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以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和"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为此,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基于"小传统"的排他性、"大传统"容纳性及二者互动等维度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排斥建构了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微观基础;"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渐进式接纳确立了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则是内嵌于承包责任制形成过程的文化机理。为发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双向推动作用,从传统改造、文化协调和提高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秦代开创的监察制度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由于秦制的价值取向是效益最大化,其于终极价值领域的悬空为后代监察制度的德治取向留下了成长空间。西汉以降,监察制度的运行,除了遵从“政”之原则,还有兼具“教”的意义。宋代监察对隋唐体制有了重大突破,实行台谏合一,台谏制度成了党争的催化剂;明代以六科为代表的监察官员位卑而权重,在“癸巳京察”事件中出现的重大政治风波显示出明代监察体制“政”与“教”的失衡;清代的监察制度一度陷入以密折专奏为核心的异化监督,其根源在于君主极权的单线治理格局。“政”与“教”成为中国传统监察制度价值取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传统监察制度之流变亦映射出二者间极为微妙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过渡”战略、“跃进”战略、实现“四化”战略、“阶级斗争”战略等传统的社会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的新战略。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有许多内在缺陷,执行中又有偏差,因此总体上看并不理想。新战略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客观依据,在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实施方法等方面做了科学的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有一些执行中的问题尚待解决。对新旧战略作出回顾、比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吕明灼在《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崂山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教一家”的格局:第一,三教共“和”。中国是一个讲“和谐”社会、讲“中和”哲学的国家。我们自古就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之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两大主要流派儒家与道家学说的研习可见,“道”与“德”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两个核心概念,“明道”与“修德”贯穿于中华文明演进的全过程。“明道”偏重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修德”偏重于对主观世界的完善,这种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有机融合的内在认知思维逻辑,又以“明道”与“修德”并重为社会实践的行为逻辑,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也是突出的优势。将“尊道”与“贵德”并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融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其大者,可分为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两方面,即:以“价值置换”、“反求诸己”和腐朽“神奇”为思维特征的“内平衡”模式和以“谗嫉毁谤”、“杀尽不平方太平”为行为特征的“外平衡”模式。系统揭示这一文化现象,对于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之优劣短长,可提供客观而诚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改革思想与中华民族“尚变”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尚变”的优秀传统认为 ,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 ,人们只有“趣时应变”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邓小平批判继承了“尚变”传统中“变则存 ,不变则亡 ,小变小发展 ,大变大发展”的观点 ,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8.
蔡景庆 《南都学坛》2023,(2):99-110
总结“三只手”特别是“第三只手”调节经济的力量组成与功能划分;深入探析“市场之手”“政府之手”“第三只手”用力的隐性与显性作用机理,着力探讨其驱力来源、力量组成、主要目标、运行规律等,对于我们深刻认知“三只手”调节经济的力量构造,并在实践中主动应用“三只手”调节经济的手段与方法,意义重要。“三只手”调节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必将成为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之治”的璀璨亮点。  相似文献   

9.
“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必要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系列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构建以“抛石琢玉”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学生自主完成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等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传统的“一元单向式”平面教学模式向现代的“二元双向式”立体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家族制企业中 ,普遍存在“公”与“私”交错混同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公为私所缚、公为私所用、公为私所累、公为私所蔽等方面。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 ,而且和现代企业活动的要求有诸多差距。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使“公”“私”分明 ,以促进企业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 ,是一个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延安的民间文学与五四以来的民间文学不同,它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的民间文学传统在全国文艺界推广和发展。民间文艺家赵景深、蒋祖怡等将“民间文学”等同于“人民文学”,遭到批驳。围绕“人民文学”的“人民性”学界展开了论战,最后,以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学”为目标,一度遭到颠覆的传统文学地位略有回升,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同分有“人民性”的特质,达成了和解。  相似文献   

12.
中古西欧基督教的“经学传统”,发端于罗马帝国后期“拉丁教父”对《圣经》的翻译与阐发。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惟经是从”的学术活动与罗马教廷的文化专制政策,使这一传统日益封闭与僵化,并步入学阀化与官方化的学术轨道。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社会的新变动与人文主义启蒙思潮的冲击,这一传统逐渐丧失了对学术文化的神圣支配地位,代之而起的则是人文主义“圣经学”的勃兴。人文主义者否定教廷钦定的《圣经》拉丁文本的权威性与经院哲学家主观臆断的学风,不仅力图使《圣经》版本的民族语言化与《圣经》传播的平民化,而且致力于发掘《圣经》的历史内涵与伦理精神,并以《圣经》为最高的信仰权威,这样就从根本上推翻了罗马教会正统神学的理论基石,否定了教廷权威及其礼仪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这一变革,最终从根本上推动了宗教改革思潮的萌发,促进了西欧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不是一个单面的板结块,而是有层级差别的。这种层级差别体现为中国价值观念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如果说中国价值观念的“小传统”指作为潜意识而在民间流行的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话,中国价值观念的“大传统”则指历史上经过思想家加工定型了的、为统治者所倡导的、作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主张道德优先的价值取向,推崇尽忠尽孝的礼义规范,强调以德感人的道德教化,标榜取义舍利的君子人格,追求德治社会的理想目标,构成了中国价值观念大传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全面认识我国孔孟儒学“八日”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才观与孔孟儒学“八日”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孔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的承接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育人观将孔孟儒学育人观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本文从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人类社会初始的直接民主制度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以后被古罗马城邦国家所沿用,并发展为民主共和制度。殊不知,在中国古老的羌族村落中,也延续着一种同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制和元老制约同的“议话坝”与“寨老”制度。“议话坝”与“寨老”制度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已成为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今日羌族农村,我们应该吸取“议话坝”与“寨老”制度有现实意义的地方,或许可以实现从原始民主到现代民主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核心竞争力,必须改变大学生轻松读大学的现状并塑造大学“苦读”的学习文化。我国大学生生活逸乐化已引发各种危机。中国有丰富的“苦读”传统但需要予以现代审视,现代“苦读”的本质是高强度和深加工的复杂性学习,具有六大特征并以身心承受力为前提和以幸福感为现实取向,大学“苦读”是大学的内在规定,并且具有守护大学权威、提升学习能力、涵养卓越人格等六大功能。要在我国大学倡导并践行“苦读”,应该发挥人才市场的正向功能、强化“苦读”的督促性管理、发展“苦读”的课程文化及完善“苦读”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大观小”,天道与人德的结合,体现了“体道”而“同于道”的“天人合一”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无讼”的传统法律意识下,论者分析缺乏国家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下,徽商惟有主动依附封建政治势力,锻造出徽商“好讼”性格,也不可避免地给徽商的发展带来诸多弊害。以史为鉴,一方面尝试着在传统徽学研究领域里,开辟出以法律史学的视角研究徽商的一块新领域;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当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立法者如何处理好“官”与“商”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丽 《金陵瞭望》2005,(20):35-36
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以“三个有利于”判断是非标准,突破党风廉政建设传统体制,确立鼓楼党风廉政“大宣教”理念.力创宣教工作新思路、新格局、新形式和新方法.为确保党员干部的思想与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相合拍,与富民强区要求相同步。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期权风险大的特点,以欧式看涨期权为基础提出一种风险小、价格低的特殊期权——“资产保险性质”期权,即期权买者出于对标的资产的保险目的,签订期权合约后,若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期权买者将其一部分收益支付给期权卖者,以这种交易方式对传统期权产品进行改进并重新定价,从而得出“保险性质”期权及其定价公式。针对和传统期权的价格变动状况,用Excel进行了模拟比较,证明了“保险性质”期权价格低(吸引期权买者)、风险小(利于期权卖者的风险控制)的特点。“保险性质”期权产品的开发将对我国各类金融市场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