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部署以来,市文明委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城市文明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文明之花遍植城乡,全市环境犬为改善。  相似文献   

2.
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以郴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旅游业逐渐由观光旅游层次向度假旅游层次转化[1],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温泉旅游度假区在全国特别是南方地区不断涌现,温泉旅游开发成为一种热潮。然而,相对于我国温泉旅游的快速发展趋势,相应的学术研究却显得滞后。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图以郴州市为例,对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作一些探讨,以求为我国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一、郴州市温泉旅游开发概况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水温在25℃以上的温泉共有38处,水温…  相似文献   

3.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下简称创优),是国家旅游局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创优提高旅游城市的总体素质”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步伐。大庆市把创优作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已于1998年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请并得到了批准。因此,如何搞好创优活动并取得成功,就成为业内人士重点思考的问题。思考之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是搞好创优活动的前提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创优是一项重大的实践活动,需要调动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组织各方面的人员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因此,首要的问题是要提高认…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旅游形象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成伟光 《学术论坛》2001,(5):127-130
优秀旅游城市就是城市旅游功能及其形象优于其他城市,这通常要靠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来实现,即就是要明确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准确给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借助于企业形象塑造的CIS方法进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和创新,然后对城市旅游形象在旅游市场上进行营销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山市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旅游立市、旅游强市主线,快发展、求实效,努力营造了“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三美”(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围绕旅游抓创建,抓好创建促旅游,以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带动文明创建的大提高,以文明创建的大提高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具体有五点。  相似文献   

6.
改版寄语     
《琼州学院学报》2013,(3):I0001-I0001
<正>作为中国最南部的一所公办高等学校,琼州学院拥有两个校区:一个校区在海南岛最高峰五指山之麓,主校区则坐落在充满魅力的滨海城市三亚。五指山曾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素有翡翠城之称,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民族民俗风情浓郁。三亚则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是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城市。琼州学院依山傍海,得天独厚,以山的骨骼和海的胸怀雄踞琼南,没有理由不成为世人瞩目的优秀高校。《琼州学院学报》是琼州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凝聚着本校的学术目光,显示着本校的学术姿态,也没有理由不成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期刊。为此,本刊自2013年第3期起进行了改版,  相似文献   

7.
时届新世纪临降之际,中共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的新思路,为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在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如何理清思路,切实举措,进一步发展黄山的旅游经济,是摆在全市各级领导,特别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此略陈拙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茂名市旅游业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和重视,旅游景区的建设、资源的开发和规划、配套设施的完备等方面都在日益完善。如何让茂名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旅游业中发挥作用,使茂名的旅游市场更具备知识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刺激的需求呢?笔者在本文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市作为奥运协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也分享了奥运的品牌和注意力资源。秦皇岛市后奥运旅游发展既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创建休闲度假型旅游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休闲旅游功能,积极谋划休闲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水平,推动秦皇岛后奥运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避免后奥运“低谷效应”。  相似文献   

10.
安传艳 《理论界》2008,(8):223-224
本文在对旅游城市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提出旅游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来自旅游需求的拉力和旅游供给的推力,外在驱动力为城市化的带动、政策制度、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李瑶亭 《兰州学刊》2013,(1):99-108
随着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以旅游为重要功能的城市呈现出旅游化趋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主动对接旅游产业,出现了在城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城市资源、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旅游化.文章从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角度定义了城市旅游化,构建了综合衡量城市旅游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我国26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通过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这26个城市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在城市旅游化进程中正确认识城市旅游化水平差异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胶南市地处青岛西海岸,面积1846km^2,沿海岸线156km,辖17处镇、街道,拥有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人口86.8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3.
海滨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与对策--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具有发展海洋旅游的优越条件.海滨城市是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建设海滨旅游城市是发展海洋旅游的战略措施之一.本文以濒临南海的深圳市为例,分析了深圳发展海滨旅游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阐述了深圳城市和旅游发展路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深圳建设海滨旅游城市的导向模式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国平  方旭红 《社会科学》2004,(12):102-108
1927-1937年,现代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下。苏州兴起了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设想与实践。当时,建设“住宅都会”和建设旅游城市成为苏州各界的某种共识;城市的旅游功能在苏州的城市规划中被突出。为“吸引游客”,苏州有关方面修建了联通各风景区的交通干道,开辟旅游线,并着手整理名胜古迹,增辟新的景点。苏州这一城市建设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作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综合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增加城市经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加快城市整体发展等。我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因此,各地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各城市之间在客源和旅游知名度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致力于发展旅游的城市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者的心中树立鲜明的城市形象,能够推出亮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魅力黄山     
黄山市是以黄山命名的省辖市,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市辖3区4县和黄山风景区,国土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近150万。  相似文献   

17.
据要冲而枕碧波,倚黄山而面九华,黄山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其中太平湖和太平猴魁,均堪称旅游资源中的极品。因此,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热潮中,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进一步确立黄山区在我市旅游大格局中的市场定位,诚然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青海省会西宁作为历史古城,存在着历史文化特色不够显著、市区内现存优秀历史文化建筑较少、有旅游价值的景点少等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把握西宁历史发展的文脉,从西宁建城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多民族聚居并相互融合、多元文化与多种宗教共存等历史文化特点中,寻找西宁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旅游亮点,加强对城市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强化城市的个性特点,开发旅游项目,使西宁的旅游经济有新的持续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实施黄山旅游国际化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设成为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早日建成国际旅游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为此,“十一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分析黄山旅游发展的态势和面临的绝好机遇,作出了强力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的战略决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的决定》,这标志着黄山旅游国际化已经破题,黄山融入世界旅游大格局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0.
微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2008年,中国在旅游工作会议上将现代旅游业转型作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之更具有休闲化、体验性、多元化、特色化。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出游时间、方式、目的地、活动内容等方面更加灵活自由。它与短途旅游、背包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时间短,距离近,小众市场,体验性强,无景式,消费少,随意性大等特色,这正迎合了中国旅游产品转型的市场需求。微旅游的发展应在政府部门引导和旅游企业参与之下,遵循自身特色和传统旅游开发的基本性原则,抓住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创造新型的微旅游产品,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挖掘潜在微旅游市场,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大营销力度,在现有的旅游政策基础上完善微旅游保障机制。唯其如此,微旅游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促进中国旅游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