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历山大在《道德体系生物学》(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Alexander,1987)中首次提出了间接互惠的概念,并用它来解释人类大规模合作行为:助人者为受助者提供帮助,对这种恩惠的报答不一定来自受助者,而可能来自被其他助人者帮助的其他受助者,此即间接互惠的机制(Alexander,1987)。亚历山大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他人在场所形成的名誉机制,蕴含了一种进化的视角。今年恰逢《道德体系生物学》出版20周年,本文拟用一种进化的视角来详细评论它所开启的间接互惠行为研究领域的当代发展。本文的评论专注于近年来间接互惠行为的研究进展,详细梳…  相似文献   

2.
吴妍  姚俭建 《社会学》2008,(1):29-34
作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在提升整个国家。的慈善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民营企业从事慈善行为具有三类心理动因:(1)利己基础上的利他;(2)互惠利他;(3)纯粹利他。运用法制、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理动因,是发展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互惠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模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互惠行为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些可能是芝麻小事不足挂齿,而另一些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能解燃眉之急.“互惠交易”形成并巩固了信任,而信任能够使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4.
一、利他主义——社会工作的精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一样是伦理学的两个县本的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正加利己主又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一样(如中国古代杨朱的利己哲学西方理性主义利己现和极端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同样有不同的存在(表现)形式:奉献式利他与互惠式利他有不同,中国的“差序格局”式人际关系使利他行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刘洋  朱连增 《现代交际》2023,(11):84-90+123-124
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者,正也”,即作为国家政治治理与引导的为政者自身应具有德性;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者“为政以德”应该以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使人民具有道德。而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秩序,在这一秩序下,大家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在论述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有两个著名的假设——“经济人”和“道德人”.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们的行为。“经济人”强调人们活动的出发点是利己,而“道德人”说明人们在活动中兼顾“利他”,文中将论述斯密是怎样将个人利己主义与社会公众利益实现结合。  相似文献   

7.
任何社会都是一定伦理约束中的社会,任何道德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基础上的道德,简言之,道德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趋向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有关道德的理论话题可以大致分为两种:道德至上论和功利主义论,前者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在“道”与“器”的选择困境中要求“道”在自我人格中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要求人性的持续改造以及君子之风的良好培养,并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改造,这是典型的儒家传统教义;后者则把道德放置在理性人的标尺之下,衡量人们道德与否的基础是市场交易中人的伦理行为的正当程度,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交易平等…  相似文献   

8.
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来,亲社会行为的进化就一直是个难以解开的命题。科学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亲缘选择理论、直接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惩罚理论和文化群体选择理论等。在主要介绍惩罚理论和文化群体选择理论基础上比较了各理论的优缺点。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和各个层面上的交互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决然不能分开的统一体,甚至可以说,二者在内核上是互相包容的。精神生活是个体内心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体认、载录和诠释。作为一种体认,它反映的是个体内心静态形态,而作为一种载录和诠释,它反映的是个体内心的一种动态形态。无论是静态形态还是动态形态,都表明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天然的内在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实际上是其精神生活从“内部”向“外部”的延续,是精神生活的“物化”表现。从这方面来看,精神生活无疑就具有物质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化互惠的多种含义,然后分别针对个体网和整体网,探讨各种测量互惠及一般化互惠的方法,并结合社会支持数据对所界定的一般化互惠进行了测量。一般化互惠背后潜藏着人类社会的一个特质,即社会互动的“公平性”,坚持“扬善惩恶”;搭便车行为因而不能广泛存在,“理性人”假设受到严峻挑战。文章最后概要指出一般化互惠体现“交互性”,因而是一种补充“因果性”的新的社会科学解释观。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与青少年亚道德——兼谈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2000年到来之际,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网络社会正逐步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这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类数千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在网络社会中也正面临着失范的考验,这既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机遇,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理应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加以建构。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拓荒者,在网络社会中他们有条件、也有资格参与网络道德的建构,然而,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是属于“亚道德”范畴,它不能主导社会主流道德的方向,只能对其加以…  相似文献   

12.
律师职业伦理问题的讨论,自这一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律师既要维护正义即利他,同时又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收取一定的报酬即利己。在“利他”与“利己”的伦理选择过程中,律师职业永远成为一个“二律背反”的话题。因此,律师很难离开“利他利己”的矛盾选择。如何在“利他利己”的冲突中进一步协调和平衡,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职业的根本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现代妇女》2010,(10):44-46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所要经历的几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由“五形态理论”及作为其补充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和“三形态理论”这样相辅相成的两部分构成的。“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要经历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总体概括,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则是具体而复杂的,需要把“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具体化、民族化,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馈赠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只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简单的交好行为,经过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到了封建社会,馈赠活动被统治者加以规范化,赋予和注入了礼仪的内容,使它带上了强烈的人伦道德意义和色彩,成为中国传统文明殿堂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人们所进行的大量馈赠礼仪活动中,共同遵循的伦理准则和信奉的行为文化信条有三点: 一是“投桃报李”。它来源于《诗经》中的著名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倡导的是一种“礼尚往来” 的行为准则,“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要求人们共同遵奉:真诚相助、…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中国人应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如何在新旧道德观的冲撞中求得调适与超越,以填补因体制转型和观念震荡而产生的道德隙缝?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什么?人之本性“利己”还是“利他”?市场经济有无人情?不让有钱的人有势,不让有权的人弄钱;这是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始终认可一种不可感知、不可经验的东西——自由意志,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批判并延续关于自身的道德行为,这也正是康德著写《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时的思想起点,就好比"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一样,自由意志亦是作为一种理念,先天根植于人自身之中。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本书中,自由意志即是康德反复强调、反复省察、反复说明的那个"隐秘的动机",它也是我们理解康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以西村为例尚会鹏本文通过对一个村落的调查认为,村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即亲属关系、非亲属关系和“虚拟亲属关系”。“认干亲”现象属于“虚拟亲属关系”之一种。它是将非亲属关系“亲缘化”的一种形式。认干亲又可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8.
“非常道”     
人类在为世界命名的过程中,往往以对人和禽畜的威胁程度为依据,将唯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善恶附加到动物身上,使之成为一种象征。所谓“狼道”与“羊道”,正是如此。如果以此为标准,我们也许可以将从古到今的思想家划分为前述两个序列。  相似文献   

19.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周易》思想的分支。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也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这些两种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周易》的思想,就是“变”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王小章 《社会学研究》2023,(2):93-114+228
道德社会学将考察对象从道德哲学所思辨的抽象道德律转向由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舆论三个基本层面所构成的经验性道德事实。构成道德事实的三个基本层面也是体现出道德情感性的三个层面。随着社会形态从传统的小共同体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大社会转变,三个层面的道德情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因应这种变化,道德形态也须作出相应调整,包括公德与私德相分立,在日常公德中突出“消极义务”,道德形式向普遍化和正式化转变等。总之,道德须从一种习传、不言而喻的“默认一致”形态向一种“反思性”的自觉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