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曾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来生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凯歌行进,并渗透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时代。同是白酒生产,中世纪无法与现代相提并论,并不是因为生产的是不同的产品而在于生产的手段不同,在于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一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三十多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热潮。当前,这场新的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航天技术等等。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技术、光纤数字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这种信息技术是现代新技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科技革命,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如原子能、激光、电子计算机,航天工业直至机器人的使用等,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  相似文献   

4.
<正> 二十世纪初,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也是自然科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时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低速运动领域跨向微观高速运动领域。四十至五十年代,产生了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重大突破。接着出观了许多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科学与技术的的紧密结合(即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使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顺应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整体的方法的趋势,系统论(系统科学和  相似文献   

5.
以二十世纪中期为起点,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实质上是一次生产力革命,它除了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影响外,也通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有机部分,体现的是人们意识、思想、观念的生产,它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精神生产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精神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物质生产力及精神生产所体现出的精神生产关系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整个社会发展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呈现出知识经济社会的初露端倪,它在极大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迅速地推动社会精神生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广泛地应…  相似文献   

7.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这个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有人称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技术这场伟大革命的基本特征、前因后果、发展规律和趋势及其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方面繁多的一个复杂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但它必然波及生产和经济领域,引起生产力结构的根本变化。通  相似文献   

9.
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李国武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在活劳动的投入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却在高速增长。据此,经济理论界有些人对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提出疑义,认为参与生产的各种要素都创造价值。既然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技术商品?技术商品是指作为商品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成果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经过物质生产领域生产的高技术的物质产品,也称“硬件产品”,如各种高精尖技术设备、电脑等;其二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生产的知识产品,也称“软件产品”,如设计、著作等。严格说来,前者不是我们所研究的技术商品的范围。因为硬件产品只不过是高技术密集型的物质产品,它的本质特性与一般商品无二样。本文所研究的技术商品主要是指第二种。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技术商品不经过物质生产领域,并不是说它不可能具有实物形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论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立国、科技强国已成为各国普遍的国策.科技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2.
<正>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如爱因斯坦说的,“认识论如果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480页)。概括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果是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正在进行的科学技术革命,是以二十世纪中期为起点,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生产模式的演进一般地说,现代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先后出现过三种生产模式:大量生产(MassProduc-tion)、精益生产(LeanProdultion)和灵捷制造(ApileManufalturing)。这三种生产模式适应了当时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分别在不同时期先后居于生产模式的主流地位。所谓大量生产是单一产品或少品种产品极高重复性的制造,又称作“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是近、现代制造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制造生产模式。由于它能为社会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制造产品,所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革命时代,科学不仅具有传统的综合、描述、说明、总结等职能,而且还出现了新的职能,即参与社会生产,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开辟道路,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生产职能。生产职能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主要的、显著的职能。一、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科学的生产职能作用在不断增强首先,现代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特别是步入机器生产时代以来,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日益显著,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①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②因为“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池媛 《殷都学刊》1998,(4):115-116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现代信息革命的到来,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也促使世界经济发生了由物质经济到信息经济的转变,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柱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它的发展将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众多领域及诸多社会问题产生重大影响。一、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科技进步状况如何,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企业的经济潜力,以至决定这个国家、这个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发展科学技术,并使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直接推动着经济增长,刘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现就如何促进科技成果快速广泛地向生产转移,谈几点很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传媒文艺作为后语言时代的文艺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它具有批量化、工业化等特征,与受众互动、媒介逻辑和社会机制有关,是多种文化作用下的文艺形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生产与传播中传媒文艺成为当下文艺的重要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传媒文艺与传统文艺在话语范畴、意义关系、受众角色、接受要求、接受方式、介质逻辑等维度上差异明显,呈现出大众媒介系统下文艺的独特性。当前,传媒文艺批评要走出后现代话语的思维依赖,实现学科建设、意义生产、文艺效果、文艺功能等批评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是建立在现代技术设备和社会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的。小生产方式下,独立的劳动者控制了整个劳动过程;资本主义时期,产品是由工人共同劳动完成的。机器大生产中,科学技术大规模地进入直接生产过程,劳动者之间就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工:一部分劳动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从事越来越简单的操作,操纵机器从事生产商品(这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部分劳动者则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艺改进、产品开发等脑力劳动。前者主要是着眼于在生产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后者则着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荡,作为“价值领域”的道德也不例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表明:它与道德的双向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深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关键时期,从理论上深入地研究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阐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这个富有现代色彩的名词已经不是仅供人们高谈阔论的思辩字眼了,它已越来越广泛地为人们所掌握和运用。有史以来,人类经历过几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语言革命,第二次是文字革命,第三次是印刷革命,今天的第四次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开路先锋的信息革命。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之类的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