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梅书 《社会工作》2009,(20):41-4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而且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在当前形势下,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和挑战,社区养老模式才刚刚起步,各种机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新旧模式的转换过渡中,机构养老便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发现了南通市机构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养老机构中介入社会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养老观念不断改变,老年人及家属对养老服务需求和期待更是逐步提高,尤其是养老机构内住养老人问题的复杂化和个性化对机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养老机构仅仅为住养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已远远不够,更多地关注、关心老年人心理、行为问题,为老人提供心理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已逐渐成为衡量养老机构优劣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社区化的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化的机构养老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近些年来,我国的养老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面对的一大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化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二者优点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养老模式,既能较好地满足我国日益膨胀的养老需求,又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传统的"孝"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家庭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压力日益增大二者之间的冲突,为解决我国的老有所养问题指明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赡养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截止2006年初,中国各类养老机构已经发展到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  相似文献   

5.
陈静 《社科纵横》2012,(10):88-90
为了使天津市养老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当前要着力解决养老机构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养老机构的队伍建设、养老机构发展的体制机制"三大瓶颈性"问题。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天津市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推动全市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闫海  刘闯 《社会工作》2013,(2):90-95
机构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养老服务合同是养老机构与老年人或其关系人权利义务建构的基础。机构养老服务合同的有名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又可以有效保障弱者老年人的权益,是养老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2012年修正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机构养老服务合同应确立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明晰权利义务和责任,通过实施条例的方式得以有名化。  相似文献   

7.
戈岐明 《唐都学刊》2023,(6):98-104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人养老支出带来巨大挑战。作为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养老众筹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拓展养老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养老众筹创新模式应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以资产使用权为基础设计养老众筹产品,发挥养老机构的主导作用,并将标的资产的范围扩展到农村地区。养老机构居于养老众筹创新模式的中心环节,需要注重养老众筹产品创新,深化与各市场主体的合作,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平台的作用。养老众筹的创新模式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我国在发展动力、产业基础、创新环境、交易工具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已经为养老众筹创新模式的实际运作积累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贾振波 《社会福利》2008,(10):45-45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养老服务形势,市南区注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针对如何开发、挖掘和利用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把日间照料中心建在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养老机构的设施和人力资源,既减少了经费投入,又使养老服务机构的富余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居家养老在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困境方面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所没有的优势,但如今也正经历着制约制度发展的"瓶颈"而陷入了困境。因此,应积极探讨完善居家养老的方法和对策,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成为一种真正适宜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不断壮大,社区养老网络普遍构筑,居家养老全面推进,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中因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北京郊区农村的养老服务面临着家庭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双重困境。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1,(8):37-38
养老服务机构是承担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重要设施,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其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大局。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目前,部分地区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养老机构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陈方 《社会福利》2009,(3):37-3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推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既是长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当前必须应对的紧迫课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变传统的养老机构管理方式、提高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孙萌  吴燕民 《社会工作》2009,(12):57-5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养老功能削弱、机构养老作用有限和社区服务缺乏等,使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继续提倡家庭养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进一步发挥养老机构作用并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为我国城市老年人构建一个严密的养老网络。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养老床位数正逐年增加,但多数养老机构却反映入住率不高的问题,供求矛盾依然严峻。因此,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举措之一。本文以南平市养老机构普查数据为前提,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入住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些问题 传统养老机构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使老人安度晚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现有的机制制约了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发展。政府部门开办的养老机构,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上级主管部门对养老机构的行政、人事权利“管着不放”,致使机构运作官僚僵化。  相似文献   

18.
面对庞大的社会养老压力,在积极发展国办养老机构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是天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93所,床位2.27万张,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168所,床位15400张,分别占城镇养老机构的93.3%和81.6%.  相似文献   

19.
洪佐华 《社会福利》2011,(12):39-40
当前,机构养老作为诸多养老方式中的一种,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目前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面临一个"缺少护工"的问题,很多地方甚至成了制约敬老院发展的瓶颈,民营养老机构显得尤为突出。聘用中老年妇女担当护工,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不失为解决养老机构"招收青工难"的一个正解。  相似文献   

20.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查资料,看实况,问情况,听汇报等方式收集实证资料,对洛阳市社会养老发展的现状,难点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与剖析,并提出了“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福利供给观;解放思路,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机构多元发展之路;重中之重,重锤放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审时度势,适时推进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等发展社会养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