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黄莺  张严冰 《南亚研究》2011,(3):100-115
印度的地区和自身经济发展政策深刻影响了南亚经济合作进程。近20年来,印度对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视逐渐超过对政治、安全问题的顾虑。在其积极推动下,南亚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出内聚力弱、外向性强的特点。总体而言,印度在地区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基础差距较大,贸易互补性不强;贸易成本较高;南亚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投资吸引力较弱,以及地区政治、安全因素干扰等。  相似文献   

2.
斯里兰卡是南亚最先实行经济改革的国家,早于印度(1991年)和巴基斯坦(1986年)。在1977年它就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改革的内容是调整经济政策,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17年来,斯里兰卡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斯里兰卡正从一个传统农业国向多样化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3.
印度独立以来已经有三十五年了。在这一不短的时期里,印度在经济上取得了缓慢的发展,在政治上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在社会变革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个南亚大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近两年来,民族、语言纠纷连绵不断,种姓冲突波及大部分地区。不久前印度几个邦议会选举的结果表明,英·甘地的国大党声望在下降。在经济方面,一场新的外汇危机正迫使印度政府调整经济战略,实行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种种迹象表明,印度正在经历一个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 一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经济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国家干预,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较早的国家之一。独立三十多年来,在尼赫鲁倡导的公营、私营经济并行发展的“混合经济”政策指导下,通过实行印度式“计划经济”,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多种措施,印度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2 0 0 3年 9月 2 3日至 2 4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南亚学界的 12 0多名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 5 0余篇。学者们围绕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南亚与云南的次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 1)关于中印关系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 ,双方联合发表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印方在宣言中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对中印建立互信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学者提出 ,为使中印关系很好地发展 ,在增加领导人之间的互访的同时 ,应当加强与印度各党派尤其是反…  相似文献   

6.
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南亚的大国印度自1991年推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后,开始关注东亚成功的快速发展的经济。拉奥总理、辛格财政部长多次强调印度要学习东亚的经验。 近几年来,印度同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活动大大加强,联系越来越密切。去年印度与泰国达成在投资、旅游和贸易方面进行合作的协议,今年它与东盟决定成立东盟—印度扇形联合  相似文献   

7.
印度自1947年8月15日独立,已近四十年,几十年来其经济建设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国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印度已从一个昔日靠外粮度日,只能生产简单机器的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粮食基本自给,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整,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经济发展的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须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对于印度经济的研究和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为了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加速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正在利用其经济上的巨大优势,在南亚伸张势力,扩大影响,加强同南亚国家的关系。南亚国家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促进经济的较快发展,争取较为优惠的经济技术援助,也在努力发展与“超级经济大国”日本的关系。由于彼此之间互有所求,所以近年来日本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9月 1 5日至 1 8日 ,由中国南亚学会和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研究南亚问题机构的 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并提交有关学术论文 30多篇。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中印经济比较、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印度新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印关系、印巴关系、南亚安全等问题 ,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关于中印经济比较 学者们一致认为 ,无论就经济增长速度和总体经济规模而言 ,中国经济都超过了印度经济。同时 ,学者们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有关“印度经济将超过中国”的观点极为重视。学者…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南亚学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南亚国家间及我国与南亚各国间关系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有关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们就此专题热烈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与会代表都注意到南亚是个贫困地区,南亚土地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3.3%,但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0%(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2%,对外贸易总值不到世界的1%,有3个国家属最贫困国家。因而这个地区急需发展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可惜由于历史方面等等各种原因,南亚国家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争端,分散了自身建设的力量。南亚次大陆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巴之间,因民族、教派及领土等问题引起了对立和军备竞赛,是这一地区引人焦虑的问题。其他又如印度从  相似文献   

11.
世界性石油危机对南亚国家的影响很大。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提价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就曾把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列为受冲击最大的国家。如今南亚国家又受到石油价格暴涨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双重挤压,能源危机日益加深。一、石油危机对南亚国家的冲击南亚国家严重依赖进口石油。南亚国家的石油消耗量在其商用能源消耗中占很大比重。印度1979年的石油消耗量为3,000万吨,占商用能源的一半左右。巴基斯坦1978—79年度的石  相似文献   

12.
一、90年代的南亚政治格局笔者曾在《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一文(91年第1期《南亚研究》)中指出,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主要在政治方面。因此,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首先取决于政治因素,即主要取决于印度及其邻国之间政治关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我们首先应当看看进入90年代后印度与其邻国关系的发展。印巴关系印巴不和的根源较深,它可追溯到分治前的民族、宗教、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种种因素。贝·布托执政初期,印巴两国关系出现好转,但是1989与1990年交接之际在克什米尔爆发的动乱又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巴基斯坦强调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接受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该地区人民意愿的决议,力促印度按照联合国决议和《西姆拉协定》的精神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则极力强调印巴必须根据1972年达成的《西姆拉协定》,通过双方谈判解决分歧。两国的立场差距甚大。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印巴两国政府  相似文献   

13.
在 2 0世纪末的 15年中 ,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重要进展 ,一直徘徊在起始阶段。进入新世纪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南亚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 ,纷纷表示要为地区经济和科技合作做点实事 ,引起人们关注。本文拟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形成、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探讨。作者认为 ,南亚区域合作对区内各国都会产生实际利益 ,而且南亚国家间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 ,因此区域合作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 ,由于南亚国家间 ,特别是印巴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非经济的消极因素 ,区域合作的进程往往受到阻碍。因此 ,只有当南亚各国 ,特别是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区域合作方面具有真诚的政治意愿之时 ,上述消极因素才能得以消除 ,区域合作的事业才能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新书简介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之一,此书由孙培钧、刘创源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二十九节,开篇总论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其余各章分别论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由六名国际问题专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是 4个南亚国家 ,本文试图去考察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南亚国家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然而 ,高速经济增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因此 ,上述国家将处于两难境地。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领域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场争论起源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并在结构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 (monetarists)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结构主义者认为 ,…  相似文献   

16.
印度对非洲的经济外交是印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对于全面推进印度的大国战略、实现其大国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印度对非经济外交凸显出民生导向的特色:在经济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医疗卫生和农业发展等领域加强民生援助;在经贸合作领域印度大力扶持惠民产业发展,跨国企业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印度对非经济外交取得了突出的政治成效,非洲国家支持印度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印度的对非经济外交战略推进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印度的对非经济外交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把握印度对非外交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对非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蔚文老师是南亚学界的前辈。不久前,她的力作《印美关系爱恨录》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2 0 0 3年9月) ,有幸得到馈赠,立即拜读,受益良多。毫无疑问,这部书可以称作是印度独立后的印美关系史,但又决不这样简单。读者从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印美关系的爱恨情仇,也看到了印中关系、印苏(俄)关系和印巴关系的复杂纠葛;不仅可以看到五十多年来印度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也看到了印度政治经济的陵替变迁。作者显然是站在了2 1世纪的历史新高度俯视南亚和世界政治风云。1 991年,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开始步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轨道,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转…  相似文献   

18.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广泛的调节和干予,实行公私营经济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既鼓励私人资本的发展,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大力发展国家资本。政府逐步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印度国家资本在发展过程中虽利用了大量的外援,但并没有成为买办资本。它的发展,一方面壮大了印度民族经济,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上的独立,推动印度  相似文献   

19.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印度与东盟建立伙伴关系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结束后,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和区域性强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东向”政策,同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本文拟就印度与东盟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一、印度与东盟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一)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有着较大的互补性,双方经贸联系呈不断加强之势。印度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机会。1991年以来,印度政府推行以经济改革和吸引外资为特色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