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康德论证了先验自由的客观有效性,此后又用道德律作为绝对命令采对其进行约束。最后,通过意志为自身立法的意志自律有效地统摄了作为自由消极方面的先验自由及作为自由限制方面的道德律,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凝练了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2.
重视意志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研究意志自由问题的共同缺陷是将意志自由作为人类作出行为决定的决定性因素来看待,并且把研究意志自由视为解开人类行为奥秘的唯一钥匙,从而不同程度地犯了崇拜意志或意志自由的错误。马克思主义意志自由观主要基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而建构。它肯定意志和意志自由的实在性,承认意志自由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性,但它没有过分拔高意志自由在人的整体自由中的地位,更没有将意志自由从人存在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抽离出来。它强调意志的内涵是由它自身的自由本质决定的,意志自由是人依据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作出正确行为决定的能力;意志自由在人的整体自由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它不应该被视为人所能拥有的最重要自由形态;作为拥有意志自由的存在者,作出行为决定的权力主要在人类自己手里,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作出的所有行为决定负责,竭尽所能地作出正确行为决定是我们人之为人应有的责任担当。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研究意志自由问题,而且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意志自由观运用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其成果是作出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决定。马克思主义意志自由观为人类...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契约理论的普遍意志到康德的自由意志,意志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不再与个体意愿的选择相关联,而是由理性来规定自身,并由此获得意志概念的实践内涵。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卢梭对意志概念两层内涵的阐发功不可没。断然摆脱与自然状态的关联之后,卢梭通过公意概念,不仅实现了由个体层面到普遍性层面的视角转换,使意志成为普遍意志;还以立法身份出现于共同体之中,并与以转让的方式进入共同体中的个体结合为统一体。由此,意志在其与法则的内在关系中呈现出自由的本色。从康德哲学的视角反观,卢梭对意志概念的贡献在于:通过意志的自由让康德看到了意志与理性相结合的可能性,而正是经由这一结合,自由意志显露出立法内涵中的道德底蕴。  相似文献   

4.
"自由意志"是奥古斯丁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奥古斯丁从形而上角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三个维度:本源性自由、决断性自由、恩典性自由。康德也是从形而上维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差异。奥古斯丁主要为神正论辩护,具有典型的信仰主义特点;而康德主要为人的理性辩护,具有典型的理性主义特点。虽然二者的自由意志概念有相同之处,但奥古斯丁与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理论旨趣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雷蒙·阿隆对自由概念的划分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由问题认识的深化。其中形式自由中仍然涵盖了之前康德思辨自由概念注重形式合法性的因素,而实际自由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自由问题的一种升华与现实化、具体化,马克思的贡献就在于沿着托克维尔这种现实化、具体化的方向走到了极致。而雷蒙·阿隆相比于马克思则又表现出了向传统自由观回归的明确倾向。与托克维尔相比,他的自由观中有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考虑,而不再局限于像传统哲学那样将自由的所谓先天形式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称"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法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法的理念,即"自由"。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思想理论可以看到"自由意志"经历了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阶段,其自由观运作的原因在于法律保障自由、道德营造自由和伦理实现自由,客观的法律与主观的道德统一于伦理实体,构成完整的自由观运作机制。其法哲学中的自由理念在于使民众树立正确的"自由"价值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理性的行使个人权利,运用好法这把度尺,实现个人自由意志,真正践行好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7.
萨特把人的自由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认为自由是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而人的自由之根源在于人的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认为人作为自为的存在 ,与物作为自由的存在的差别在于人的存在先于本质 ,这正是人的自由的根本所在。人的自由在于意志的自由、选择的自由 ,而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 ,又与责任密切相联。萨特的自由观最大的不足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谈自由 ,这使其自由观最终不过是抽象的个体自由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8.
以儒家之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想看来,康德先验辩证论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之"先验自由"与第四个二律背反之"一个理知的无条件的必然存在者",两者合起来正是指向儒家所谓天、天道或天理,而康德所谓先验自由为实践自由奠基,亦是想表明人道源于天道,以及由此而进一步人道与天道为一。康德沿袭西方神人之际亦即天人之别的一贯之旨,以至于天道不能同人道贯通,人之性不能充尽圆满地体现神之性或天之性,因而在人性本善的问题上模棱两可,不能也不敢充分肯定人之善良意志就是人之本有的良知良能。即使肯定人之实践理性的意志自由,也要由理论理性所设定的先验自由来奠基。这恰是康德也是整个西方理性的最大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9.
萨特提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贯彻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萨特是在对人的自由、行动、责任、价值的理解中来定义存在主义的.一方面,他将人的气质、性格等等可能影响意志而不受意志控制的内在因素都排除在道德评价之外;另一方面又以人的意志绝对自由而拒绝承认任何外在因素对"承担责任"的影响.这使他既在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进退失据,也没有为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萨特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深层次的悖论与困境,其价值仅仅在于对道德实践主体的彰显,但从根底上缺乏对具体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意志被认为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前提,是人约束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内在根据。没有自由意志,就不可能形成自愿自觉遵守规范的道德意识。康德正是通过自由意志为自身行为立法,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追求作为至善的善良意志,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普遍遵守的道德律,产生符合人自身的道德自律的行为,使真实的自由成为可能。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及其自律行为的道德生成,扭转了功利主义利益至上的社会风气,为人们生活中的自主选择,规范自身的行为,确立现代道德价值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自由"来自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当我们以人的文化创造性为基点提出一种崭新的积极的自由观念,揭示出"积极的自由"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时候,便会发现,从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的形成,到人格智慧和价值自由的获得,再到诗意的生存和意义自由,是现实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的新理念和方略.  相似文献   

12.
博克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博克认为,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的精神,但是,其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演变.如今,博克的这一观点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大学自治与政府约束的冲突,以及大学维护学术自由与承担社会服务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大学难以回避现实,不得不寻找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青年马克思以"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了现代性的双重逻辑,一方面现代性的政治革命使人从"人的依赖性社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建立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以主体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同一性逻辑"却遭到犹太人这个异己因素活生生的否定,从而也暴露了现代性"意识形态"的虚伪特征。青年马克思通过区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同而不和"与"和而不同"等范畴,洞察到了现代性解放逻辑的限度及悖论。他批判现代性的自由观,并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独到理解,他以独特的思维逻辑,开辟了现代性研究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和秘密一直存在不同看法,通观黑格尔的早期神学到后期思辨哲学体系,现代自由精神都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对现代自由精神的论证。黑格尔的哲学的起源和秘密应该是现代自由精神。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问题,而且还是我们理解现代性问题的关键,当代历史文化问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现代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文学科历来有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中汲取灵感以拓展思路的习惯。但这一次,来势凶猛的神经科学对人文学科的冲击可能会彻底动摇我们认识人类的本性和历史的概念框架。然而,即便主张史学现实主义,也不必接受这样的"神经历史学"。因为人类历史的主体只能是人和国家,而不可能是大脑或神经系统。我们生活在整体人的层面,任何以单独的身体器官代替整个人的做法都会使命题失去意义。让大脑接管心灵或人所执行的机能,看似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但会使大脑成为某种心灵化的存在。实际上,人所独有的行为并不是因果决定论式的,而是目的论式的。即便人类能感受到各种内外压力,也不是像物那样被彻底决定的,而是会统筹考虑和谋划自己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存在的,而且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减少,反而会日益增多,并且因此给予了人类历史行动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萨特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他在戏剧《魔鬼与上帝》中阐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自由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先于本质”,他认为人实际上原来是个无,什么部不是,等到后来才把自己塑造成了想成为的那种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的自由选择,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行动担负起选择的责任。人类由于选择时无据可依陷入困惑,在虚空中孤独挣扎,终身为从自在自由过渡到自为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最近,政治哲学家们对社会自由、政治自由,尤其是无干涉自由和无支配自由概念给予了较多关注。概括而言,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自由理念,它们分别是心理自由或精神自由、伦理自由或道德自由、政治自由或社会自由。这些自由在人的自由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价值,依次呈现为意志自生自由、意志自主自由和意志自为自由。意志自生自由是指人们拥有对呈现在任何一次选择中的诸多选项进行慎思的心理能力。意志自主自由是指人们具有与可靠地实践那种能力相匹配的道德品质或技能,展示人们对将引导其开展慎思的诸多考虑的真实感悟。意志自为自由则是指人们在做出自由选择时得到政治保护,以至于他们能被视为自由人。无干涉自由和无支配自由具有本质差别,后者更接近人的本质。当我们讨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时,最终必定会触及无支配自由。  相似文献   

18.
传统法律规避制度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及其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使得该制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再符合现代法律制度的要求。对法律规避制度予以适当限制并将其纳入法律选择的领域是符合社会法律制度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论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人在实践中不懈追求的崇高主题和最高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哲学家们探索自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理论既有合理成份也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的全部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扬弃,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今天我们追寻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继续探究这个比较复杂和敏感、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沿问题,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被称做"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森的这种"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