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可创造财富,改造世界,作为消费者又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口数量的多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口数量的过多或过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靳环宇 《西北人口》2009,30(5):69-72,76
在物质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峻的今天,经济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初衷已经悄然改变。其发展悖论凸显。两型社会建设框架的提出,为解决这一经济发展悖论提供了契机。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人才资源作为社会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将人才资源及其派生的其他非物质资源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从而发展人才经济,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悖论的方法,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基础,没有资源的支撑,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都不可能有相应的发展。而资源可承载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是有限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考虑到资源承载力的限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增加,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日趋明显,针对资源效率低下、承载力减弱的现状,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这无异于增加了资源的总量,提升了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模式探讨林成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城镇化问题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口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分析山东省的人口城镇化特点,探讨实现山东省...  相似文献   

5.
按一般的人口与经济规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食率水平愈低,反之则愈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但由于在我国生育率影响因素中强烈地介入人口政策、计划生育这一成份,导致生育率水平有修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现象的出现: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生育率也仍保持较高水平;有些地区虽然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育串已降到了较低水平。目前,广东省内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殊江三角洲各县的自然条件较好,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均较高,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流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作用。合理的人口流迁,极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不合理的人口流迁,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农村人口流迁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少其消极作用,关键在于人口流迁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1.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的变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调整问题,也有成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的变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特指老年人口这一群体的变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p此,我们在进行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要注意把握研究对象,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老年人口的比例问题和数量问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家庭变动趋势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家庭变动趋势和预测□詹永富(上海市统计局人口处20000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现状和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本文就上海家庭的现状及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些主要影响作简要分析。一...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社区建设和发展社区功能,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即将到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时期,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特别是为者服务事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社会意义之一,发展社区老科民务,有利于建立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亿,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800万,204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峰值期将达到4.1亿。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超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建立起适应老龄化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人口增长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三步发展战略的论述李国锋,秦凯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我党在人口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发展,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1.
朱恩生 《当代人口》2001,(3):50-52,27
流动人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支特殊的劳动力大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一个不稳定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管理、服务得法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依据萧山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的有关外来人口信息数据,就全区外来人口的现状及管理对策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社会生活质量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社会生活质量的预测与分析厉复魁社会生活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标志,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科学地研究和预测生活质量的提高问题,就成为研究和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内容。建国以来,吉林省居民的生活状况就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但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人口转变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联。人口的自然变动虽有其自身的生理生育规律,但只有通过社会条件才能实现。决定人口转变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进程中的人口转变深切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最终还是要把着眼点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上去。通过创造有利于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加速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8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那主要是靠行政手段、靠突击和孕后补救取得的。在人口过快增长时期,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来减缓人口增长是必要的、有效的。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浦东开发中人口的变化肖现平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群体大多数健康长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不仅体现为寿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在健康老龄化社会里,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社会代际间关系和谐,几代人各得其所,社区和各种社会组织都能发挥作用。老年人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建立怎样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才能适应我国国情?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一、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所要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不是由国家出资,而是以农民自我筹集积累资金为主要形式。这样,农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将直接关系到这一制度的实施推广,这是由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们首要的考查因素是一个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涵盖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既然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养老负…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所谈论的性别更多的是指社会性别,它赋予了生理性别不同的社会性质。女性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女性就业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只有在经济上获得独立,才能提高其社会地位。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就业状况往往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女性就业率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女性个体来说,在现代社会中就业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是决定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妇女就业作为开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学校科技人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分析阎小培,冷勇一、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现实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核心与关键,科技人力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述陕西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述陕西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张国凤(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杨陵712100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也反映了人类自身生产与资源生产的互为条件和相互制约的矛盾。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长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否则,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妇女作为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面对这场变革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也不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妇女的多重作用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妇女就业机会的增多,妇女对社会经济参与程度的增强。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妇女的劳动参与水平有所不同,妇女的就业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从妇女的就业状况的地区差异可以看出。同时,社会经济变革中就业给妇女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对这些多重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创造既有利于妇女参与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它对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