的思维结构却只存在于主体头脑中。一方面,构成思维结构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主要存在于主体头脑中,另一方面,加工信息所凭借的概念和知识也存在于头脑中。如果撇开其生理基础不谈,概念就成为构成思维结构的最基本元素。主体所把握的概念并不是以散在的、混乱的无序状态存在着,而是依据其自身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结成不同的概念框架。思维结构中的概念框架首先表现为由数量不  相似文献   

5.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的戏曲、小说作品中被大量改编 ,据笔者统计 ,共有86篇拟话本被改编 ,出现 1 2 5篇嬗变之作 ,主要是集中在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品。与原作相比 ,嬗变作品存在明显的文人化创作倾向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本创作重心和表现对象的文人化 ;关注文人话题 ;注重社会教化功用。这一创作倾向的出现是与实学思潮的熏染、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现实影响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一、真理在认识上的形式主观性表现为实践中的理解歧义性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某一真理的客观内容,只要为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迟早会被人发现。但在真理形成过程中,主体因素不可避免地参与进来,并决定着真理的具体形式和表达方式,使其获得个  相似文献   

7.
语境问题是影响文艺阐释效能、功用、甚至阐释性质的重要因素,其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有创作语境、接受语境、历史语境三重关系;其在文艺批评中的表现,有对象语境、关系语境、结构语境和功能语境。文艺阐释语境中的内容,表现为“说什么”,作者的言说意图与文本表达的客观效果之间是有差异的。文艺阐释语境中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对谁说”,即言说者对谁说和所说内容谁在听的问题。以上共同构成了阐释语境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文艺阐释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达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程军 《兰州学刊》2013,(4):85-91
作为一个后现代热门概念,双重性指两种对立相反的、处于两极的要素、性质或范畴的共存、并置、对照并结合在某一事物之中的存在状态。戏仿作为对源文本带有反讽、戏谑意图的模仿和转换,是天生地具有双重性特征的体裁。双重性特征在戏仿的词源、戏仿的文本结构、戏仿者对待源文本的态度、戏仿的功能指向方面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双重性特征使戏仿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文艺美学领域中诸多固定、僵化的分类和划界,成为一种典型的"杂种"。  相似文献   

9.
任何文本的审美张力都导源于言(文本)、意(创作主体意念)、物(客观世界)三者的意义错位而形成的意义间隙,"朦胧诗"正是这一诗学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意念的突出与高扬表现了"朦胧诗"人对诗歌文本审美张力的重视,其所采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使得他们有效而适度地调节并控制了文本、诗人意念、客观世界三者之间的意义间隙.其大量的成功之作在文本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达到充分的和谐,隐性意义的适度隐度隐循使得其作品获得了强大的审美张力,具有深厚的审美蕴涵.  相似文献   

10.
聂锦芳 《学术研究》2004,1(12):5-10
文本的写作过程、最初的思想内容与其后来所造成的影响之间存在一种错综、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过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夸大了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 有意无意地把以后因复杂因素而产生的判断附加于前者。本文分析了《共产党宣言》的定稿结构, 运用新的文献材料重新梳理和甄别了它的创作过程和传播途径, 认为它在马克思主义文本序列中经典地位的确立, 并不完全是由其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奠定的, 更主要的由后继者对它总体思想中的某些部分的突出强调和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0年代 ,我国新时期文学出现了两种创作倾向 :“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它们带来的是一场革命———形式和内容上的革命。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文学的浮躁。  相似文献   

12.
钱伟 《兰州学刊》2007,6(4):150-152
<诗经>文本自身的审美性与其由"经"的地位而产生的政治道德要求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儒家在解释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时的主要任务.在对<关雎>的释读中,通过认定作者和调整诗歌重心这两个策略,文本中原有的以男女情爱为中心的个人体验被置换成了道德训诫.儒家的这种对文本的控制,对文本释义权的控制,实际上决定了对读者进入体验通道的控制,并最终决定了对读者体验取向的控制.这一释义策略最终又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文学批评总是把作者的创作意图放在首要的和核心的地位,认为创作意图具有一以贯之的决定性,从而形成了创作意图→作品→读者的模式。新兴的接受美学理论打破了这种作者决定论模式,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提出了作者只决定本文,读者与本文才共同决定作品的模式以及读者单独决定作品的模式。虽然接受美学理论本身是多元发展的,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差别也很大,但在反对作者中心论,主张读者对文学具有决定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在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这一对立的两极中,实际上隐含着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对待艺术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本的独立表现在它作为语言编织物 ,既依附于创作主体而又背离于创作主体独立自由的话语世界。它以自身的逻辑形式和词语、句子、代码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的物质世界。从情感入手分析感情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运动变化过程 ,可见出其在创作主体→文本、文本→欣赏主体、创作主体→文本→欣赏主体三结构中的浸透与背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Widdowson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前文本的概念,认为在批评语篇分析中既要考虑到作者的意图和价值观,也要重视读者文化背景所导致的阅读倾向.这一观点对当代翻译研究有所启示,在进行以译文本为中心的外部研究的同时不能放弃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内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小说叙述风度管窥贾越在重视张扬叙事个性的现代小说中,创作主体运用语言材料建造起来的叙事文本,是一条符号链,同时也是一股情绪流。当创作主体所采用的语言表现形式与人类某种情感意绪达到同态对应或异质同构时,叙述形式匣产生了情感表现性,在文本的语言符号链...  相似文献   

17.
一部小说由作家创造出来,经报刊公诸于世,自然是要让读者阅读的:这是一个尝识。创作主体是以符号形态聚集凝固成小说文本的,而接受主体则是通过文本的具体化使客观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这一双向过程的存在,确立了接受活动的位置。正是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创作才得以最后完成.然而,随着莫言、马原、洪峰等一批所谓“独  相似文献   

18.
刘敬鲁 《学术研究》2002,65(4):16-2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实际探索了两个主要问题 :存在的意义问题和人的生存由何而定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对这两个问题的继续思考 ,最终导致了他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实质上是从此在的生存是存在的一种突出样式到人的生存是被大化所决定这样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这表现在理论结构、内容实质、人学主体等方面。但同时 ,在海德格尔的前期和后期思想之间又没有一道绝对隔离开来的鸿沟 ,相反 ,二者是有着内在发展逻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前期人学思想所思的内容是后期人学思想得以形成的实际上的出发点 ,后期思想则是海德格尔对前期思想所提出的根本内容进行更深入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剖析了 2 0世纪 4 0 - 70年代中国作家的革命英雄情结的心理生成机制 :由于外在的文化压抑 ,导致了创作主体内在的文化心理焦虑 ,由此产生了文化认同和人格认同的心理需求 ,从而在创作主体的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集体化的理想自我———革命英雄人格。其次 ,进一步分析了这种革命英雄情结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得以外化的主要文本策略———理想化运作 :在叙事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对人物形象展开理想化塑造 ,在抒情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的个体身份感的丧失和群体身份感的膨胀。  相似文献   

20.
钱伟 《兰州学刊》2007,(4):150-152,14
《诗经》文本自身的审美性与其由“经”的地位而产生的政治道德要求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儒家在解释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时的主要任务。在对《关雎》的释读中,通过认定作者和调整诗歌重心这两个策略,文本中原有的以男女情爱为中心的个人体验被置换成了道德训诚。儒家的这种对文本的控制,对文本释义权的控制,实际上决定了对读者进入体验通道的控制,并最终决定了对读者体验取向的控制。这一释义策略最终又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